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394993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1-26 02: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3D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用于解决由于光栅中亮光栅单元与暗光栅单元之间的对比度低所引起的3D画面串扰较大的问题。其中所述3D显示装置包括光栅和显示面板,所述光栅包括亮光栅单元和暗光栅单元,所述光栅包括衬底基板及设置于所述衬底基板上的多个OLED发光器件,所述多个OLED发光器件中至少一部分OLED发光器件在施加工作电压时发光,形成所述亮光栅单元。前述3D显示装置用于显示3D画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3D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3D (三维)显示技术快速发展,3D显示技术能够使画面变得立体逼真,图像不再局限于显示屏的平面上,让观众有身临其境的感觉。3D显示技术包括眼镜式和裸眼式两大类,其中裸眼式3D显示技术由于无需佩戴眼镜,相比于眼镜式3D显示技术得到了人们的更多关注。裸眼式3D显示装置包括叠加在一起的光栅与显示屏,其中光栅包括交替排列的暗光栅单元与亮光栅单元。在光栅的作用下,观察者的左右眼能够看到不同的画面,从而在观察者的大脑中形成3D显示效果。目前,裸眼式3D显示装置的光栅常采用液晶光栅,液晶光栅包括上下基板及封装在二者之间的液晶分子,其中上基板上设置有间隔排布的条形电极,下基板上设置有面电极。对于初始状态为白态的液晶光栅,通过给条形电极和面电极上分别施加不同的电压,促使条形电极下方的液晶分子偏转,阻止光线透过,形成暗光栅单元;条形电极之间的间隙所对应的液晶分子仍然保持初始状态,允许光线全部通过,形成亮光栅单元。但是由于液晶分子偏转不到位等原因,液晶光栅中的暗光栅单元往往具有一定的亮度,造成亮光栅单元与暗光栅单元之间的对比度较低,进而造成所显示的3D画面串扰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3D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以解决由于光栅中亮光栅单元与暗光栅单元之间的对比度低所引起的3D画面串扰较大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3D显示装置,包括光栅和显示面板,所述光栅包括亮光栅单元和暗光栅单元,所述光栅包括衬底基板及设置于所述衬底基板上的多个OLED发光器件,所述多个OLED发光器件中至少一部分OLED发光器件在施加工作电压时发光,形成所述亮光栅单元。上述3D显示装置中,光栅的衬底基板上设置有OLED发光器件,通过OLED发光器件发光形成亮光栅单元,因此亮光栅单元为自发光结构,能够达到较高的亮度,并且与现有的液晶光栅中由液晶分子偏转形成的暗光栅单元的方式相比,本专利技术中的3D显示装置由光栅中不发光的区域形成暗光栅单元,因此暗光栅单元的亮度得以降低,其亮度几乎为零,从而提高了亮光栅单元与暗光栅单元之间的对比度,降低了 3D显示装置画面的串扰。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3D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用于驱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所提供的3D显示装置,所述驱动方法包括向所述3D显示装置的光栅所包括的多个OLED发光器件中至少一部分OLED发光器件施加工作电压,使被施加工作电压的OLED发光器件发光,形成亮光栅单元。 由于上述3D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所驱动的3D显示装置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所提供的3D显示装置,因此该驱动方法具有与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所提供的3D显示装置相同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所提供的3D显示装置中光栅的第一种平面结构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所提供的3D显示装置中光栅在一种驱动方法下的第二种平面结构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所提供的3D显示装置中光栅在另一种驱动方法下的第二种平面结构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所提供的3D显示装置中光栅的第三种平面结构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所提供的3D显示装置中光栅的第四种平面结构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所提供的3D显示装置中光栅的第一种截面结构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所提供的3D显示装置中光栅的第二种截面结构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所提供的3D显示装置中光栅的第三种截面结构图;图9为图8所示出的光栅的平面分解结构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和三中所述的一种光栅的不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和三中所述的另一种光栅的示意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四中所提供的3D显示装置的第一种截面结构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四中所提供的3D显示装置的第二种截面结构图;图1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四中所提供的3D显示装置的光路图。附图标记说明:1-重复单元;Td-驱动开关管;Tc-控制开关管;C-电容;D-OLED发光器件;Vdd-电源电压;Ctrol、Ctroll ?Ctrol5_ 控制信号线; Ctroll'?Ctrol5'-第一控制信号线;Ctroll"?Ctrol5"-第二控制信号线;Datal?Data5_数据信号线;2-亮光栅单元层;3-暗光栅单元层;4-第一光栅形成层;5-第二光栅形成层;6-绝缘层;10-第一电极层;20-第二电极层;30-第三电极层;40-第四电极层;50、60-发光层;Vl-第一电压信号;V2-第二电压信号;V3-第三电压信号;7-亮光栅单元;7'-第一交叠部分;7"-第二交叠部分;8-暗光栅单元;100-光栅;200-液晶显不面板;300-光学月父;101-衬底基板;102-0LED发光器件所在膜层;103、202_封框胶;104-光栅封装基板;201-TFT阵列基板;203-液晶层;204-CF 基板;205-第一偏光片;206-第二偏光片;L-显示左眼图像的像素;R-显示右眼图像的像素。【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均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3D显示装置,该3D显示装置包括光栅和显示面板,其中光栅包括亮光栅单元和暗光栅单元,该光栅包括衬底基板及设置于衬底基板上的多个OLED发光器件,所述多个OLED发光器件中至少一部分OLED发光器件在施加工作电压时发光,形成亮光栅单元。相对应的,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3D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用于驱动上述3D显示装置,该驱动方法包括:向3D显示装置的光栅所包括的多个OLED发光器件中至少一部分OLED发光器件施加工作电压,使被施加工作电压的OLED发光器件发光,形成亮光栅单元。光栅中不发光的区域形成暗光栅单元。上述3D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中,通过在3D显示装置的光栅的衬底基板上设置OLED发光器件,使OLED发光器件发光形成亮光栅单元,因此亮光栅单元为自发光结构,能够达到较高的亮度,并且与现有的液晶光栅中由液晶分子偏转形成的暗光栅单元的方式相比,本实施例中的3D显示装置由光栅中不发光的区域形成暗光栅单元,因此暗光栅单元的亮度得以降低,其亮度几乎为零,从而提高了亮光栅单元与暗光栅单元之间的对比度,降低了 3D显示装置画面的串扰。本实施例中,光栅所包括的OLED发光器件可为白光OLED发光器件,且显示当前第1页1 2 3 4 5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3D显示装置,包括光栅和显示面板,所述光栅包括亮光栅单元和暗光栅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栅包括衬底基板及设置于所述衬底基板上的多个OLED发光器件,所述多个OLED发光器件中至少一部分OLED发光器件在施加工作电压时发光,形成所述亮光栅单元。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明董学陈小川杨盛际卢鹏程王倩高健牛小辰王磊许睿刘英明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