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顾卫荣专利>正文

液气混合器及采用这种混合器的气液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435818 阅读: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04 00: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液气混合器和一种液气回收装置,所述混合器主要由相互连接的动力驱动室和射流混合室组成,所述动力驱动室内的隔板上安装有若干喷射管,所述喷射管的进口端位于所述动力驱动室内,出口端位于所述射流混合室内,所述射流混合室由自上至下或自左向右依次连接的吸入室、渐缩管、喉管和渐扩管组成,所述动力驱动室设有压力液体进口,所述射流混合室设有待处理气体进口,所述气液回收装置包括所述液气混合器和加压循环系统,所述加压循环系统的回流管上连接有排液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液气混合效果好,能耗低,处理量大,运行成本低,特别适应于从某气态物质中回收某液态物质,如烟气所含废汽的回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液气混合器及一种采用这种混合器的气液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涉及不同流体介质混合的装置多为化工上使用的设有搅拌器的反应釜,也存在利用介质流自身的动量进行搅拌混合的设备,这些混合设备一般都是用于实现气体与气体的混合或者液体与液体的混合,以将不同反应物混合在一起进行相应的反应。对于气体和液体之间的混合,则一般采用工艺塔,例如喷淋塔,将液体从塔顶的喷头向下喷淋,气体顺向或逆向流动,以实现气体的溶解或相互之间的传质,又如鼓泡塔,液体从塔顶进入塔内向下流动,在水平设置的塔板上形成一定厚度的液面,气体从塔底进入塔内向上流动,穿过塔板上的通孔冲击位于塔板上面的液体层,使液体层呈鼓泡或沸腾状,以实现气体的溶解或相互之间的传质。这些现有技术各有特色,分别适应于不同工艺需要,但目前尚未发现能够很好的适应废汽回收的液气混合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液气混合器,还提供了一种采用这种混合器的气液回收装置,这种混合器和气液回收装置的水汽或液气混合效果好,能耗低,处理量大,运行成本低,特别适应于从各类尾气或烟气中所含的废汽中回收水或其他气态物质,如烟气中所含水汽的回收。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液气混合器,主要由相互连接的动力驱动室和射流混合室组成,所述动力驱动室和射流混合室均为立式或水平式,所述动力驱动室位于所述射流混合室的上方或前端,所述动力驱动室与射流混合室之间设有将所述动力驱动室和射流混合室分隔开来的隔板,所述隔板上安装有若干喷射管,所述喷射管的进口端位于所述动力驱动室内,出口端位于所述射流混合室内,所述射流混合室由自上至下(立式)或自左向右(卧式等)依次连接的吸入室、渐缩管、喉管和渐扩管组成,所述动力驱动室上部上端设有高压水或其他液态压力流体(可统称为压力液体)进口,所述射流混合室上部设有蒸汽或其他气态物质(可统称为待处理气体)进口,所述渐扩管的下端或后端口为用于排出混合后产物的出口,所述动力驱动室和射流混合室的中心轴线位于同一条垂直或水平直线上,该垂直或水平直线构成混合器的主轴线。一种气液回收装置,包括上述的液气混合器,还包括加压循环系统,所述加压循环系统包括用于水或其他液态流体(可统称为液态流体)的回流管、适于水或其他液态流体的液栗和液态流体进口管,所述回流管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液气混合器的出口和所述液栗的进口,所述进口管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液栗的出口和所述液气混合器的高压水或其他液态压力流体进口。本技术有益效果为:从高压水或其他液态压力流体进口进入动力驱动室上部的高压水经过在动力驱动室上部空间内的均压,在各喷射管的进口端形成基本相同的压力,水或其他液态流体经过喷射管后高速喷出,在射流混合室内形成射流,将连接蒸汽或其他气态物质进口的气态物质吸入,并在流动过程中不断将蒸汽或其他气态流体卷吸到射流中,蒸汽或其他气态流体与水或其他液态流体接触后释放热能进而转换为液态,成为射流中的液体的一部分,最终从渐扩管的下或后端口以液态形式排出,由于蒸汽或其他气态流体的加入,从渐扩管排出的水或其他液态流体的量多于从高压水或其他液态压力流体管送入的水或其他液态流体其他液态流体的量,多出来的部分就是所回收的蒸汽或其他气态物质,将原本无法利用而排放掉的蒸汽或其他气态物质变为能够被方便利用的水或其他液态流体其他液态流体,实现了蒸汽或其他气态物质中水或其他流体资源的回收;由于动力驱动室和射流混合室均采用立式或水平,其动力驱动室和射流混合室上下或水平分布,轴线位于同一个垂直或水平直线上,动力驱动室和射流混合室上下垂直分布与水平直线分布相比,垂直分布的更加合理,因为动力驱动室和射流混合室上下分布,轴线位于同一个垂直线上,由此可以充分利用水或其他液态流体的势能,水或其他液态流体在重力作用下向下流动过程中其势能不断转换为动能,有利于大幅度减少动力消耗并提高混合效果;由于高压水或其他液态压力流体进入动力驱动室后过水断面显著增大,起到很好的均压效果,使得各喷射管的压力基本相同,有利于实现射流组织的优化,提高对蒸汽或其他气态物质的抽吸能力和卷吸能力;由于采用了若干喷射管,形成柱形或锥形的集束状射流,使对蒸汽或其他气态物质的抽吸能力和卷吸能力均远大于同流量的单一射流;由于集束状射流与渐缩管的缩径方式基本一致或者说较少冲突,不仅有利于不断加大射流的速度,而且还有利于减小因缩径带来的阻力,有利于减小动力消耗;由于设置了喉管以及喉管后的渐扩管,在喉管处形成高强度的混合冲击并在渐扩管获得充分的热交换和冷凝时间,由此保证了即使在相对恶劣的条件下,也能够实现蒸汽或其他气态物质和水或其他液态流体的充分混合并使蒸汽或其他气态物质全部变为液体水或其他液态流体。由于本技术的气液回收装置采用了本技术的液气混合器,只需要以高压水或其他液态压力流体为动力,并且系统启动前施加一定的循环水或其他液态流体,运行过程中蒸汽或其他气态物质转换的液体不断进入循环水或其他液态流体中,由此无需向循环系统补水或其他液态流体,由此极大的方便了操作。在现场条件存在限制时动力驱动室和射流混合室也可以水平直线分布,这时的动力消耗相对增加一些,原理与垂直分布相同。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处理的蒸汽或其他气态物质的量大,不仅适应于工业乏汽或其他气态物质的回收,而且还适应于电厂锅炉烟气中蒸汽回收、工业炉窑和各种塔类尾气中的水汽或其他气态物质的回收,回收的水或其他液态流体可以直接或经过一定的净化处理后回用于生产系统,由此不仅能够有利于节省运行费用,而且还能够大量减少生产系统的水资源或其他液体流体的消耗甚至无需消耗新水或其他液态流体。【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液气混合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气液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和图2,本技术涉及的液气混合器100主要由相互连接的动力驱动室120和射流混合室组成,所述动力驱动室和射流混合室均为立式或水平式,所述动力驱动室位于所述射流混合室的上方(立式)或前端(卧式等),所述液气混合器内设有所述动力驱动室和射流混合室的隔板131,所述隔板上安装有若干喷射管132,例如可以固定焊接或者从上、下方或者从左、右方用紧固螺母紧固,所述喷射管的进口端位于所述动力驱动室内,出口端位于所述射流混合室内。优选的,各喷射管的射流形式优选为基本不扩散或较少扩散的形式,以便使这些小射流束141汇集成过水截面逐渐缩小的锥形大射流,以适应于位于所述射流混合室下方渐缩管的管径变化,并且,试验显示,在本技术适应的场合下,射流的扩散程度过大将明显减小蒸汽或其他气态物质的吸入量。例如,优选的,所述喷射管(或其喷射出水或其他液态流体部分)的管孔为等径圆孔,出口端端面为中央凸起的弧面形(即其出口端端面与过喷射管轴线的任意平面的交线为中部沿轴向(这里指喷射管的轴线方向)向喷射方向凸起的弧形,该凸起的弧形优选为半圆形或半椭圆形,这种构造的喷射管喷射出的小射流束相对于其他形状的出口端(喷嘴)喷出的流束而言,扩散程度明显减小,由此可以在更长的路径中产生出更好的卷吸效果,并明显有利于减小渐缩管的阻力。依靠若干这种构造的喷射管形成集束状射流组织,能够吸入的蒸汽或其他气态物质的流量明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气混合器,其特征在于主要由相互连接的动力驱动室和射流混合室组成,所述动力驱动室和射流混合室均为立式或水平直线式,所述动力驱动室位于所述射流混合室的上方或前端,所述动力驱动室与所述射流混合室之间有隔板分隔,所述隔板上安装有若干喷射管,所述喷射管的进口端位于所述动力驱动室内,出口端位于所述射流混合室内,所述射流混合室由自上至下或自左向右依次连接的吸入室、渐缩管、喉管和渐扩管组成,所述动力驱动室的上端设有高压水或其他液态压力流体进口,所述射流混合室上设有蒸汽或其他气态物质进口,所述渐扩管的下/后端口为用于排出混合后产物的出口,所述动力驱动室和射流混合室的中心轴线位于同一条垂直或水平直线上,该垂直或水平直线构成混合器的主轴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卫荣
申请(专利权)人:顾卫荣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