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支架注塑成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414848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1-30 03: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LED支架注塑成型模具,包括有由下往上依次叠设的下固定板、模脚、承板、公模板、母模板以及上固定板;母模板内设有流道板,该流道板的厚度为7mm,流道板的表面凹设有一主流道,该主流道的宽度为1.8mm,深度为1.5mm,双边斜度为20°。通过在流道板上设置特定的各个流道,使得熔融塑胶在各流道中流动更加顺畅,进胶效率更高、充填更稳定,注塑出来的LED支架成品率更高,质量更好,并且上述流道的设置有效缩短了流道行程,大大减少了余料的产生,使得材料利用率大幅提高,降低了单位LED 支架产品的成本,提高LED支架注塑工序的生产效益,增强产品竞争力和降低成本,满足LED产业的生产升级、技术提升和高速发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LED支架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LED支架注塑成型模具
技术介绍
LED (发光二极管)是一种新型半导体发光器件,具有体积小、散射角大、发光均匀性好、可靠性高、低功耗、响应速度快等优点,发光颜色包括白光在内的各种颜色,因此被广泛应用在各种电子产品上。目前,在LED支架注塑工序中,LED引线框架的结构设计以及LED支架注塑模具设计已渐现瓶颈,并越来越不适应LED芯片设计、LED配套产品设计以及国家倡导的节能低碳等产业、理念的爆炸式发展。现有LED支架注塑模具进胶流道设计结构单一,靠普通的射嘴和树脂流道进胶,且每次进胶效率很低、充填不稳定,每次模具上浇口形状结构粗糙、注塑LED支架成品率低,并且每次成型产生的余料较多,使得材料利用率较低,增加了单位LED支架产品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LED支架注塑成型模具,其能有效解决现有之LED支架注塑成型模具在成型LED支架时材料浪费过多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种LED支架注塑成型模具,包括有由下往上依次叠设的下固定板、模脚、承板、公模板、母模板以及上固定板,模脚为左右设置的两个,两模脚之间由下往上依次设置有下顶针板、中顶针板和上顶针板,下顶针板、中顶针板和上顶针板均位于承板和下固定板之间;母模板内设置有流道板,该流道板的厚度为7_,流道板的底面与公模板之间形成有多个模腔,流道板的表面凹设有一主流道,该主流道的宽度为1.8_,主流道的深度为1.5mm,主流道的双边斜度为20°,主流道的两侧沿主流道的延伸方向均连接有多个分流道,该多个分流道间隔平行设置,分流道的宽度为1.5_,分流道的深度为1.2,分流道的双边斜度为20°,每一分流道的两侧均分别设置有一注射流道,分流道与两注射流道间隔平行设置,每一注射流道的宽度为1.3mm,每一注射流道的深度为1.0mm,每一注射流道的双边斜度为20°,主流道与注射流道之间的高低落差为1.5_,每一注射流道内沿注射流道延伸的方向间隔设置有多组注射口,每组注射口连通对应的模腔,且每一注射流道与对应的分流道之间连接有多个第一流道,多个第一流道间隔平行设置,相邻两注射流道之间连接有第二流道;该上固定板上设置有射嘴,该射嘴穿过母模板连通主流道的中部位置。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流道板的表面凹设有第一凹位,该主流道横向设置于第一凹位之内底面的中部位置,该第一凹位之内底面进一步凹设有多个第二凹位,该多个分流道分别纵向设置于多个第二凹位之内底面的中部位置,前述注射流道于对应之第二凹位的内底面凹设形成。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凹位的深度为1.5mm,第二凹位的深度为1.5mm。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凹位为两排,每排第二凹位均包括有彼此间隔设置的五个第二凹位,相邻两第二凹位之间连通。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每组注射口均包括有两左右设置的两个注射口,两个注射口之间的中心距离为1.3_,每一个注射口的深度为2.8_。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流道板的长度为210mm,流道板的宽度为180mm。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下固定板的底面和上固定板的表面均设置有隔热板。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通过在流道板上设置特定的各个流道,使得熔融塑胶在各流道中流动更加顺畅,进胶效率更高、充填更稳定,注塑出来的LED支架成品率更高,质量更好,并且上述流道的设置有效缩短了流道行程,大大减少了余料的产生,使得材料利用率大幅提高,降低了单位LED支架产品的成本,提高LED支架注塑工序的生产效益,增强产品竞争力和降低成本,满足LED产业的生产升级、技术提升和高速发展。为更清楚地阐述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中注塑模具的截面图;图2是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中流道板的立体图;图3是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中流道板的俯视图;图4是图3中A位置处的放大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中流道板的仰视图;图6是图5中B位置处的放大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中流道板的主视图;图8是图7中C位置处的放大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中流道板的侧视图;图10是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中流道板的截面图。附图标识说明:11、下固定板12、模脚13、承板14、公模板15、母模板16、上固定板17、下顶针板18、中顶针板19、上顶针板101、模腔21、射嘴22、隔热板30、流道板31、主流道32、分流道33、注射流道34、注射口35、第一流道36、第二流道301、第一凹位302、第二凹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照图1至图10所示,其显示出了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包括有由下往上依次叠设的下固定板11、模脚12、承板13、公模板14、母模板15以及上固定板16,模脚12为左右设置的两个,两模脚12之间由下往上依次设置有下顶针板17、中顶针板18和上顶针板19,下顶针板17、中顶针板18和上顶针板19均位于承板13和下固定板11之间。母模板15内设置有流道板30,该流道板30的厚度T为7mm,该流道板30的长度L为210mm,流道板30的宽度W为180mm。流道板30的底面与公模板14之间形成有多个模腔101,流道板30的表面凹设有一主流道31,该主流道31的宽度wl为1.8mm,主流道31的深度dl为1.5mm,主流道31的双边斜度为20°,主流道31的两侧沿主流道31的延伸方向均连接有多个分流道32,该多个分流道32间隔平行设置,分流道32的宽度w2为1.5mm,分流道32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LED支架注塑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由下往上依次叠设的下固定板、模脚、承板、公模板、母模板以及上固定板,模脚为左右设置的两个,两模脚之间由下往上依次设置有下顶针板、中顶针板和上顶针板,下顶针板、中顶针板和上顶针板均位于承板和下固定板之间;母模板内设置有流道板,该流道板的厚度为7mm,流道板的底面与公模板之间形成有多个模腔,流道板的表面凹设有一主流道,该主流道的宽度为1.8mm,主流道的深度为1.5mm,主流道的双边斜度为20°,主流道的两侧沿主流道的延伸方向均连接有多个分流道,该多个分流道间隔平行设置,分流道的宽度为1.5mm,分流道的深度为1.2mm,分流道的双边斜度为20°,每一分流道的两侧均分别设置有一注射流道,分流道与两注射流道间隔平行设置,每一注射流道的宽度为1.3mm,每一注射流道的深度为1.0mm,每一注射流道的双边斜度为20°,主流道与注射流道之间的高低落差为1.5mm,每一注射流道内沿注射流道延伸的方向间隔设置有多组注射口,每组注射口连通对应的模腔,且每一注射流道与对应的分流道之间连接有多个第一流道,多个第一流道间隔平行设置,相邻两注射流道之间连接有第二流道;该上固定板上设置有射嘴,该射嘴穿过母模板连通主流道的中部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新平王璇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凯昶德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