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复杂地形的日常时数计算,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地物TIN模型的日照时 数计算。
技术介绍
地球形体以及遮挡与被遮挡地物所处的空间位置对日照时数具有重要的影响,但 是在传统建筑日照分析研究中,把整个分析区域作为同一经炜度下的理想平面,不仅忽略 了地球的形体特征,同时也忽略了遮挡与被遮挡地物所处经炜坐标的差异。根据《椭球大地 测量学》理论,当地球表面距离大于10公里时,法截线的计算必须考虑地球的形体特征。以 南京(东经118° 48',北炜32° 04')为例,2008年12月21日(冬至日)上午7:30, 按照直角三角形边角关系,产生10公里长的阴影只需700米高的地物。 反之,地物之间的经炜坐标差异将呈现在高度角和方位角的计算上,从而影响地 物的阴影范围计算,最终导致日照时数计算出现较大误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日照时数计算方式,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 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基于地物TIN模型的日照时数计算,包括以下步骤: 建立地物TIN模型的数据结构Iitin1,tin2 ...
【技术保护点】
基于地物TIN模型的日照时数计算,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建立地物TIN模型的数据结构[tin1,tin2,……,tinm],所述数据结构中单个点的内存结构包括:由经度L、纬度B、高程H构成的大地坐标系,由站心经度L′、站心纬度B′、和高程H′构成的站心坐标系,以地心为中心的X、Y、Y空间直角坐标系X,Y和Z,还包括它们之间的转换标志Flag;计算出日出日落时间,得出全天日照时间,根据设定的步长对全天日常时间进行离散,形成离散的时刻序列[T1,T2,……,Tn];计算时刻序列中某一时刻点Ti的太阳高度角和方位角,然后循环地物TIN列表中的地物数据,计算出tinj在受影高度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富,毛大鹏,张丽娟,邱本志,
申请(专利权)人: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