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挂式气体包装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41824 阅读:2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外挂式气体包装袋,由若干个气室连接而成,而气室与气室之间以热封线加以分割;该外挂式气体包装袋的一侧设有一进气口,连接该进气口设有一进气道,该进气道有气路与各个气室连通;该外挂式气体包装袋是由上膜及下膜两层薄膜组成,另外由上、下气阀膜所组成的气阀装置,夹置于前述的上、下膜之间,其特征在于:在本外挂式气体包装袋上设置有若干个外挂袋,所述的外挂袋三边封闭,其余的一边则形成开口端,使欲收容保护之物品由该开口端置入,而置放于该外挂袋内。本设计的外挂式气体包装袋,袋体两侧并未封闭,袋体内设置若干个外挂袋,使欲收容物可由袋体两侧快速的置入或取出,可以提高欲收容物品装卸的速度,并提高包装袋使用的方便性。(*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包装材料,特别是一种外挂式气体包装袋
技术介绍
用于物品包装的、传统的缓冲包装材料,是塑料或塑胶片上设置若干突起的小气囊泡,使用时将这种塑料或塑胶片包裹在物品的外周,借着大量小气囊泡的吸震缓冲作用,以避免物品在运输途中破裂或损坏。但是,这种小气囊泡的吸震缓冲能力有限,对于较小的冲击还勉强可以产生缓冲防震的作用,而对于较大的震动或冲击负荷就无法达到缓冲吸震的目的,容易造成物品的破裂或损坏。以前已经有若干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充气的缓冲包装袋,其结构是具有一个内侧壁及弯折的外侧壁,内、外侧壁的两层塑料薄膜之间形成气密室,室内充满气体。内侧壁紧密包裹在欲包装的物品上,充满气体的气密室可以起到缓冲、保护作用。申请号为200420024028.0的中国技术专利申请提供了这种方案的改进方案缓冲包装材料具有空气给排口及止回阀,并用塑料薄膜制成矩形的气密袋,又将该包装材料对折折弯,使重叠成为两个充气的收容部,两个充气的收容部之内面均至少有一处成线状黏结,当整个充气袋充满空气时,该线状黏结可以限制该充气收容部,使之不会过度鼓胀为球形。上述两种专利方案,虽然以气密室缓冲或充填收容部充填空气,以保护收容物,达到缓冲包复的效果,但是,该气密室或充填收容部于运送途中若有破裂,则空气泄露出来,整体之气密室或充填收容部即失去缓冲保护的功能。另外,该两个已知专利方案充气用的气嘴构造复杂,在制造时相当费工费时,因而造成成本大幅度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新结构的逆向止气片气体包装袋,即外挂式气体包装袋,主要是针对传统的缓冲式包装材料之缺点所作的创新改进。所述的外挂式气体包装袋,由若干个气室连接而成,而气室与气室之间以热封线加以分割;该外挂式气体包装袋的一侧设有一进气口,连接该进气口设有一进气道,该进气道有气路与各个气室连通;该外挂式气体包装袋是由上膜及下膜两层薄膜组成,另外由上、下气阀膜所组成的气阀装置夹置于前述的上、下膜之间,其特征在于在本外挂式气体包装袋上设置有若干个外挂袋,所述的外挂袋三边封闭,其余的一边则形成开口端,使欲收容保护之物品由该开口端置入,而置放于该外挂袋内。其中,每一气室设有若干个折叠线,当外挂式气体包装袋充气膨胀后,循着所述的折叠线进行折叠,即可将该外挂式气体包装袋由平面状态折叠成一具立体形态的袋体。该外挂式气体包装袋可具有不同大小及形状,以配合欲收容之物品之尺寸。而充气、折叠完成之后的外挂式气体包装袋,其形态类似一袋体,该袋体两侧未封闭,袋体内设置若干个外挂袋,欲收容之物品可由袋体两侧快速地置入外挂袋,或由外挂袋取出。可以提高欲收容物品装卸的速度,并提高包装袋使用的方便性。为了详细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特举实施例如下。但是,本技术不限于这些公开的实施方案,本技术将覆盖在专利权利要求书中所描述的范围,以及权利要求范围的各种变形和等效变化。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外挂式气体包装袋未充气时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的外挂式气体包装袋中的单一气室的断面示意图;图3为图1中A-A处的断面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外挂式气体包装袋充气时,单一气室的断面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外挂式气体包装袋于结束充气时,单一气室的上、下气阀膜压贴于上膜而关闭入气口的断面图;图6为本技术的外挂式气体包装袋,气室之横断面图;图7为本技术的外挂式气体包装袋结束充气时膨胀成型的立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参照图1外挂式气体包装袋1,由若干个气室10、10...连接而成,而气室10与气室10之间以热封线31加以分割;该外挂式气体包装袋1的一侧设有一进气口2,连接该进气口2设有一进气道14,该进气道14有气路与各个气室10连通。因此当气体由外挂式气体包装袋1的进气口2进入后,即可循着进气道14对各个气室10、10...进行充气操作。请同时参照图2图2是取单一气室10所绘制成的断面示意图,该外挂式气体包装袋1是由两层薄膜组成,分别为上膜21、下膜22,该两层膜是由塑料或塑胶等材质所制成的薄膜。另外由上、下气阀膜25、26所组成的气阀,以适当的宽度夹置于前述的上、下膜21、22之间。该上、下气阀膜25、26所组成的气阀装置由外挂式气体包装袋1的一端,即进气道14位置处,向下延伸一预定宽度,该宽度仅需配合气阀装置之热封线的长度即已足够,并不需要与上、下膜等长。将该薄膜的周边分别以铜模加以热压印形成热封线35,使外挂式气体包装袋1能够密封,气体不会外泄。借着热压印气室10与气室10间的热封线31,而形成若干个气室10。请同时参照图1、2该气阀装置是设有两条不平行的热封线32,将上膜21、上气阀膜25、及下气阀膜26三层热封在一起,使上、下气阀膜25、26及两条不平行的热封线32所围成之空间界定出一个入气口36。为避免上、下气阀膜25、26在压制热封的制造过程中热封在一起,因此在上、下气阀膜25、26间设一耐热印刷33,使入气口36不会热封在一起,以方便充气操作的进行。另外,为了加强气室10的密封,在前述两条不平行之热封线32处,向外侧斜向设立两条斜向热封线39、39,以加强气室10的密封,避免漏气。请同时参照图1、图3图3为图1A-A处的剖视图。在外挂式气体包装袋1上方处,设置有若干个外挂袋55,所述的外挂袋55可以配合欲收容保护之物品的不同,而有不同大小及形状的设计。外挂袋55的三边与热封线一起热压印而形成密封端,其余的一边则不压印封闭,而形成开口端57。欲收容保护之物品可由该开口端57置入,而置放于该外挂袋55内。请再参阅图1,该外挂式气体包装袋1的每一气室10,于适当处设有若干个折叠线41、42、43、44。当外挂式气体包装袋1充气膨胀后,循着前述的折叠线41、42、43、44进行折叠,即可将该外挂式气体包装袋1由平面状态折叠成一具立体形态的袋体。该立体形态之袋体两侧边并未封闭,而前述之外挂袋55则是夹置于袋体内如同三名治的形态。请参照图4,为单一气室10充气时的断面示意图。当气体由外挂式气体包装袋1之进气口2充入,气体会沿着各气室10的入气口36进入,该入气口36因为有耐热印刷33的设置,可防止上、下气阀膜25、26的两层薄膜黏附在一起,使气体能快速由入气口36灌入各个气室10。各气室10的进气道14是相互连通,因此气体由外挂式气体包装袋1一端之进气口2循着进气道14进入各个气室10,并不会遭到阻碍。参阅图5、图6当气室10充气完成,结束进气的操作,则气室10内部的高压气体将推压上气阀膜25及下气阀膜26的两层膜片偏向上膜21一侧,并使上、下气阀膜25、26紧密贴压于上膜21上。因为上、下气阀膜25、26,及上膜21等皆是由塑胶材质所制成的薄膜,因此当气室10内的气体压力推压上、下气阀膜25、26紧贴于上膜21时,将封闭气室10的入气口36,而形成气密,防止气室10内的气体逃逸。请参照图1、图7当外挂式气体包装袋1完成充气操作后,将折叠线41、42反折向下,折叠线43、44反折向上,该外挂式气体包装袋1即由平面状态,变成一具立体形态的袋体。而原先在折叠线41上方位置的部分气室,已反折变成立体袋体的前上半部;原先在折叠线44下方位置的部分气室,已反折变成立体袋体的前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外挂式气体包装袋,由若干个气室连接而成,而气室与气室之间以热封线加以分割;该外挂式气体包装袋的一侧设有一进气口,连接该进气口设有一进气道,该进气道有气路与各个气室连通;该外挂式气体包装袋是由上膜及下膜两层薄膜组成,另外由上、下气阀膜所组成的气阀装置,夹置于前述的上、下膜之间,其特征在于:在本外挂式气体包装袋上设置有若干个外挂袋,所述的外挂袋三边封闭,其余的一边则形成开口端,使欲收容保护之物品由该开口端置入,而置放于该外挂袋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政涌陈黛华
申请(专利权)人:佳美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