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力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396615 阅读: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1-26 02: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听力装置,包括:第一输入声音变换器,配置成布置在耳道或耳朵中、从环境接收声学声音信号、及根据所接收的声学声音信号产生第一电声学信号;第二输入声音变换器,配置成布置在耳廓后面或耳朵之上/后面或之处、从环境接收声学声音信号、及根据所接收的声学声音信号产生第二电声学信号;处理单元,配置成处理第一和第二电声学信号;及输出声音变换器,配置成布置在耳道中;其中处理单元配置成确定第一电声学信号的电平、第二电声学信号的电平、及第一和第二电声学信号之间的电平差,及使用电平差处理第一和/或第二电声学信号以产生电输出声学信号;及其中输出声音变换器配置成基于电输出声学信号产生声学输出声音信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听力装置,其包括配置成布置在用户耳道中或耳朵中的第一输入声音变换器和输出声音变换器(接收器)及配置成布置在用户耳廓后面或耳朵上/后面或耳朵处的第二输入声音变换器。
技术介绍
听力或听觉感知是通过用声音振动输入检测声学振动而感知声音的过程。机械振动即声波在声音振动输入如耳朵周围的媒介如空气的压力下为随时间而变的变化。人耳具有称为外耳或耳廓的外部,其用于将声波引导到耳道并对其进行放大,耳道终止于耳膜即所谓的鼓膜处。耳廓通过用作漏斗而用于收集声音,其在1.5kHz到7kHz的频率范围中可使声压级放大约10到15dB。另外,耳廓的空腔和仰角通过用作随方向而变的滤波系统而用于垂直声源定位,其进行随频率而变的振幅调制。进入的声波的部分频率被耳廓放大而其它频率被衰减,这使能在垂直面上的入射角之间进行区分。耳道具有一侧向环境开放的S形管状形状,具有约2.3cm的典型长度和约0.7cm的典型直径。传过耳道的声波在约3kHz到4kHz的频率范围中放大,对应于一端封闭的管的基频。耳道具有覆盖耳道的约三分之一的软骨组织外柔软部分,其连接到耳廓。内骨质部分覆盖耳道的其余三分之二,其终止于耳膜处。耳膜接收由耳廓和耳道放大后的声波。助听器装置的扬声器(也称为接收器)可布置在听力受损用户的耳道中靠近耳膜处,以放大来自声学环境的声音从而使用户能感知声音。助听器装置可佩戴在一只耳朵上即单耳佩戴或者佩戴在两只耳朵上即双耳佩戴。双耳助听器装置包括两个助听器,用户的左耳和右耳各一个。双耳助听器可彼此无线交换信息并使能空间听力。助听器通常包括传声器、输出声音变换器如扬声器或接收器、电路、和电源如电池。传声器从环境接收声学声音信号并产生表示该声学声音信号的电声学信号。电声学信号由电路进行处理,如频率选择性放大、降噪、根据听音环境进行调节、和/或移频等,处理后的声学输出声音信号由输出声音变换器产生以刺激用户的听觉。为改善用户的听觉体验,谱滤波器组可包括在电路中,其例如分析不同的频带或个别地处理不同频带中的电声学信号并使能提高信噪比。通常,助听器装置的接收进入的声学声音信号的传声器为全向传声器,意味着它们不区分进入的声音的方向。为提高用户的听力,波束形成器可包括在电路中。波束形成器通过抑制来自不同于波束形成器参数即视向量定义的方向的其它方向的声音而改善空间听力。这样,信噪比可增加,因为主要是来自如用户前面的声源的声音被接收。通常,波束形成器将空间分为两个子空间,从其中之一接收声音而抑制来自另一子空间的声音,这导致空间听力。表征助听器装置的一种方式是通过它们与用户耳朵相配的方式。传统的助听器例如包括ITE (耳内式),RITE (耳内接收器式)、ITC (耳道式)、CIC (深耳道式)、及BTE (耳后式)助听器。ITE助听器的部件主要位于耳中,而ITC和CIC助听器部件位于耳道中。BTE助听器通常包括耳后单元,其通常安装在用户耳朵后面或上面并连接到充气管,该管具有可安装在用户耳道中的远端。扬声器产生的声音可通过充气管传到用户耳道的耳膜。RITE助听器通常包括布置在用户耳朵后面或上面的BTE单元及具有接收器的ITE单元,接收器通常布置成定位在用户耳道中。BTE单元和ITE单元通常经引线连接。电声学信号可经引线传到布置在耳道中的接收器。佩戴具有至少一配置成插入到用户耳道内以将声音引导到耳膜的插入部分的助听器的用户体验多种不同的声学效应,如梳齿滤波器效应、声音振荡或堵耳效应。在用户耳道中同时出现自然声音和装置产生的声音产生梳齿滤波器效应,因为自然声音和装置产生的声音具有时延地到达耳膜。声音振荡通常对包括传声器的助听器装置出现,声音振荡通过离开耳道去往助听器装置的传声器的声音反射产生。抑制前述声学效应的常见方法是封闭耳道,其有效防止自然声音到达耳膜及装置产生的声音离开耳道。然而,封闭耳道导致堵耳效应,当耳道封闭时其对应于用户自我话音的放大,因为骨导声音振动不能通过耳道逸离并自助听器装置的插入部分回响。在耳道中使用传声器使能使用来自耳廓的放大。然而,这也自布置在耳道中的扬声器产生声学和机械反馈,因为耳道中产生的声音通过耳道壁回响并被耳道中的传声器接收。耳朵后面或上面的传声器接收较少的来自耳道中的接收器的声音。然而,耳朵后面或上面的传声器将使来自后面的声音相较来自前面的声音放大得更多,因而空间线索保留将更糟。因此,需要提供改进的听力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实施例,公开了包括第一输入声音变换器、第二输入声音变换器、处理单元和输出声音变换器的听力装置。第一输入声音变换器配置成布置在用户耳道或耳朵中及从环境接收声学声音信号以根据所接收的声学声音信号产生第一电声学信号。第二输入声音变换器配置成布置在耳廓后面或用户耳朵之上/后面或之处及从环境接收声学声音信号以根据所接收的声学声音信号产生第二电声学信号。处理单元配置成处理第一和第二电声学信号。处理单元还配置成确定第一电声学信号的第一电平、第二电声学信号的第二电平、及第一电平和第二电平之间的电平差并使用该电平差处理第一电声学信号和/或第二电声学信号以产生电输出声音信号。布置在用户耳道中的输出声音变换器配置成根据电输出声音信号产生声学输出声音信号。输出声音变换器还可配置成根据电声学信号产生声学输出声音信号。第一输入声音变换器如传声器及输出声音变换器如扬声器或接收器可包括在插入部分如耳内单元中,其配置成布置在用户耳朵中或耳道中。听力装置的其余部件,包括第二输入变换器,可包括在配置成布置在耳廓后面或用户耳朵之上/后面或之处的耳后单元中。电平差的值可受限于电平差阈值以避免反馈问题或避免在非典型情形如刮擦或靠近听力装置的传声器之一时产生基于电平差的电输出声学信号。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相对于输出声音变换器处于不同位置的两个输入声音变换器产生的电声学信号的电平差的使用使能提高输出声音变换器产生的声学输出声音信号中提供给用户的声音质量。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中,听力装置使能改善声学输出声音信号中的指向性响应。这意味着使用电平差处理电声学信号改善了用户的空间听力。在本专利技术的又一实施例中,语音的辅音部分可被增强,因而改善语音的接收。此外,增加至少包围听力装置的一部分的壳体的设计自由度,因为仅有一个传声器必须放在听力装置的耳后部分中。在另一实施例中,两个输入声音变换器之间的距离被增加,因而使能对较低频率实现改善的方向性。距离的增加与典型的听力仪器有关,其中传声器距离通常约为10mm。在又一实施例中,听力装置可包括微机电系统(MEMS)元件如MEMS传声器和平衡扬声器,因而使能制造具有非常小的、带有良好机械解耦的插入部分的听力装置。在实施例中,包括平衡扬声器的壳体可至少部分由可膨胀气球包围,其可以是永久或可分离部分并可更换。气球包括声音出口孔,输出声音信号穿过其向听力装置用户发出。使用可膨胀气球改善了耳道中耳件的适配。前述气球结构在US2014/0056454A1中提供,其通过引用组合于此。在其它情形下,代替可膨胀气球,也可使用传统上已知的圆顶或耳模。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处理单元配置成对第一电声学信号和/或第二电声学信号补偿第一电声学信号和第二电声学信号之间确定的电平差。补偿例如可通过使相应电声学信号乘以增益因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配置成佩戴在用户耳朵之中、之上、后面和/或之处的听力装置,包括:‑第一输入声音变换器(12),配置成布置在用户(28)的耳道(24)或耳朵(26)中、从环境接收声学声音信号(50)、及根据所接收的声学声音信号(50)产生第一电声学信号(52);‑第二输入声音变换器(14),配置成布置在用户(28)的耳廓(30)后面或耳朵(26)之上/后面或之处、从环境接收声学声音信号(50)、及根据所接收的声学声音信号(50)产生第二电声学信号(58);‑处理单元(34),配置成处理第一电声学信号(52)和第二电声学信号(58);及‑输出声音变换器(18),配置成布置在用户(28)的耳道(24)中;其中所述处理单元(34)配置成确定第一电声学信号(52)的电平、第二电声学信号(58)的电平、及第一电声学信号(52)和第二电声学信号(58)之间的电平差,及使用所述电平差处理第一电声学信号(52)和/或第二电声学信号(58)以产生电输出声学信号(54);及其中所述输出声音变换器(18)配置成基于所述电输出声学信号(54)产生声学输出声音信号(56)。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M·S·佩德森T·考尔伯格A·图勒S·M·蒙克K·B·拉斯姆森
申请(专利权)人:奥迪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丹麦;DK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