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型有机‑无机复混肥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390439 阅读: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1-25 23: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生物型有机‑无机复混肥,其包括如下组分:30~37重量份的有机肥、10~15重量份的尿素、20~25重量份的氯化铵、5~5.5重量份的硫酸铵、10~20重量份的磷酸一铵、10~12重量份的过磷酸钙、10~15重量份的氯化钾和0.1~0.12重量份的丛枝菌根真菌菌剂。上述技术方案中利用丛枝菌根真菌菌剂生产的生物型有机无机复混肥,其利用率高、使用方便、实用性广,绿色环保,广泛适合于各类土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有机无机复混肥。
技术介绍
目前,土壤退化问题日益突出,主要表现为土壤紧实与硬化、侵蚀、盐碱化、酸化、元素失衡、化学污染、有机质流失和动植物区系的退化等,严重限制了土地生产力的发展。农业生产活动造成土壤退化是引起土地退化的重要原因,大量使用无机化肥导致土壤板结,不合理灌溉引起土壤盐渍化,不合理使用农药致使土壤药害严重等都是导致土壤肥力下降的主要原因。为解决常规化肥和农药在施用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科研工作者进行了许多方面的尝试和改良。使用有机肥或生物有机肥是修复退化土壤的重要措施之一。有机肥能有效地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和土壤养分状况,改善通透性,活化土壤微生物,提高对肥料的吸附能力,减少养分固定,增强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提高养分利用率。生物有机肥还添加了功能性的微生物菌剂,通过功能性微生物的活动,分解已固定磷、钾养分,获得释放;固定空气的氮气转换为可利用的氮素,减少氮肥的使用量;有的微生物还能有效抑制病虫害的发生。但是单纯的有机肥或生物有机肥,养分含量低,且多为有机态型,作物吸收利用缓慢。这抑制了作物生长对养分的迫切需求,不能满足作物的养分的快速供给,影响作物的高产,具体如下:1、化肥利用率低,容易造成土壤板结酸化等问题,污染环境;2、动物粪便生产的有机肥容易有抗生素和重金属污染,使用后对土壤造成二次污染,影响食品安全;3、地力下降、土壤生物环境被破坏,严重影响耕地的可持续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有机无机复混肥,其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利用率高、使用方便、实用性广,绿色环保、可广泛适合于各类土壤。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其中之一包括如下组分:30~37重量份的有机肥、10~15重量份的尿素、20~25重量份的氯化铵、5~5.5重量份的硫酸铵、10~20重量份的磷酸一铵、10~12重量份的过磷酸钙、10~15重量份的氯化钾和0.1~0.12重量份的丛枝菌根真菌菌剂。其中之一包括如下组分:36.5重量份的有机肥、7-8重量份的尿素、30重量份的氯化铵、18-20重量份的磷酸一铵、6-7重量份的碳酸氢铵、5重量份的氯化钾和0.1~0.12重量份的丛枝菌根真菌菌剂。其中之一包括如下组分:37重量份的有机肥、3-4重量份的碳酸氢铵、11-12重量份的磷酸一铵、10重量份的硫酸钾、41-42重量份的硫酸铵和0.1-0.12重量份的丛枝菌根真菌菌剂。其中之一包括如下组分:35重量份的有机肥、10重量份的尿素、6-7重量份的碳酸氢铵、8-9重量份的磷酸一铵、30重量份的氯化铵、12-13重量份的氯化钾和0.1~0.12重量份的丛枝菌根真菌菌剂。具体可采用如下两种技术方案:其一:有机肥为木薯渣,有机无机复混肥中木薯渣的使用量为30~35重量份。其二:有机肥为有机质≥55%、总N≥2.4%、总P≥2.0、总K≥1.5、含水量≤25%的木薯渣与稻麦秸秆混合发酵后得到,有机无机复混肥中有机肥的使用量为32~37重量份,木薯渣与稻麦秸秆按照5:1的质量比进行混合。优选采用第二种方案进行实施。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有机无机复混肥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操作步骤:S1:将含水量为30~40%的木薯渣与稻麦秸秆按照5:1的质量比混合发酵10~20天,发酵过程中当发酵料温度升至60℃时进行翻堆,发酵期共翻堆2~3次,发酵结束后,将发酵料摊开,晾干至含水量≤20%,制得有机肥备用;S2:按照配比称取有机肥、尿素、氯化铵、硫酸铵、磷酸一铵、过磷酸钙和氯化钾并依次投入搅拌器中混匀,然后依次进行粉碎处理、造粒处理、烘干处理、冷却处理和分筛处理;S3:按照配比称取丛枝菌根真菌菌剂,采用丛枝菌根真菌菌剂对步骤S2中分筛处理后的肥料颗粒进行包衣抛光,包衣抛光后即得有机无机复混肥。具体的操作为:步骤S2中烘干处理在烘干机中进行,烘干机分为推进预热区、造粒区、干燥区、粒度固化抛光出料区,物料在推进预热区进行预热,然后进入造粒区再次造粒和进入干燥区干燥,最后在粒度固化抛光出料区对颗粒进行固化和抛光及出料,烘干机进口温度控制在150~220℃,出口温度控制在50~80℃,出料口物料水份含量控制在5~8%。步骤S3中采用包衣机和抛光机进行包衣抛光,抛光机筒内安装厚度为6毫米的塑料板(高分子塑料板)防止物料粘结于筒板,抛光机入料口处安装直径为15毫米的不锈钢喷雾管,用于喷入防结块液,在包衣机转桶出口处加装喷粉装置并将丛枝菌根真菌菌剂加入喷粉装置,喷粉装置将丛枝菌根真菌菌剂均匀喷涂在肥料颗粒表面。上述技术方案中利用丛枝菌根真菌菌剂生产的生物型有机无机复混肥,其利用率高、使用方便、实用性广,绿色环保,广泛适合于各类土壤。另外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制备方法,成本低、耗能少、对环境无污染、产品为颗粒型、运输贮存方便、保质期长。丛枝菌根菌剂是添加了多种球孢囊霉属类内生菌根真菌的一种复合微生物菌剂。它们施入土壤中后,开始从休眠状态激活、繁殖而后侵染水稻等作物的根系细胞,和水稻体形成互惠共生体。丛枝菌根真菌通过发达的根外菌丝从根系周围土壤和根毛难到达的土壤团块中吸收植物难分解利用的矿质元素和水分,运送到作物根系中,提高土壤中肥料的利用率,加强植物根系对矿质营养和水分等的吸收利用,使植物生长情况得到改善,增加植物的抗旱、抗盐碱等各种抗性。同时,丛枝菌根真菌可以和土壤中的病原微生物互相竞争,释放有抑菌作用的化学物质来抑制病原微生物的扩增,从而减少病虫害对植物的侵染,增加植物抗病性。此外,丛枝菌根真菌还可以产生一种叫球囊霉素的糖蛋白,有效缓改善土壤的板结情况。附图说明图1为有机无机复混肥的生产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具体说明。应当理解,以下文字仅仅用以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或几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并不对本专利技术具体请求的保护范围进行严格限定。实施例1一种有机无机复混肥,包括:30~35重量份的木薯渣、10重量份的尿素、20重量份的氯化铵、5.5重量份的硫酸铵、10重量份的磷酸一铵、10重量份的过磷酸钙、10重量份的氯化钾和0.12重量份的丛枝菌根真菌菌剂。实施例2一种有机无机复混肥,包括:32~37重量份的有机肥、15重量份的尿素、25重量份的氯化铵、5重量份的硫酸铵、20重量份的磷酸一铵、12重量份的过磷酸钙、15重量份的氯化钾和0.1重量份的丛枝菌根真菌菌剂;有机肥为木薯渣与稻麦秸秆混合发酵后得到,木薯渣与稻麦秸秆按照5:1的质量比进行混合。实施例3制取实施2中的有机无机复混肥,流程如图1所示:有机肥发酵制备:先将新鲜木薯渣利用固液分离机压榨或自然晾晒,降低其含水量至30%~40%,再将纯木薯渣或木薯渣与稻麦秸秆按照5:1的重量比混合,然后发酵10~20天,发酵过程中当发酵料温度升至60℃进行翻堆,发酵期共翻堆2~3次。发酵结束后,将堆料摊开,晾干至有机肥含水量≤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25/CN105085057.html" title="生物型有机‑无机复混肥料及其制备方法原文来自X技术">生物型有机‑无机复混肥料及其制备方法</a>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生物型有机‑无机复混肥料,其包括如下组分:30~37重量份的有机肥、10~15重量份的尿素、20~25重量份的氯化铵、5~5.5重量份的硫酸铵、10~20重量份的磷酸一铵、10~12重量份的过磷酸钙、10~15重量份的氯化钾和0.1~0.12重量份的丛枝菌根真菌菌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型有机-无机复混肥料,其包括如下组分:30~37重量份的有机肥、10~15重量份的尿素、20~25重量份的氯化铵、5~5.5重量份的硫酸铵、10~20重量份的磷酸一铵、10~12重量份的过磷酸钙、10~15重量份的氯化钾和0.1~0.12重量份的丛枝菌根真菌菌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型有机-无机复混肥料,其特征在于:有机肥为木薯渣,有机无机复混肥中木薯渣的使用量为30~37重量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型有机-无机复混肥料,其特征在于:有机肥为木薯渣与稻麦秸秆混合发酵后得到,有机无机复混肥中有机肥的使用量为30~37重量份,木薯渣与稻麦秸秆按照5:1的质量比进行混合。
4.一种生物型有机-无机复混肥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操作步骤:
S1:将含水量为30~40%的木薯渣与稻麦秸秆按照5:1的质量比混合发酵10~20天,发酵过程中当发酵料温度升至60℃时进行翻堆,发酵期共翻堆2~3次,发酵结束后,将发酵料摊开,晾干至含水量≤20%,制得有机肥备用;
S2:按照配比称取有机肥、尿素、氯化氨、硫酸铵、磷酸一铵、过磷酸钙和氯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蛟虎张朝晖邱吉茂成钟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翠京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