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42297 阅读:2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包装盒,它主要由盒体和盒盖组成,所述的盒体轮廓为正六边形,在盒体空间内均匀的放置有多个外形轮廓为正三角形的小盒体;所述的小盒体由三个边分别通过虚线折痕粘结起来形成小盒体的壳体,其中下部两个面分别加工有接头与第三个面上的小缝隙连接构成小盒体的底端,上部一个面经折痕形成小盒体的盒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小盒体包装不同口味或所包馅不同的食品,可以很好的把不同的食品区分开来,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食品包装有识别性、提高食品包装功效等特点。(*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的是一种包装物品用的包装盒,尤其是包装多个食品用的食品包装盒。
技术介绍
现有的食品包装盒样式繁多,最为常见的就是一个由盒体和盒盖构成的食品包装盒,使用时,只要将食品放置于盒体中,盖上盒盖即可,盒体的外面印制有产品的说明书。这种包装盒功能单一,仅能起到包装食品之用,即使是多个食品也一起放置,无法区分口味和所包馅不同的食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可将多个食品单独隔离放置,易于区分和识别不同口味或所包馅不同食品的包装盒。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它主要由盒体和盒盖组成,所述的盒体轮廓为正六边形,在盒体空间内均匀的放置有多个外形轮廓为正三角形的小盒体。所述的小盒体由三个边(5)、(7)和(8)分别通过虚线折痕粘结起来形成小盒体的壳体,面(12)和面(13)分别加工有接头与面(9)上的小缝隙(91)连接构成小盒体的底端,面6经折痕形成小盒体的盒盖。本技术采用小盒体包装不同口味或所包馅不同的食品,可以很好的把不同的食品区分开来,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食品包装有识别性、提高食品包装功效等特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三角形小盒体的折叠展开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它主要由盒体2和盒盖1组成,所述的盒体轮廓为正六边形,在盒体空间内均匀的放置有多个外形轮廓为正三角形的小盒体3。所述的小盒体由三个面5、7和8分别通过虚线折痕粘结起来形成小盒体的壳体,面12和面13分别加工有接头与面9上的小缝隙91连接构成小盒体的底端,面6经折痕形成小盒体的盒盖,如图2所示,小盒体的具体包装是这样的,先将面5、面7和面8分别延折叠线折合,其中面5余出一部分,正好与面7粘合,因为面9开有两个小缝隙,面12开有一个小缝隙,面13没有小缝隙,所以,要先将面12插入面9,最后将面13插入面12和面9,这样小盒体的底端就折叠好了。权利要求1.一种包装盒,主要由盒体和盒盖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盒体(2)轮廓为正六边形,在盒体空间内均匀的放置有多个外形轮廓为正三角形的小盒体(3)。2.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小盒体(3)由三个边(5)、(7)和(8)分别通过虚线折痕粘结起来形成小盒体的壳体,面(12)和面(13)分别加工有接头与面(9)上的小缝隙(91)连接构成小盒体(3)的底端,面6经折痕形成小盒体(3)的盒盖。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包装盒,它主要由盒体和盒盖组成,所述的盒体轮廓为正六边形,在盒体空间内均匀的放置有多个外形轮廓为正三角形的小盒体;所述的小盒体由三个边分别通过虚线折痕粘结起来形成小盒体的壳体,其中下部两个面分别加工有接头与第三个面上的小缝隙连接构成小盒体的底端,上部一个面经折痕形成小盒体的盒盖,本技术采用小盒体包装不同口味或所包馅不同的食品,可以很好的把不同的食品区分开来,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食品包装有识别性、提高食品包装功效等特点。文档编号B65D77/00GK2918236SQ20062010394公开日2007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06年5月23日 优先权日2006年5月23日专利技术者朱自强, 张宏川, 何剑飞, 周吉锋 申请人:浙江五芳斋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包装盒,主要由盒体和盒盖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盒体(2)轮廓为正六边形,在盒体空间内均匀的放置有多个外形轮廓为正三角形的小盒体(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自强张宏川何剑飞周吉锋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五芳斋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