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能驱动的湿度调控装置及湿度调控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390395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1-25 23: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太阳能驱动的湿度调控装置及湿度调控方法,该湿度调控装置包括太阳能集热器、保温水箱、吸附床、用于吸附床降温的冷却装置及集水器,太阳能集热器将热量输送至保温水箱;保温水箱将热量输送至吸附床;吸附床上设有至少一个水蒸气排放及收集端口和一个集水端口;冷却装置通过管道连通吸附床;集水器通过管道连通所述集水端口。本发明专利技术由于将太阳能的热量通过保温水箱输送至吸附床,且可以通过冷却装置对吸附床进行降温降压,进而通过控制吸附床的解吸和吸附过程实现太阳能驱动本发明专利技术湿度调控装置对房间进行除湿或加湿,满足舒适性要求,且该装置无运动部件,稳定性好,结构简单,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太阳能驱动的湿度调控装置,属于太阳能集热利用和暖通空调领域。
技术介绍
通常影响我们家居环境的主要有三个因素,分别是湿度、清洁度、温度。三点因素中,湿度经常被大部分所忽视。其实湿度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如果湿度过低,空气干燥,就容易咳嗽,而长期呆在湿度过高的房屋中,人体又容易风湿,所以适宜的湿度对人体的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传统的除湿或加湿设备需要电能来驱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房间舒适度的需求也日益增加,从而极大增加了对电能的需求。与此同时,我国太阳能资源分布广泛、具有极大的开发利用潜力,太阳能资源被视为第五大常规能源系统,如何利用太阳能来实现房间除湿与加湿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利用太阳能的空调系统均存在结构复杂、功能单一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太阳能驱动的湿度调控装置,克服现有技术中的除湿或加湿设备均需要电能驱动且结构复杂、功能单一的缺陷。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太阳能驱动的湿度调控装置,包括太阳能集热器、保温水箱及吸附床、用于吸附床降温的冷却装置、集水器,所述太阳能集热器将热量输送至保温水箱;所述保温水箱将热量输送至所述吸附床;所述吸附床上设有至少一个水蒸气排放及收集端口和一个集水端口;所述冷却装置通过管道连通所述吸附床;所述集水器通过管道连接所述集水端口。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由于将太阳能的热量通过保温水箱输送至吸附床,且可以通过冷却装置对吸附床进行降温降压,进而通过控制吸附床的解吸和吸附过程实现太阳能驱动本专利技术湿度调控装置对房间进行除湿或加湿,满足舒适性要求。在夏季空气潮湿时,在太阳能驱动下实现除湿功能,能在冬季空气干燥时通过增加空气中含湿量达到加湿的要求,该装置无运动部件,稳定性好,结构简单,成本低。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本专利技术如上所述一种太阳能驱动的湿度调控装置,进一步,还包括相变储能罐,所述太阳能集热器通过第一循环管道连通保温水箱内设置的第一换热器,所述相变储能罐安装在所述第一循环管道上;所述第一循环管道上安装有第一循环泵。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在第一循环管道上安装有相变储能罐,可以储存一部分能量,以补充阴雨天气辐照不足及夜晚的需求。本专利技术如上所述一种太阳能驱动的湿度调控装置,进一步,所述吸附床包括空心柱形本体及空心柱形本体两端的半圆形壳体,所述空心柱形本体的两端设有细孔板,所述空心柱形本体内填充颗粒吸附剂,所述水蒸气排放及收集端口通过水蒸气管道连通所述空心柱形本体一端;所述集水端口设在所述空心柱形本体另一端对应的半圆形壳体上。本专利技术优选所述颗粒吸附剂为硅胶颗粒。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水蒸气排放及收集端口通过水蒸气管道连通所述空心柱形本体一端,颗粒吸附剂解吸或吸附的水蒸气通过水蒸气管道排出或吸入进而方便的实现加湿或除湿的功能,该过程无机械运动,更加方便耐用。本专利技术如上所述一种太阳能驱动的湿度调控装置,进一步,所述水蒸气管道上设有第一传质阀门;所述集水端口通过集水蒸汽管道与所述集水器连通,所述集水蒸汽管道上设有第二传质阀门。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在需要对房间进行除湿时,第一传质阀门关闭,第二传质阀门打开,通过太阳能对保温水箱传热进而加热吸附床,当吸附床加热干燥后,关闭第二传质阀门,打开第一传质阀门,通过冷却装置对吸附床进行降温,吸附床具有极强的吸附水蒸气的能力,即可以实现除湿功能;当需要对房间进行加湿时,第一传质阀门和第二传质阀门均打开,太阳能对保温水箱传热进而加热吸附床,当吸附床加热干燥后,关闭第一传质阀门,通过冷却装置对吸附床进行降温,此时吸附床通过集水蒸汽管道从集水器吸收大量水蒸气,再关闭第二传质阀门,打开第一传质阀门,太阳能对保温水箱传热进而加热吸附床,即可以实现加湿功能。本专利技术如上所述一种太阳能驱动的湿度调控装置,进一步,所述保温水箱通过第二循环管道与所述吸附床内设置的第二换热器连通;所述第二循环管道上设有第二循环泵。本专利技术如上所述一种太阳能驱动的湿度调控装置,进一步,所述冷却装置包括冷却水箱及冷却水箱出水管、冷却水箱进水管,所述冷却水箱出水管、冷却水箱进水管的一端均连通所述冷却水箱,其另一端均连通所述第二循环管道;所述冷却水箱出水管、冷却水箱进水管上均设有水阀;所述冷却水箱出水管上设有第三循环泵。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冷却水箱中的冷水通过第二循环管道进入第二换热器进而实现对吸附床降温,结构简单,成本低。本专利技术如上所述一种太阳能驱动的湿度调控装置,进一步,所述冷却水箱出水管、冷却水箱进水管与保温水箱之间的第二循环管道上均设有水阀。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在冷却水箱对通过第二换热器对吸附床进行降温时,可以通过关闭所述冷却水箱出水管、冷却水箱进水管与保温水箱之间的水阀,实现冷水在吸附床与冷却水箱之间循环,加快降温的速度。本专利技术如上所述一种太阳能驱动的湿度调控装置,进一步,所述保温水箱上还连接有热水出水管道。本专利技术如上所述一种太阳能驱动的湿度调控装置,进一步,所述相变储能罐中填充了相变储能小球。本专利技术如上所述一种太阳能驱动的湿度调控装置,进一步,所述相变储能小球的外壳为高密度聚乙烯材料,所述相变储能小球内填充的相变材料为六水氯化钙晶体,相变储能小球中留有10%的余隙容积。本专利技术上述所述的太阳能驱动的湿度调控装置的湿度调控方法,包括吸附除湿调控模式和解吸加湿调控模式,当运行吸附除湿调控模式时,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太阳能集热器通过保温水箱将热能传递给吸附床;步骤2),吸附床干燥后,使水蒸气排放及收集端口与吸附床连通,集水器与吸附床不连通,通过冷却装置对吸附床进行降温,吸附床通过水蒸气排放及收集端口吸收室内水蒸气进行除湿;当运行解吸加湿调控模式时,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太阳能集热器通过保温水箱将热能传递给吸附床;步骤2),吸附床干燥后,使水蒸气排放及收集端口与吸附床不连通,集水器与吸附床连通,通过冷却装置对吸附床进行降温,吸附床通过集水器吸入大量水蒸气;步骤3)当吸附床吸水饱和后,使水蒸气排放及收集端口与吸附床连通,集水器与吸附床不连通,关闭冷却装置,太阳能集热器通过保温水箱将热量传递给吸附床,吸附床内的水蒸气从水蒸气排放及收集端口溢出实现对室内加湿。附图说明图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太阳能驱动的湿度调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太阳能集热器(2)、保温水箱(6)、吸附床(19)、用于吸附床降温的冷却装置及集水器(21),所述太阳能集热器(2)将热量输送至保温水箱(6);所述保温水箱(6)将热量输送至所述吸附床(19);所述吸附床(19)上设有至少一个水蒸气排放及收集端口(17)和至少一个集水端口(22);所述冷却装置通过管道连通所述吸附床(19);所述集水器(21)通过管道连接所述集水端口(2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太阳能驱动的湿度调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太阳能集热器
(2)、保温水箱(6)、吸附床(19)、用于吸附床降温的冷却装置及集水
器(21),所述太阳能集热器(2)将热量输送至保温水箱(6);所述保温
水箱(6)将热量输送至所述吸附床(19);所述吸附床(19)上设有至少
一个水蒸气排放及收集端口(17)和至少一个集水端口(22);所述冷却装
置通过管道连通所述吸附床(19);所述集水器(21)通过管道连接所述集
水端口(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太阳能驱动的湿度调控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相变储能罐(4),所述太阳能集热器(2)通过第一循环管道连通保
温水箱(6)内设置的第一换热器(7),所述相变储能罐(4)安装在所述
第一循环管道上;所述第一循环管道上安装有第一循环泵(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太阳能驱动的湿度调控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附床(19)包括空心柱形本体及与空心柱形本体两端连接的半圆形壳
体,所述空心柱形本体的两端设有细孔板(18),所述空心柱形本体内填充
颗粒吸附剂(15),所述水蒸气排放及收集端口(17)通过水蒸气管道连通
所述空心柱形本体一端;所述集水端口(22)设在所述空心柱形本体另一端
对应的半圆形壳体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太阳能驱动的湿度调控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蒸气管道上设有第一传质阀门(16);所述集水端口(22)通过集水
蒸汽管道与所述集水器(21)连通,所述集水蒸汽管道上设有第二传质阀门
(20)。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一种太阳能驱动的湿度调控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水箱(6)通过第二循环管道与吸附床(19)内设置
的第二换热器(14)连通;所述第二循环管道上设有第二循环泵(9)。
6.根据利要求5所述一种太阳能驱动的湿度调控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却装置包括冷却水箱(10)及冷却水箱出水管、冷却水箱进水管,所
述冷却水箱出水管、冷却水箱进水管的一端均连通所述冷却水箱,另一端均
连通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分平漆石球侯泽飞吴空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