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415608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1-30 04: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显示设备,其包括背光模组以及设置于所述背光模组前方的液晶面板,该背光模组包含间隔排列设置的多个光学透镜、分别设置于该光学透镜的多个发光组件、具有入光面与出光面的光学板,以及反射组件。该反射组件包括相邻的多个环体部,每一个环体部围绕相对应的光学透镜设置,且每一个环体部的高度不大于相对应的光学透镜的高度,每一个发光组件经由各自的光学透镜射出的一部分光线进入该光学板的该入光面,再由该光学板的该出光面射出,另一部分光线被各自的环体部反射再进入该光学板的该入光面,再由该光学板的该出光面射出,提高整体出光均匀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显示设备,特别涉及直下式显示设备。
技术介绍
如图1所不,直下式发光二极管背光技术,将多枚内部设有发光二极管的透镜11阵列设置于反射片12上(图中为便于说明,仅显示其中的两个透镜11),并使该透镜11朝向与该反射片12平行且间隔设置的扩散片13,该扩散片13的外侧间隔设有与该扩散片13平行的液晶面板14。通过此种配置能得到较好的动态对比度。如果仅依靠该透镜11的正向出光,则该扩散片13上对应于两相邻透镜11的位置间会因无光线照射而形成暗区,因此需要依靠该反射片12来反射该透镜11的侧向出光以改善出光均匀度。但该反射片12的设计无法校正该透镜11的侧向出光,使得侧向出光的反射角度较大而无法落于暗区,进而因为存在暗区而使出光均匀度不均,造成市场反应不佳而影响销售。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提升出光均匀度的反射组件。于是,本技术的反射组件,适用于多个光学透镜,每一个光学透镜设置有发光组件。该反射组件包含相邻设置的多个环体部。每一个环体部围绕相对应的一个光学透镜设置,每一个发光组件经由各自的光学透镜射出的一部分光线被各自的环体部反射。因此,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具有上述反射组件的背光模组。于是,本技术的背光模组包含间隔排列设置的多个光学透镜、分别设置于该光学透镜的多个发光组件、具有入光面的光学板,以及面向该光学板反射面的反射组件。该反射组件包括相互邻接的多个环体部,每一个环体部围绕相对应的一个光学透镜设置,且每一个环体部的高度不大于相对应的光学透镜的高度。因此,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背光模组的显示设备。于是,本技术的显示设备包含如上所述的背光模组,以及设置于该背光模组前方的液晶面板。本技术的效果在于:通过将该环体部分别围绕相对应的光学透镜而使反射面积增加,同时改变反射光路径进而使该发光组件的出光能被该环体部均匀地反射至该光学板上,进而提升出光均匀度。【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其他特征及效果,将参照附图的实施方式清楚地呈现,其中:图1是示出公知的直下式发光二极管背光模组的侧视图;图2是示出说明本技术的显示设备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3是辅助示出图2中背光模组组合后的样子的侧视图;图4是示出该第一实施例中的反射组件的多个环体部的排列方式的示意图;以及图5是示出本技术的显示设备的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在本技术被详细描述之前,应当注意在以下的说明内容中,类似的组件以相同的编号来表不。参照图2与图3,本技术的显示设备20的第一实施例包含背光模组21,以及设置于该背光模组21前方的液晶面板22。该背光模组21包括基板3、与该基板3平行且间隔设置的光学板4、于该基板3及该光学板4之间且间隔地排列设置于该基板3上的多个光学透镜5、分别设置于该光学透镜5上的多个发光组件6以及围绕该光学透镜5设置于该基板3上的反射组件7。该基板3具有用于设置该光学透镜5及该反射组件7的平面31。该光学板4具有朝向该光学透镜5的入光面41,以及与该入光面41相对的出光面42。在该第一实施例中,该光学板4为扩散板。每一个光学透镜5具有朝向该入光面41且呈平面的顶部51、与该顶部51相对且朝向该平面31并且用于设置与相对应发光组件6的底部52,以及分别设置在该顶部51及该底部52的两个凹槽53。设置在该底部52的凹槽53用于增加该发光组件6的发光角度,而设置在该顶部51的凹槽53可反射部分光线使该光线沿平行于该平面31的方向侧面出光,而另一部分光线则依旧沿正向出光。在该第一实施例中,该光学透镜5为反射式二次光学透镜,可避免光源直射并有效扩散光源。该反射组件7具有第一轴向X,第二轴向Y,以及第三轴向Z。将平行于该平面31的宽度方向的方向定义为第一轴向X,将平行于该平面31长度方向且垂直于该第一轴向X的方向定义为第二轴向Y,以及将垂直于该第一轴向X及该第二轴向Y的方向定义为第三轴向Z。该发光组件6沿该第一轴向X及该第二轴向Y的排列密度与该入光面41沿该第三轴向Z至该光学透镜5之间的距离呈反比关系,由于该入光面41沿该第三轴向Z至该光学透镜5之间的距离相当于该背光模组21的厚度,所以当该背光模组21的厚度越厚时,可使该发光组件6的混光距离增加而不需要增加该发光组件6的排列密度,从而使该发光组件6的排列密度更低,即排列间距较大且松散。反之,当该背光模组21的厚度越薄时,该发光组件6的混光距离就变得较短,此时就需要让该发光组件6的排列密度更高,即排列越紧密。该反射组件7包括相互对齐呈矩阵式排列的多个环体部71,该环体部71呈片状且为一体成型。每一个环体部71围绕相对应的光学透镜5设置。该环体部71具有环绕且远离该光学透镜5的第一环绕端711,以及位于该第一环绕端711及该光学透镜5之间的第二环绕端712。该平面31沿该第三轴向Z至该第一环绕端711的高度大于该平面31沿该第三轴向Z至该第二环绕端712的高度,从而定义了倾斜环面且面向相对应光学透镜5的反射面713。该反射面713呈圆环状且围绕出容纳该光学透镜5的装设区714。如图3所示,每两个相邻装设区714由相对应的两邻接反射面713分隔而间隔排列。参照图3,由于该光学透镜5的侧向出光位置比该光学透镜5的顶面低,所以该平面31沿该第三轴向Z至每一个环体部71的第一环绕端711的高度A不大于该平面31沿该第三轴向Z至该光学透镜5顶部51的高度B。参照图4,一般来说,沿该第一轴向X排列的任何两个相邻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显示设备,其包括背光模组以及设置于所述背光模组前方的液晶面板,其中,所述背光模组包括:多个光学透镜,其间隔地排列设置;多个发光组件,其分别设置于所述光学透镜;光学板,其具有入光面;以及反射组件,其面向所述光学板的所述入光面,所述反射组件包括相邻的多个环体部,每一个环体部围绕相对应的一个光学透镜设置,且每一个环体部的高度不大于相对应的光学透镜的高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忠勇陈蔚轩刘丰铭
申请(专利权)人:瑞仪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