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瓶领域,特别是与透明瓶有关由于目前假酒、假饮料及其它瓶装伪劣商品大量进入市场,使人们不得不寻求各种保护方法,于是就出现各种防伪瓶,由于现有的防伪瓶多数只是在瓶盖方面防伪,效果不太理想,有的用破坏瓶体的方法,这样防伪虽然很好,但必须一次饮完,否则剩余部分还得另找瓶来装,这样就带来了诸多不便。如专利号96219837.4新型防假冒酒瓶,其内瓶盖的两个千斤构成棘爪,瓶颈内壁的内齿构成棘轮,棘爪与棘轮构成单向啮合机构。使瓶盖一旦开启就不能再上紧,开启的同时,内瓶盖上的金刚砂已在玻璃瓶壁上划出记号,瓶和盖都只能用一次,较为巧妙。为了使更多的酒、饮料得到防伪,现采用其单向啮合机构。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必破坏瓶体,就可以使瓶体和瓶盖都只能一次性使用的电子透明防伪瓶。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电子透明防伪瓶,由带螺纹的外瓶盖、内瓶盖和瓶体组成。内瓶盖的棘爪与瓶颈内壁的棘轮组成单向啮合机构,装好内、外瓶盖,再将其牢固合为一起。瓶颈内壁有一电灯,电灯的抽气嘴向上,内瓶盖底面有一个孔,抽气嘴正好落在孔内,在电灯上方的瓶颈壁有两个按线柱通向瓶其瓶内的两端接电灯的两极,瓶外的两端与电源相接。采用这样的结构后,由于外、内瓶盖已合为一起,开启时,外瓶盖带内瓶盖转,将电灯的抽气嘴卡断,使空气进入灯泡内,接上相应的电源,就可以根据电灯的发光情况判别出瓶装物的真伪。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防伪瓶单向啮合机构的截面图。图2是奉技术电子透明防伪瓶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剖视图。在表示现有技术防伪瓶的单向啮合机构的图1中,内瓶盖2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子透明防伪瓶,由外瓶盖、内瓶盖和瓶体组成,内瓶盖的棘爪与瓶颈内壁的棘轮组成单向啮合机构,分别装好内、外瓶盖,再将其牢固合为一起,其特征在于,瓶颈内壁有一电灯(6),电灯(6)的抽气嘴(7)正好位于内瓶盖(2)的孔(9)中,电灯(6)上方的瓶颈壁有两个接线柱(8)与电灯的两极相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东昌,
申请(专利权)人:苏东昌,苏西昌,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5[中国|广西]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