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DNA编码的加密系统及加密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2418905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02 13: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通讯传输中的信息安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DNA加密系统及加密方法。该系统包括加密密钥、信息转换、信息加密、信息传输、解密密钥、信息解密部分;所述加密密钥、解密密钥为引物序列;所述信息加密为将信息转换后编码与DNA中的A、T、C、G碱基按照预定规则进行一一对应。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出的加密系统及加密方法,依赖于生物学难题设置及生物学技术发展,同时配合相应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可以实现相应编码转换、加密、解密的自动化运行,具有与其他加密方法兼容性好、自动化程度高、密钥简单但密码破解难度大、信息传输更为安全等特点,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同时也可为其他新的加密系统提供更好的参考和借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通讯传输中的信息安全
,具体涉及一种DNA加密系统及加密 方法。
技术介绍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随着信息的海量传播,信息安全保密工作显得尤为重 要。 自Adleman 1994年提出DNA计算以后,人们首次意识到DNA分子所具有的超大 规模并行性和超高密度的存储容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潜在应用价值,于是DNA分子在计算、 信息存储以及密码学等领域的技术研究得到了迅速发展。 DNA密码学作为密码学发展的一个新生分支,其在理论和实际运用中都处于初级 探索阶段,远未成熟。且由于DNA密码学属于交叉学科,需要多学科研究人员的通力合作, 因而有效的DNA密码系统也十分鲜见。 传统密码学的安全性主要依赖于各种数学困难问题,而新生的DNA密码学安全性 则基于生物学困难问题。理论而言,阻碍生物学发展的生物学困难问题在密码学中会有不 同的用途,因而可用以构建不同的密码系统。但实际情况则是,尽管基于实验探索发展起来 的生物学研究中发现并提出了众多的生物学困难问题,但多数生物学困难问题并不适用于 构建密码系统。因而,找到合适的生物学困难问题,是构建可靠的密码系统的重要前提。现 有技术中,虽然已经有部分基于DNA分子加密技术所提出的一些简单的加密系统,但是如 前所述,基于不同的生物学困难问题,就有可能构建不同的密码系统,因而基于信息加密技 术的需要,仍有必要探索新的、更为复杂的、安全性和可操作性更高的密码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较为完善的DNA加密系统,同时提供了该加密系统的加 密方法,从而提高信息传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同时也为新的DNA加密系统提供借鉴和参 考。 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实际技术方案如下。 -种DNA加密系统,包括加密密钥、信息转换、信息加密、信息传输、解密密钥、信 息解密等部分; 所述加密密钥、解密密钥为引物序列,例如PCR克隆时所用引物序列; 所述信息转换为将待加密信息(或者说明文信息)进行编码,例如进行十六进制编码或 者二进制编码,或者先进行十六进制编码然后进行二进制编码; 所述信息加密为将信息转换后编码与DNA中的A、T、C、G碱基按照预定规则进行一一 对应,从而获得一段DNA碱基序列,然后利用加密密钥对所得DNA碱基序列进行加密;例如, 二进制编码后信息表型形式为〇〇、11、〇1、1〇,规则可以预定为4=00,0=11,6=01,1=10,在此 规则基础上将二进制数字序列转换为DNA碱基序列; 所述信息加密过程中,为进一步提高信息传输安全性,可以进一步增加密码复杂性,例 如碱基配对规则改变,具体而言,在生物学上,A与T配对,C与G配对,但为了增加密码的 复杂性,在预定信息加密规则时可以人为规定A与C或者A与G配对,而这是不影响后续 生物实验时的具体生物学操作的;另外一种提高密码复杂性的方式可以采用补充规则进行 DNA加密彳目息的二次转换,例如,首先制定补充规则,(A -G)、(G-T)、(T-C)、(C-A),然后 按照补充规则进行碱基序列的二次转换(例如,序列CTAAGT采用补充规则后,序列转换为 ACGGTC); 所述信息加密过程中,还可在信息加密转换后的DNA碱基序列中加入冗余序列,从而 提高信息获得与破解难度; 所述信息传输为将加密后所获得的DNA碱基序列通过公开或加密渠道进行转运传输; 所述信息解密为将所获得加密信息即DNA碱基序列按照解密密钥进行生化试验,获得 特定的碱基序列,然后按照信息加密过程中所对应规则进行逆向操作,从而获得加密信息 (或者说明文信息)。 所述DNA加密系统的加密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 加密规则制定,即将相应数字编码信息与DNA碱基进行一一对应,依据待加密信息 (如明文信息)所对应数字编码方式不同,数字编码信息与DNA碱基对应关系可以根据需要 进行调整,但较为成熟的和易于操作的对应关系采用二进制编码后信息与DNA碱基对进行 对应,具体如:二进制编码信息后表现形式有:〇〇、11、〇1、10,与DNA碱基对应规则可预定为 A=OO,C=Il,G=Ol,T=IO ; 为提高加密信息破解难度,在将编码信息转换为相应的DNA碱基序列后,可以进一步 制定补充规则,从而对DNA碱基序列进行二次转换,例如可制定补充规则:(A-G)、(G-T)、 (T一C)、(C一A),然后按照补充规则进行碱基序列的二次转换(例如,序列CTAAGT采用补充 规则后,序列转换为ACGGTC); (2) 加密密钥、解密密钥生成,本申请中所述加密密钥、解密密钥为特定的引物序列或 者引物序列的集合,所述引物序列用于相应生物化学实验时对于DNA碱基序列的特异性识 别; (3) 信息加密,首先将待加密信息(如明文信息)首先进行数字化转换,为提高破解难 度,可进行多次数字化转换,例如首先将待加密信息进行十六进制转换,然后再进行二进制 编码;将数字化转换后信息按照步骤(1)中的加密规则进行转换获得相应的DNA碱基序列; 最后利用步骤(2)中的加密密钥即引物序列对所获得的DNA碱基序列进行重新设计即加密 处理; 为进一步提高破解难度,加密后所得的DNA碱基序列可进一步进行酶切切割成DNA片 段,进一步的可在DNA片段中混入冗余DNA序列,提高DNA序列的复杂度; (4) 信息传输,将步骤(3)中所得DNA碱基序列通过安全渠道或者公开渠道进行传输; (5) 信息解密,利用步骤(2)中解密密钥,将步骤(4)所得DNA碱基序列进行生物化学 实验,获得正确的DNA碱基序列,然后依据加密规则逆向转化为相应的数字编码信息,并进 一步转换为所需的加密信息(如明文信息)。 本专利技术中所依据的生物学困难问题是:只有特定的引物序列,才能获得特定的 DNA序列。在本申请中,经过转换后的DNA序列即为密文,而所设定的引物序列即为密钥。 在本申请中,为进一步提高密码破译难度,可将待加密信息进行多次转换,同时也可将加密 后碱基序列进行多次转换,并且增加其他的冗余DNA序列,从而提高密码破译难度。综上, 本专利技术所提出的加密系统及加密方法,依赖于生物学难题设置及生物学技术发展,同时配 合相应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可以实现相应编码转换、加密、解密的自动化运行,因而具 有与其他加密方法兼容性好、自动化程度高、密钥简单但密码破解难度大、信息传输更为安 全等特点,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同时也可为其他新的加密系统提供更好的参考和借鉴。【附图说明】 图1为加密系统构建流程示意图; 图2为加密过程示意图; 图3为PCR扩增后凝胶电泳成像及测序结果。【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申请做进一步的解释说明。 实施例 本实施例中以某具体的明文信息加密为例,对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DNA加密系统进行 详细解释说明如下。 为便于解释说明,首先对本专利技术中部分内容进行虚拟量化标记,具体为:信息 发送者为Alice,信息接收者为Bob,加密密钥为K a,解密密钥为Kb (其中Ka = Kb或者 Ka^ K B),明文信息 M 内容为 " 16th - 19th October,2014, Wuhan,China"。 具体的如图I所示,采用本申请所提供的DNA加密系统对上述明文信息进行加密, 即加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DNA加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加密密钥、信息转换、信息加密、信息传输、解密密钥、信息解密部分;所述加密密钥、解密密钥为引物序列;所述信息转换为将待加密信息进行编码;所述信息加密为将信息转换后编码与DNA中的A、T、C、G碱基按照预定规则进行一一对应,从而获得一段DNA碱基序列,然后利用加密密钥对所得DNA碱基序列进行加密;所述信息传输为将加密后所获得的DNA碱基序列通过公开或加密渠道进行转运传输;所述信息解密为将所获得加密信息即DNA碱基序列按照解密密钥进行生化试验,获得特定的碱基序列,然后按照信息加密过程中所对应规则进行逆向操作,从而获得加密信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勋才崔光照吴艳敏王子成牛莹孙军伟王延峰韩栋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轻工业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