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塑模具及导光板的制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421454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02 16: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注塑模具和导光板的制备装置。所述注塑模具包括公模和母模,所述公模与所述母模配合,一起限定适于形成薄板状部件的成型腔。在所述公模中设置有吹气装置,所述吹气装置适于向形成在所述成型腔中的薄板状部件的底面吹送具有预定压力的气体,以解除薄板状部件的底面与所述成型腔的底面之间的真空吸附,以使所述薄板状部件与所述公模分离。因此,能够使薄板状部件顺利脱模,并且能够有效防止薄板状部件在脱模的过程中出现较大翘曲,保证了薄板状部件的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于模制形成薄板状部件的注塑模具以及导光板的制备装置。
技术介绍
图1显示一种现有的用于模制导光板30的注塑模具;图2显示图1中的顶针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用于模制导光板30的注塑模具通常包括公模10和与公模10配合的母模20。在用注塑模具形成导光板30之后,需要将导光板30与公模10分离。在现有技术中,如图1和图2所示,通常采用顶针17直接顶推的方式使导光板30与公模10分离。由于导光板30有较高的光学要求,所以导光板30的表面上不可以有顶针顶推的痕迹,因此,如图1和图2所示,在现有技术中,顶针17只能设置在与导光板30相连的流道浇口部31处。但是,在现有技术中,如图1和图2所示,导光板30在被顶出之前,导光板30与公模10的模仁15之间接近真空状态,两者之间存在较强的吸附力,因此,在顶针17向上顶推与导光板30相连的流道浇口部31时,会导致导光板30出现翘曲,无法恢复到平整状态,降低了导光板30的质量。此外,当导光板30与公模10的模仁15之间的吸附力过大时,还会导致流道浇口部31在顶针17的顶推下断裂,一旦流道浇口部31从导光板30上断开,就不能通过顶针17将导光板30从公模10中顶出,此时,导光板30就不能正常脱模,需要停机处理,影响正常的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和缺陷的至少一个方面。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提供一种注塑模具,该注塑模具能使导光板顺利脱模,并且在脱模的过程中,导光板不会出现较大的翘曲,保证了导光板的质量。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注塑模具,包括公模和母模,所述公模与所述母模配合,一起限定适于形成薄板状部件的成型腔。在所述公模中设置有吹气装置,所述吹气装置适于向形成在所述成型腔中的薄板状部件的底面吹送具有预定压力的气体,以解除薄板状部件的底面与所述成型腔的底面之间的真空吸附,以使所述薄板状部件与所述公模分离。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导光板的制备装置,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注塑模具。在本专利技术的前述各个实施例中,注塑模具设置有吹气装置,该吹气装置适于向形成在注塑模具的成型腔中的薄板状部件的底面吹送具有预定压力的气体,以解除薄板状部件的底面与成型腔的底面之间的真空吸附,从而能够有效防止薄板状部件在脱模的过程中出现较大翘曲,保证了薄板状部件的质量。利用上述注塑模具的导光板的制备装置,能够制造高质量的导光板。通过下文中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所作的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目的和优点将显而易见,并可帮助对本专利技术有全面的理解。【附图说明】图1显示一种现有的用于模制导光板的注塑模具;图2显示图1中的顶针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的注塑模具的立体示意图;图4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的注塑模具的平面视图;图5显示图4所示的注塑模具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和图6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的注塑模具的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在说明书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号指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下述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说明旨在对本专利技术的总体专利技术构思进行解释,而不应当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限制。另外,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为便于解释,阐述了许多具体的细节以提供对本披露实施例的全面理解。然而明显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也可以被实施。在其他情况下,公知的结构和装置以图示的方式体现以简化附图。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总体技术构思,提供一种注塑模具,包括公模和母模,所述公模与所述母模配合,一起限定适于形成薄板状部件的成型腔。在所述公模中设置有吹气装置,所述吹气装置适于向形成在所述成型腔中的薄板状部件的底面吹送具有预定压力的气体,以解除薄板状部件的底面与所述成型腔的底面之间的真空吸附,以使所述薄板状部件与所述公模分离。图3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的注塑模具的立体示意图。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适于模制形成薄板状部件的注塑模具。如图3所示,该注塑模具主要包括公模100和母模200。公模100适于与母模200配合,以便一起限定适于形成薄板状部件300的成型腔101。图4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的注塑模具的平面视图。图5显示图4所示的注塑模具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如图3、图4和图5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在公模100中设置有吹气装置170,该吹气装置170适于向形成在成型腔101中的薄板状部件300的底面吹送具有预定压力的气体,以解除薄板状部件300的底面与成型腔101的底面之间的真空吸附,以使薄板状部件300与公模100分离。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前述薄板状部件300可以是显示屏的背光模组中使用的导光板。但是,本专利技术不局限于此,薄板状部件300可以是其它用途的制品。如图3、图4和图5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在公模100中还设置有顶推装置180、190,该顶推装置180、190适于顶推形成在与成型腔101连通的流道浇口 121中的、与薄板状部件300连接在一起的流道浇口部310,以使薄板状部件300与公模100分离。如图3、图4和图5所示,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中,顶推装置180、190包括顶针190和驱动顶针190向上移动的顶推板180。顶针190在顶推板180的驱动下向上顶推流道浇口部310。请注意,该薄板状部件300脱模之后,该流道浇口部310需要被从薄板状部件300上切除。图6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的注塑模具的剖面图。如图3至图6所示,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中,吹气装置170包括吹气设备(未图示)和形成在公模100中的气体通路171、172、173。气体通路171、172、173具有位于成型腔101的底面上的气体出口和位于公模100的外壁上的气体入口。吹气设备连接至气体通路171、172、173的气体入口。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前述吹气设备可以为空压机。如图3至图6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限定成型腔101的公模100包括公模100的主体部110以及嵌装在公模100的主体部110的顶部凹口中的公模仁150、公模拼块131、132和公模浇口镶块120 ;限定成型腔101的母模200包括母模200的主体部210以及嵌装在母模200的主体部210的底部凹口中的母模仁250和母模浇口镶块220。如图3至图6所示,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中,公模仁150的顶面限定成型腔101的底壁,母模仁250的底面限定成型腔101的顶壁;公模拼块131、132的侧面限定成型腔101的两个侧壁1laUOlb和一个端壁1lc ;公模浇口镶块120的侧面和母模浇口镶块220的侧面一起限定成型腔101的另一端壁101d。如图3至图6所示,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中,公模拼块131、132包括适于限定成型腔101的两个侧壁的侧壁拼块131和适于限定成型腔101的一个端壁的端壁拼块 132。如图6清楚地显示,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中,前述气体通路171、172、173主要包括第一通路171、第二通路172和吹气槽173。第一通路171形成在公模100的主体部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35/CN105108977.html" title="注塑模具及导光板的制备装置原文来自X技术">注塑模具及导光板的制备装置</a>

【技术保护点】
一种注塑模具,包括公模(100)和母模(200),所述公模(100)与所述母模(200)配合,一起限定适于形成薄板状部件(300)的成型腔(10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公模(100)中设置有吹气装置(170),所述吹气装置(170)适于向形成在所述成型腔(101)中的薄板状部件(300)的底面吹送具有预定压力的气体,以解除薄板状部件(300)的底面与所述成型腔(101)的底面之间的真空吸附,以使所述薄板状部件(300)与所述公模(100)分离。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敏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光科技有限公司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