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翼旋切式浅松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432849 阅读:1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03 16: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翼旋切式浅松机,该浅松机的浅松刀(11)包括双翼刃和过渡刃(13),双翼刃对称排布在过渡刃(13)两侧,每翼刃包括正切刃(15)和侧切刃(14);该浅松机还包括拖板(12),限深轮(1)和耕深调节机构(3),拖板(12)固定在机架(6)后方,限深轮(1)通过耕深调节机构(3)与机架(6)连在一起。通过调节耕深调节机构(3)来调节限深轮(1)作业深度,从而控制松土深度,通过浅松刀(11)的旋切作用进行松土除草作业,同时拖板(12)进行平整土地,有效减少了秸秆和土壤的侧向位移,且有效避免了机具因秸秆而堵塞,显著提高了地表平整度,降低了表土容重,基本满足了保护性耕作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翼旋切式浅松机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用浅松机
,特别涉及一种与拖拉机配套使用的双翼旋切式浅松机。
技术介绍
近年来我国北方地区大力推行保护性耕作技术,该技术要求在进行表土作业时尽可能的减少土壤扰动,以减少土壤水分的不必要散失。浅松机是保护性耕作技术中新兴的一种表土作业机具,它可以一次性完成松土、除草、平整土地等作业任务,利于后续的播种作业。然而,一般的铲式浅松机,如技术专利CN204090446U公开了一种新型浅松除草机,在进行浅松除草作业时,机架底部布置的两排浅松铲容易形成铲沟,而且存在秸秆和土壤侧向位移大,秸秆覆盖地表时易发生堵塞等现象。因此,需要一种松土效果好,又能减少秸秆和土壤侧向位移、防止堵塞的浅松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双翼旋切式浅松机,以解决现有浅松机进行松土作业时,存在的秸秆和土壤侧向位移大、易堵塞的问题。一种双翼旋切式浅松机,变速箱8固定在机架6上,动力输入轴7与变速箱8相连,动力输出轴5的一端与变速箱8相连,另一端与主动轮4相连,主动轮4通过V形带与从动轮2相连,刀辊9的一端与从动轮2相连,另一端与侧板相连,浅松刀11通过刀座10固定排列在刀辊9上,其中,所述浅松刀11包括双翼刃和过渡刃13,双翼刃对称排布在过渡刃13两侧,并与过渡刃13相连接;每翼刃包括正切刃15和侧切刃14,正切刃15和侧切刃14相连接,并在连接处形成弯折角;作业时,浅松刀11为旋切式作业方式。优选的,所述正切刃15为空间曲线结构,正切刃15工作幅宽为30-55mm。优选的,所述侧切刃14为直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为4°-8°。优选的,所述正切刃15与侧切刃14之间的弯折角为50°-80°,弯折半径大于30mm。优选的,所述过渡刃13为圆弧曲线,工作幅宽为30-55mm。优选的,所述浅松刀11所用材料的厚度为6-8mm。优选的,所述刀辊9的回转半径为200-300mm;由于刀辊9的回转半径大小影响刀辊所受的阻扭矩的大小,回转半径越大,阻扭矩越大,因此,在满足耕作要求的前提下,需要尽可能减小刀辊半径,而地表存在大量的秸秆,为避免秸秆拥堵,应适当加大刀辊半径。综合各个方面,刀辊9的回转半径优选250mm。优选的,所述浅松刀11按1至多条对称螺旋线规则排列在刀辊9上。进一步优选的,该双翼旋切式浅松机还包括拖板12,拖板12固定在机架6后方,作业时,拖板12进行平整土地。再进一步优选的,该双翼旋切式浅松机还包括限深轮1和耕深调节机构3,限深轮1通过耕深调节机构3与机架6连接在一起,通过调节耕深调节机构3来调节限深轮1的作业深度,从而控制松土深度。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采用双翼旋切式浅松刀结构代替传统的松土铲,通过刀辊上浅松刀的旋切作用来进行松土除草作业,有效的减少了秸秆和土壤的侧向位移,同时有效降低了机具因地表覆盖的秸秆而堵塞的可能,而且具有结构简单、防堵性能好、牵引阻力小、所需动力小、动土量小、松土效果好等优点。同时,本专利技术双翼旋切式浅松机具有良好的除草效果,显著提高地表的平整度,降低表土容重,基本满足了保护性耕作的要求。经田间试验测试,与普通的浅松机、旋耕机相比,本专利技术双翼旋切式浅松机进行浅松作业后,地表秸秆覆盖率达30%以上,满足保护性耕作要求;浅松后土壤容重降低12%以上,提高了土壤蓬松度,更适合作物生长;除草率为97.3%,除草效果好;油耗低,作业过程中无秸秆堵塞现象。这对后续旱地保护性耕作播种作业具有重要意义。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双翼旋切式浅松机的主视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双翼旋切式浅松机的侧视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双翼旋切式浅松机浅松刀的主视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双翼旋切式浅松机浅松刀的侧视示意图。标号说明:1-限深轮,2-从动轮,3-耕深调节机构,4-主动轮,5-动力输出轴,6-机架,7-动力输入轴,8-变速箱,9-刀辊,10-刀座,11-浅松刀,12-拖板,13-过渡刃,14-侧切刃,15-正切刃。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双翼旋切式浅松机,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变速箱8固定在机架6上,其中变速箱8包含一对锥齿轮;动力输入轴7与变速箱8相连,动力输出轴5的一端与变速箱8相连,另一端与主动轮4相连,主动轮4通过V形带与从动轮2相连,刀辊9的一端与从动轮2相连,另一端与侧板相连,限深轮1通过耕深调节机构3与机架6固定在一起,本实施方式中的固定装置为螺栓和螺母;刀辊9的回转半径为250mm,21个浅松刀11通过刀座10按3条对称螺旋线均匀固定排列在刀辊9上,其中刀座10与刀辊9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浅松刀11与刀座10通过螺栓螺母相连接,便于刀片磨损后进行及时的更换。如图3、图4所示,浅松刀11包括双翼刃和过渡刃13,每翼刃包括正切刃15和侧切刃14,是在制造时先按照正切刃15在侧切刃14平面的展开图来加工,再进行弯折而形成的一体结构,本实施方式中弯折角为60°,弯折半径为40mm。双翼刃对称排布在过渡刃13两侧,并与过渡刃13焊接为一体。正切刃15为圆弧曲线,圆弧半径为342mm;侧切刃14为直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为6°,侧切刃14长50mm;过渡刃13为圆弧曲线,圆弧半径为40mm。浅松刀11的切削幅宽为126mm,其中,正切刃15的工作幅宽为43mm,过渡刃13的工作幅宽为40mm。浅松刀11上设有刀柄,浅松刀11所用材料的厚度均为6mm。如图2所示,耕深调节机构3由螺栓螺母固定在机架上,通过调节耕深调节机构3与机架6的相对位置,可以调节限深轮1的高度,从而可以控制松土深度;拖板12固定在机架6后方,可以在松土作业过程中起到平整土地的功能。作业时,由拖拉机牵引着机具前进并提供扭矩,输出的扭矩通过万向节传递给动力输入轴7,再通过动力输入轴7传递给浅松机,在变速箱8的作用下再将扭矩传递给动力输出轴5,动力输出轴5带动主动轮4做旋转运动,从动轮2通过V型带在主动轮4的带动下转动,并带动刀辊9一起旋转运动,浅松刀11在刀辊9的转动下,将表层土壤旋切成块状,并向后抛撒,土块与机具罩壳及拖板12撞击后落回地表,最后由拖板12对地表进行平整,完成除草、浅松和整地作业。经田间试验测试,与普通的浅松机、旋耕机相比,本专利技术双翼旋切式浅松机进行浅松作业后,地表秸秆覆盖率达30%以上,满足保护性耕作要求;浅松后土壤容重降低12%以上,提高了土壤蓬松度,更适合作物生长;除草率为97.3%,除草效果好;油耗低,作业过程中无秸秆堵塞现象。这对后续旱地保护性耕作播种作业具有重要意义。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专利技术,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对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双翼旋切式浅松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翼旋切式浅松机,变速箱(8)固定在机架(6)上,动力输入轴(7)与变速箱(8)相连,动力输出轴(5)一端与变速箱(8)相连,另一端与主动轮(4)相连,主动轮(4)通过V形带与从动轮(2)相连,刀辊(9)的一端与从动轮(2)相连,另一端与侧板相连,浅松刀(11)通过刀座(10)固定排列在刀辊(9)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浅松刀(11)包括双翼刃和过渡刃(13),双翼刃对称排布在过渡刃(13)两侧,并与过渡刃(13)相连接;每翼刃包括正切刃(15)和侧切刃(14),正切刃(15)和侧切刃(14)相连接,并在连接处形成弯折角;作业时,浅松刀(11)为旋切式作业方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翼旋切式浅松机,变速箱(8)固定在机架(6)上,动力输入轴(7)与变速箱(8)相连,动力输出轴(5)一端与变速箱(8)相连,另一端与主动轮(4)相连,主动轮(4)通过V形带与从动轮(2)相连,刀辊(9)的一端与从动轮(2)相连,另一端与侧板相连,浅松刀(11)通过刀座(10)固定排列在刀辊(9)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浅松刀(11)包括双翼刃和过渡刃(13),双翼刃对称排布在过渡刃(13)两侧,并与过渡刃(13)相连接;每翼刃包括正切刃(15)和侧切刃(14),正切刃(15)和侧切刃(14)相连接,并在连接处形成弯折角;作业时,浅松刀(11)为旋切式作业方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翼旋切式浅松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切刃(15)为空间曲线结构,正切刃(15)工作幅宽为30-55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翼旋切式浅松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切刃(14)为直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为4°-8°。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翼旋切式浅松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切刃(15)与侧切刃(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庆杰何建怀何进李洪文张想孙思佳尤炳晓荣高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