一种大叶种茶加工绿茶的自动化连续制作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439178 阅读:1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04 02: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大叶种茶加工绿茶的自动化连续制作工艺,涉及茶叶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工艺包括的工序和设备依次为摊青竹筛,鲜叶输送机,滚筒电热杀青机,输送带,微波缓苏杀青机,输送带,第一摊凉平台,输送带,揉捻机,振动输送槽,输送带,毛火烘焙机,冷却输送带,第二摊凉平台,输送带,复烘烘干机复烘。本发明专利技术所制作的绿茶具有具有外形卷曲,芽叶肥嫩,满披银毫,叶色隐绿,茶毫香,汤色嫩绿,叶底明亮,色、香、味、形俱佳的特点。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利用大叶种茶加工绿茶的机械化、生产清洁化,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品的品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说明】一种大叶种茶加工名优绿茶的自动化连续制作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茶叶加工
,特别涉及一种大叶种茶加工名优绿茶的自动化连 续制作工艺。 【
技术介绍
】 我国的名优绿茶外形品质独特,加工工艺精湛,在我国茶叶生产和消费中占据着 举足轻重的地位。以2013年为例,全国茶叶生产总量为189. 01万吨、茶叶产值1106. 24亿 元,而名优绿茶产量为84. 98万吨、产值达755. 01亿元,所占比例分别为全国的44. 96%、 68. 25%,可见名优绿茶经济效率十分突出。我国名优绿茶起源大都为手工制茶,其劳动强 度大,工效低,成本高,效益差,产品品质不稳定,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制约着名优绿茶生产 的发展。将传统的手工制茶转换成自动化连续化加工能够减少人为因素的随意性、变动性 而造成的品质不稳定,具有功效高、成本低、质量稳定的优点,有利于茶叶质量管理与清洁 化控制,是茶叶加工的必然发展方向。 然而,机械化连续加工名优绿茶虽然脱胎于手工制茶,但机制名优绿茶的工艺与 手工制茶相比差异较大,仍然存在一些工艺不科学、品质不理想、选型不合理等问题,因此, 亟需针对不同品种的名茶加工与品质特点,科学选配设备、优化工艺流程及关键技术,改进 名优绿茶的连续化加工工艺,将机械原理(机理)与制茶原理(茶理)有机结合,将生产线 的自动化联装与名优绿茶的制茶工艺、品质特点相适应,以实现制茶工艺机械化和连续化, 以促进机制名优茶的品质提升。 近年来,绿茶的机械化加工已经取得一些进展,公开号为CN102334567A的中国专 利公开了"一种绿茶自动化连续制作工艺",包括的工序为:鲜叶贮青一杀青一输送带(送 风式)一回潮一输送带一揉捻一输送带(振动)介块一输送带(冷却)一初烘-输送 带(空调冷却)一阶梯连续理条机一毛火一摊放一复烘提香。该工艺虽然实现了绿茶 的自动化连续加工,但该工艺并不适用于所有绿茶品种,针对不同的茶叶品种仍需研发利 用不同的连续化加工工艺。目前有关利用大叶种茶自动化加工名优绿茶的制作工艺还没有 相关报道。 【
技术实现思路
】 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大叶种茶加工名优绿茶 的自动化连续制作工艺,改变了名优绿茶的传统加工习惯。本专利技术方法所制作的绿茶具有 具有外形卷曲,芽叶肥嫩,满披银毫,叶色隐绿,茶毫香,汤色嫩绿,叶底明亮,色、香、 味、形倶佳的特点。本专利技术实现了利用大叶种茶加工绿茶的机械化、生产清洁化,大大降低 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品的品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种大叶种茶加工名优绿茶的自动化连续制作工艺,是按次序通过以下设备加 工:摊青竹筛,鲜叶输送机,滚筒电热杀青机,输送带,微波缓苏杀青机,输送带,第一摊凉平 台,输送带,揉捻机,振动输送槽,输送带,初烘烘焙机,冷却输送带,第二摊凉平台,输送带, 复烘烘干机。具体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摊青:将采摘的大叶种茶的单芽均匀摊放在竹筛上,摊放厚度为2~3cm,摊放 室内温度为18~22 °C,相对湿度为50~60%,采用由下往上鼓风的方式摊放,使单芽减重 率为7% -9 %得摊青叶; (2)杀青:将摊青叶通过鲜叶输送机送入滚筒电热杀青机,滚筒内温度设为300~ 350°C,进出料时间控制为70~80秒,每小时投叶量设为10~15公斤,得杀青叶; (3)微波缓苏:滚筒电热杀青机杀青后通过输送带将杀青叶送入微波缓苏杀青机 杀二青,微波功率为4kW,缓苏时间60~70秒,使微波缓苏叶的含水率为50~55% ; (4)摊凉:将经微波缓苏的茶叶经输送带送至第一摊凉平台上进行摊放,使茶叶 内部水分重新分布均匀,摊叶厚度3~6cm,摊凉时间30~40分钟; (5)揉捻:步骤(4)摊凉后的摊凉叶经输送带送入揉捻机内,投叶量为自然装满揉 筒,揉捻时间15~25分钟,揉捻时按照无压空揉、轻揉、再无压轻柔的原则,具体为无压空 揉4~8分钟,再加压轻揉6~10分钟,再无压空揉5~8分钟,使茶叶成条率为80%以 上,细胞破坏率达50%以上,茶叶稍有粘手感为标准,要求无球团,无碎断; (6)毛火:揉捻后的茶叶经输送设备投入烘焙机进行毛火初烘,烘焙机的温度设 定为65~70°C,毛火初烘结束时,要求茶叶含水率为16~19%;将毛火后的茶叶经输送设 备送至第二摊凉平台摊凉,摊凉厚度为3~6cm,摊凉时间为30~40min; (7)足火提香:足火提香包括二次干燥,将毛火和摊凉后的茶叶通过输送设备投 入烘干机,烘干机温度80~85°C,第一次干燥的时间为30~40min,第一次干燥后充分摊 凉1~1. 5h,然后在烘干机温度为80~85°C的条件下进行第二次干燥,文火烘干至足干, 使茶叶含水率不大于6%即得成品。 进一步地,所述大叶种茶为福鼎大毫6号或福云6号。 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2)中投料进入滚筒杀青机时,需要待进料口温度升至 150~180°C时才开始投料。 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6)中,毛火初烘的同时,增加手工辅助做形和提毫,直至 茶芽条索紧细且微卷曲,微显白毫,手捏成团,松手即散时即可。 进一步地,所述手工辅助做形的具体手法为拿小团茶搓成团在手中按一个方向旋 转5-7次,先轻后重,通过茶芽互相摩擦,擦破茶表面胶层;搓团解团,做形4-5次。 本专利技术提出了符合广西大叶种茶原料加工特点的低温恒湿鲜叶处理技术、合成式 杀青技术、推进式两低成型干燥技术、茶叶的微波缓苏技术,形成一套流水作业生产线,大 幅度降低了成本,实现了清洁化、自动化和连续化生产的目的,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 了工作效率,具有产量高,成本低,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高的特点。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本专利技术将各种茶叶加工机械,组装成连续生产线,实现了绿茶连续化、清洁化、 规模化的生产工艺,适合于将大叶种茶加工成名优绿茶,增加了绿茶的新品种。本专利技术降低 了劳动强度,机制工艺制茶工效比手工提高6倍之多,制茶成本减少近2. 75倍,弥补了传统 加工名优绿茶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生产成本高、产品品质不稳定的不足。 2、本专利技术的制作工艺中,摊青以低温恒湿为特点,且采用由下往上鼓风的方式摊 青,一方面降低摊青竹筛下方位置空气的湿度,使上下层的鲜芽中的水分较为均匀,保证不 翻动鲜芽便可均匀萎凋;另一方面可以缩短摊青的时间,减少茶中叶绿素的破坏,保证茶叶 的色泽绿润。 3、本专利技术的制作工艺中,杀青以高温、微波缓苏、短时、杀青叶含水量较低为特点, 结合了滚筒杀青、微波缓苏两种杀青方式的优点,滚筒杀青是从外往内失水,而微波缓苏从 内外往升温,实现内外水分拉匀;使茶叶有效成分的保留比未经微波缓苏的更有利,其干茶 不仅色泽翠绿,而且具有高长的清栗香气,滋味鲜醇,最大限度的保持茶叶的营养成分,克 服了单纯使用微波、滚筒杀青的不足之处。 4、本专利技术结合大叶种茶的特点,揉捻时以无压空揉、短时轻揉为原则,既保证茶叶 揉捻成条好,又不使茶汁溢出,使干茶外形色泽的绿翠和白毫显露程度保持均衡,汤色叶底 绿明,香气和滋味鲜醇。 5、本专利技术在足火提香的过程中,筛选了适宜的足干温度为80~90°C,采用了两次 干燥的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大叶种茶加工名优绿茶的自动化连续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摊青:将采摘的大叶种茶的单芽均匀摊放在竹筛上,摊放厚度为2~3cm,摊放室内温度为18~22℃,相对湿度为50~60%,采用由下往上鼓风的方式摊放,使单芽减重率为7%‑9%得摊青叶;(2)杀青:将摊青叶通过鲜叶输送机送入滚筒电热杀青机,滚筒内温度设为300~350℃,进出料时间控制为70~80秒,每小时投叶量设为10~15公斤,得杀青叶;(3)微波缓苏:滚筒电热杀青机杀青后通过输送带将杀青叶送入微波缓苏杀青机杀二青,微波功率为4kW,缓苏时间60~70秒,使微波缓苏叶的含水率为50~55%;(4)摊凉:将经微波缓苏的茶叶经输送带送至第一摊凉平台上进行摊放,使茶叶内部水分重新分布均匀,摊叶厚度3~6cm,摊凉时间30~40分钟;(5)揉捻:步骤(4)摊凉后的摊凉叶经输送带送入揉捻机内,投叶量为自然装满揉筒,揉捻时间15~25分钟,揉捻时按照无压空揉、轻揉、再无压轻柔的原则,具体为无压空揉4~8分钟,再加压轻揉6~10分钟,再无压空揉5~8分钟,使茶叶成条率为80%以上,细胞破坏率达50%以上,茶叶稍有粘手感为标准,要求无球团,无碎断;(6)毛火:揉捻后的茶叶经输送设备投入烘焙机进行毛火初烘,烘焙机的温度设定为65~70℃,毛火初烘结束时,要求茶叶含水率为16~19%;将毛火后的茶叶经输送设备送至第二摊凉平台摊凉,摊凉厚度为3~6cm,摊凉时间为30~40min;(7)足火提香:足火提香包括二次干燥,将毛火和摊凉后的茶叶通过输送设备投入烘干机,烘干机温度80~85℃,第一次干燥的时间为30~40min,第一次干燥后送回第二摊凉平台充分摊凉1~1.5h,然后在烘干机温度为80~85℃的条件下进行第二次干燥,文火烘干至足干,使茶叶含水率不大于6%即得成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海华黄秀兰罗莲花
申请(专利权)人:柳城县国营伏虎华侨农场茶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