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念东专利>正文

防盗瓶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40671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防盗瓶盖,其特征在于由上盖(3)和下盖(2)组成,下盖(2)的上端与上盖(3)通过若干易折连接件(4)固定连接,下盖(2)与瓶颈连接,内套(4)与瓶颈(5)固定连接,内套(4)的上端有出液颈口(6),颈口(6)位于上盖(3)内与颈口盖(7)或者上盖(3)密封连接。(*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防盗瓶盖
:本技术与防盗瓶盖有关。技术背景:已有的防盗瓶盖的内套的下端与瓶口配合,内套的上端与上盖螺纹配合。上、下盖之间有独立的断裂环,断裂环有内棘齿与棘轮配合,棘轮与上盖传动连接,酒瓶封盖后,旋开上盖时,断裂环断裂,但有人将断裂的断裂环拼好后重新封装瓶酒,防伪性差。技术的内容: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防伪性好,防盗隐蔽性好,密封性好,使用方便的防盗瓶盖。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防盗瓶盖,由上盖(3)和下盖(2)组成,下盖(2)的上端与上盖(3)通过若干易折连接件(4)固定连接,下盖(2)与瓶颈连接,内套(4)与瓶颈(5)固定连接,内套(4)的上端有出液颈口(6),颈口(6)位于上盖(3)内与颈口盖(7)或者上盖(3)密封连接。上盖(3)与外盖(1)径向固定连接。颈口(6)有外螺纹与颈口盖(7)的内螺纹配合,颈口盖(7)位于上盖(3)内。颈口(6)有外凸缘(8)与颈口盖(7)的内螺纹限位配合,颈口盖(7)上面有孔(9)与支承于内套(4)的密封帽(10)密封配合,密封帽(10)有支承件(11)。连接件(4)为环状分布于下盖(2)上端和上盖(3)下端之间并与其连为一体的若干细柱。内套(4)有外环(12)与下盖(2)连接,有内环(13)位于瓶颈(5)内,瓶颈(5)的上口壁位于内环(12)、外环(13)之间的空间内。下盖(2)有环形凹槽(14)与瓶颈(5)上口的凸缘(15)配合,内套(4)的下部位于瓶颈(5)的内侧与其固连,下盖(2)的凸缘(16)与内套(4)的法兰(17)配合。本技术上盖3与下盖2之间的连接件4断裂后不可能再恢复原样,防盗性能好,上盖3可位于外盖1内,防伪保密性好。内套4的出液颈口6可与颈口盖7-->密封连接,密封性能好,使用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图。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图3为本用新型的另一种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本技术的上盖3与下盖2通过环形分布的若干细柱4连为一体。上盖3与外盖1径向固定连接,下盖2与瓶颈5连接,下盖2内有内套4,内套4有外环12与下盖2连接,有内环13位于瓶颈5上口内。内套4的上端有出液颈口6,其外螺纹与颈口盖7的内螺纹配合。颈口6有外凸缘8与颈口盖7的内螺纹限位配合,颈口盖7上面有孔9与密封帽10密封配合,密封帽10有支承件11与内套4连接。旋转开启外盖1,上盖3与其连动,细柱4断裂,上盖3与下盖2分离,不能再恢复原样。旋松颈口盖7,其上面的孔9与密封帽10分离,即可取用瓶内液体而无任何堵塞发生,且盖7不会脱离内套4的颈口6。旋紧盖7,则颈口6又呈密封状态。外盖1可使防盗结构隐蔽。实施例2:本技术的内套4为单环结构,其下部位于瓶颈5的内侧与其固连,下盖2的凸缘16与内套4的法兰17配合。下盖2有环形凹槽14与瓶颈5的上口的凸缘15配合。本技术的其余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防盗瓶盖,其特征在于由上盖(3)和下盖(2)组成,下盖(2)的上端与上盖(3)通过若干易折连接件(4)固定连接,下盖(2)与瓶颈连接,内套(4)与瓶颈(5)固定连接,内套(4)的上端有出液颈口(6),颈口(6)位于上盖(3)内与颈口盖(7)或者上盖(3)密封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瓶盖,其特征在于上盖(3)与外盖(1)径向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瓶盖,其特征在于颈口(6)有外螺纹与颈口盖(7)的内螺纹配合,颈口盖(7)位于上盖(3)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瓶盖,其特征在于颈口(6)有外凸缘(8)与颈口盖(7)的内螺纹限位配合,颈口盖(7)上面有孔(9)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念东
申请(专利权)人:陈念东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