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微水头流速型水轮泵
本专利技术属于水轮泵
,具体涉及微水头流速型水轮泵。
技术介绍
水轮泵由水轮机和水泵两部分组成,其基本原理为用水流推动水轮机转轮叶片旋转做功,从而带动安装在水轮机转轮上的主轴旋转,使主轴获得一定的旋转机械能,通过主轴将机械能传递给水泵叶轮,使水泵桨叶旋转,桨叶推动一部分水流旋转,将水流流体从低处送至高处,水泵叶轮机械能就转变为该水体的势能,从而达到了将水泵中流过的较小水体提升到高处的目的。这种直接提水方式,免去了水力发电及将用电能通过电动机驱动水泵提水过程中的若干中间能量转换环节,省去了输变电系统,效率高、投资省。它还具有不用油,不耗电,无污染的优点,所以这样一种经济实惠的水力提灌机械在能源和水资源都极度匮乏的当代中国对人们的农、林、牧业生产、生活用水当中仍能起到重要作用。然而传统的水轮泵结构较为复杂,对水流的水头要求比较高,因此在地势梯度不明显的平原地带,传统水轮泵的使用受到了有效工作时间少、工作效益低下等缺点的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微水头流速型水轮泵,在相同水头下,它比低水头常用的轴流式水轮机通过的流量要大1 ...
【技术保护点】
微水头流速型水轮泵,其特征在于:包括水轮机、水泵和泵轴(2);所述的水轮机包括水轮机进水流道(10)、水轮机转轮室(4)和尾水管(5),所述的水泵包括进水泵进水流道(18)、水泵叶轮室(17)和蜗壳(8),所述的水轮机进水流道(10)和水轮机转轮室(4)为一体式设计,水轮机转轮室(4)与尾水管(5)相连,尾水管(5)与轴承体(14)为一体式设计,尾水管(5)为喇叭状金属外壳,轴承体(14)通过4个周向均匀分布的螺栓与蜗壳(8)的一端相连,蜗壳(8)的另一端与水泵进水流道(18)连接,在水泵进水流道(18)的进口设有水泵进水流道进口(9),在水轮机进水流道(10)的入口设有水 ...
【技术特征摘要】
1.微水头流速型水轮泵,其特征在于:包括水轮机、水泵和泵轴(2);所述的水轮机包括水轮机进水流道(10)、水轮机转轮室(4)和尾水管(5),所述的水泵包括水泵进水流道(18)、水泵叶轮室(17)和蜗壳(8),所述的水轮机进水流道(10)和水轮机转轮室(4)为一体式设计,水轮机转轮室(4)与尾水管(5)相连,尾水管(5)与轴承体(14)为一体式设计,尾水管(5)为喇叭状金属外壳,轴承体(14)通过4个周向均匀分布的螺栓与蜗壳(8)的一端相连,蜗壳(8)的另一端与水泵进水流道(18)连接,在水泵进水流道(18)的进口设有水泵进水流道进口(9),在水轮机进水流道(10)的入口设有水轮机进水流道进口(1);在泵轴(2)的前端设置导水锥(11),导水锥(11)位于水轮机进水流道(10)内;所述的泵轴(2)分为第一段泵轴及第二段泵轴,转轮叶片(3)设置在第一段泵轴上,水泵叶轮室(17)设置在第二段泵轴上;转轮叶片(3)与轮毂(13)焊接固定,轮毂(13)通过键槽固定在泵轴(2)上;水轮机转轮室(4)为一球形金属外壳,转轮叶片(3)转轮直径D1,水轮机转轮室(4)长度L1与转轮直径D1的比值为0.133~0.141;水轮机进水流道(10)为一长度为0.92D1的渐缩筒型金属外壳,水轮机进水流道进口(1)为一个1.08D1直径的圆孔;轮毂(13)直径Dh与转轮直径D1的比值为0.156~0.164,轮毂(13)长度L0与转轮直径D1的比值为0.106~0.114;转轮叶片(3)的转轴直径D0与转轮直径D1的比值为0.112~0.120;水泵进水流道(18)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大庆,沈萍菲,陈会向,王斌,
申请(专利权)人:河海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