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苏东昌专利>正文

透明防伪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52326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透明防伪瓶,由带螺纹的外瓶盖(1)、内瓶盖(2)和瓶体(3)组成,内瓶盖(2)的棘爪(4)与瓶颈内壁的棘轮(5)构成单向啮合机构。瓶颈内壁有两个凸出的玻璃柱(6),内瓶盖(2)底面的硬块(7)落在两玻璃柱(6)之间。由于外、内瓶盖已牢固合为一体,在开启时,外瓶盖带内瓶盖转,将玻璃柱(6)卡断,从外面就可以清楚看出,该瓶是否曾经开启过。瓶体和瓶盖都只能一次性使用,起到双重防伪效果。(*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瓶领域,特别是与透明瓶有关。由于目前假酒,假饮料大量充斥市场,使人们不得不寻求各种保护方法,于是就出现了各种防伪瓶,现以本人的在先申请作为现有技术,申请号96219837·4防假冒酒瓶。其瓶颈内有单向齿,内瓶盖有千斤,千斤与单向齿组成单向啮合机构,内瓶盖嵌有金刚砂。由于采用了单向啮合机构,使瓶盖一旦开启,就不能再上紧,且在开启的同时金刚砂已在玻璃壁上划出记号,这样瓶和盖都只能用一次,较为巧妙。为了使更多的酒、饮料得到防伪,现采用了本人的先申请的单向啮合机构。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仅瓶盖在开启后,不能再上紧,而且在开启的同时能破坏瓶体内所设的防伪标记的透明防伪瓶。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透明防伪瓶,由带螺纹的外瓶盖、内瓶盖和瓶体组成。内瓶盖有棘爪,瓶颈的内壁有棘轮棘爪与棘轮组成单向啮合机构,装好瓶盖后,将内、外瓶牢固合为一体,瓶体的内瓶壁有两个相对应的凸柱,内瓶盖的底面有一硬块,该硬块的位置落在两凸柱之间,硬块的平面与两凸柱组成的平面相垂直时,凸柱与硬块不相碰,开启时,内瓶盖的硬块将凸柱卡断。采用这样的结构后,由于用了单向啮合机构,瓶盖一旦开启,就不能再上紧,且在瓶盖开启的同时,将瓶内所设的防伪标记破坏,从外面就可以知道,该瓶是否曾经开过,这样瓶和盖都只能用一次,起到了双重防伪效果,结构简单,开启方便。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透明防伪瓶第1个具体实施方式的剖视图。图2是本技术透明防伪瓶第2个具体实施方式的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透明防伪瓶第3个具体实施方式的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透明防伪瓶单向啮合机构截面图。图1所示的透明防伪瓶,由带螺纹的外瓶盖1、内瓶盖2和瓶体3组成,内瓶盖2有棘爪4,瓶体3的内瓶颈有棘轮5,如图4所示,箭头所指方向为外瓶盖开启方向,棘爪4与棘轮5组成单向啮合机构,只能朝外瓶盖开启的方向转。在棘轮的下方,有从瓶颈内壁凸出的两个玻璃柱6,内瓶盖底面硬块7的位置落在两玻璃柱6之间,硬块7的平面与两玻璃柱组成的平面相垂直时,玻璃柱与硬块不相碰,转动内瓶盖2,硬块7将玻璃柱6卡断。外、内瓶盖可以这样牢固合为一体,装好内盖,再在内盖顶面涂上胶水,趁未干前将外盖上紧,干后再开启,内盖就跟外瓶盖转。图2为另一透明防伪瓶,由带螺纹的外瓶盖1、内瓶盖2和瓶体3组成,单向啮合机构和外、内瓶盖牢固合为一体都与图1的第一个实施例相同。内瓶盖2的底面中间有一根棒9伸向瓶体3的内瓶底,内瓶盖2转,棒9也转,凸孔8位于内瓶底中间,棒9的下端为方形与凸孔8相配,棒9转动时,能将凸孔8的孔壁卡破。图3为又另一透明防伪瓶,由带螺纹的外瓶盖1、内瓶盖2和瓶体3组成,其单向啮合机构和外、内瓶盖牢固合为一体都与图1的相同。一端固定于瓶底中间的金属丝10通向瓶口,近瓶底处的易断点11是在金属丝中,让某一处受损,使该处拉力减弱,从而统一从该点断裂,防止了因从近瓶口处断而进行再接的可能,内盖2的中心有条细孔12让金属丝穿过,装好内盖,拉紧金属丝,将其焊牢固定,转动外盖,随着内盖的退出将金属丝拉断。权利要求1.一种透明防伪瓶,由外瓶盖、内瓶盖和瓶体组成,瓶颈的棘轮与内瓶盖的棘爪构成单向啮合机构,外、内瓶盖牢固合为一体,其特征在于,瓶体(3)的内瓶壁有两个相对应的凸柱(6),内瓶盖(2)的底面有一硬块(7),该硬块(7)的位置落在两凸柱(6)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防伪瓶,其特征在于,该凸柱(6)是凸于瓶颈内壁的玻璃柱。3.一种透明防伪瓶,由外瓶盖、内瓶盖和瓶体组成,瓶颈的棘轮与内瓶盖的棘爪构成单向啮合机构,外、内瓶盖牢固合为一体,其特征在于,内瓶盖(2)的底面有根棒(9)插于瓶内的凸孔(8),该棒(9)下端的形状、大小与凸孔(8)相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透明防伪瓶,其特征在于,该凸孔(8)是凸于瓶底的方形孔。5.一种透明防伪瓶,由外瓶盖、内瓶盖和瓶体组成,瓶颈的棘轮与内瓶盖的棘爪构成单向啮合机构,外、内瓶盖牢固合为一体,其特征在于,内瓶盖(2)有条细孔(12),一端固定于瓶体(3)内的丝(10)从孔(12)穿过。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透明防伪瓶,其特征在于,该丝(10)是有易断点(11)的金属丝。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透明防伪瓶,由带螺纹的外瓶盖(1)、内瓶盖(2)和瓶体(3)组成,内瓶盖(2)的棘爪(4)与瓶颈内壁的棘轮(5)构成单向啮合机构。瓶颈内壁有两个凸出的玻璃柱(6),内瓶盖(2)底面的硬块(7)落在两玻璃柱(6)之间。由于外、内瓶盖已牢固合为一体,在开启时,外瓶盖带内瓶盖转,将玻璃柱(6)卡断,从外面就可以清楚看出,该瓶是否曾经开启过。瓶体和瓶盖都只能一次性使用,起到双重防伪效果。文档编号B65D55/02GK2312197SQ9721210公开日1999年3月31日 申请日期1997年2月24日 优先权日1997年2月24日专利技术者苏东昌 申请人:苏东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透明防伪瓶,由外瓶盖、内瓶盖和瓶体组成,瓶颈的棘轮与内瓶盖的棘爪构成单向啮合机构,外、内瓶盖牢固合为一体,其特征在于,瓶体(3)的内瓶壁有两个相对应的凸柱(6),内瓶盖(2)的底面有一硬块(7),该硬块(7)的位置落在两凸柱(6)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东昌
申请(专利权)人:苏东昌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5[中国|广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