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形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383209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1-25 14: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光扫描装置、导风管和冷却风扇。光扫描装置包括:旋转多面镜;电机,具有供旋转多面镜固定的旋转轴,且旋转驱动旋转多面镜;和外壳,收容旋转多面镜及电机。导风管与光扫描装置相邻配置,且内部露出部分旋转轴。冷却风扇用以产生流动于导风管内的空气流。相对于导风管内的空气流的流动方向,随着从露出于导风管内的部分旋转轴的上游侧向露出于导风管内的部分旋转轴靠近,导风管截面面积逐渐变小,且在露出于导风管内的部分旋转轴的下游侧,截面面积变大。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利用简单的结构效率良好地向多边反射镜电机的旋转轴周边吹送空气流,从而能够充分抑制光扫描装置内的温度上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备光扫描装置的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以及这些的复合机等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该光扫描装置通过曝光扫描在被扫描面上形成潜像。
技术介绍
以往,使用于图像形成装置的光扫描装置,是在像载体的表面(被扫描面)进行曝光扫描,从而在像载体上形成潜像。为了于像载体上曝光扫描光束,在使光束反射偏转时,多边反射镜等的旋转多面镜进行高速旋转,旋转驱动旋转多面镜的电机的旋转轴及其轴承部会产生发热。若电机旋转轴及轴承部产生的热停留在光扫描装置的外壳内致使外壳变得高温,则收容在外壳内的透镜和反射镜等的光学部件与外壳一起有可能发生热变形,因外壳和光学部件的热变形,变得无法在像载体表面形成良好的潜像。因此,已知有多种能够抑制光扫描装置的温度上升的技术,该温度上升是由在电机旋转轴及轴承部产生的热引起。作为该技术中的一个例子,有提议一种构成,其由铝材等的热导率良好的部件构成收容多边反射镜电机的外壳的多边反射镜电机的安装部,并通过在多边反射镜电机的正下方的位置配置使风扇送出的空气通过的导风管,朝多边反射镜电机的安装部吹送空气,由此用来冷却多边反射镜电机轴承部分。
技术实现思路
然而,在上述建议的构成中,导风管的截面形状是简单的矩形,因而存在有没法效率良好地向多边反射镜电机的旋转轴及轴承部吹送通过导风管内的空气流等的欠缺。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能够利用简单的结构效率良好地向多边反射镜电机的旋转轴周边吹送空气流,从而能够充分地抑制光扫描装置内的温度上升。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结构中,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光扫描装置、导风管和冷却风扇。光扫描装置包括:旋转多面镜,使从光源部出射的光束相对于被扫描面进行偏转扫描;电机,具有供旋转多面镜固定的旋转轴,且旋转驱动旋转多面镜;和外壳,收容旋转多面镜及电机。导风管与光扫描装置相邻配置,且内部有露出部分旋转轴。冷却风扇用以产生流动于导风管内的空气流。相对于导风管内的空气流的流动方向,随着从露出于导风管内的部分旋转轴的上游侧向露出于导风管内的部分旋转轴靠近,导风管截面面积逐渐变小,且在露出于导风管内的部分旋转轴的下游侧,截面面积变大。【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I的概略构成的剖面图; 图2是表示搭载于图像形成装置I上的光扫描装置I 9的内部结构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由主体框架5 O支撑光扫描装置I 9的状况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从图3状态将光扫描装置I 9从主体框架5 O拆下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5是图3中的多边反射镜电机3 9的旋转轴4 I附近的剖面图; 图6是沿长边方向(与图5的纸面垂直的方向)切断第一导风管6 I的侧剖面图; 图7是图6中的多边反射镜电机3 9附近的放大图; 图8是从吸气风扇5 3侧(图7的左面方向)观察第一导风管6 I及光扫描装置I 9内的础面图;和图9是表示通过吸气风扇5 3导入装置主体I a内的整个空气流的气流的侧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I的整体结构的概略构成图,图示中将右侧作为图像形成装置I的前方侧。在图像形成装置I的装置主体I a的下部配置有收容堆叠的纸张的供纸匣2。在该供纸匣2的上方形成有纸张搬送路径4,纸张搬送路径4是从装置主体I a的前方大致水平地向后方延伸,再向上方一直延长到形成在装置主体I a的上面的排纸部3。沿该纸张搬送路径4从上游侧起按顺序配置有搓纸辊5、供纸辊6、中间搬送辊7、配准辊对8、图像形成部9、定影部I Q和排纸辊对I I。在供纸匣2上设置有相对于供纸匣2能够转动地被支撑的纸张堆叠板I 2。堆叠在纸张堆叠板I 2上的纸张通过搓纸辊5被向纸张搬送路径4送出,在通过搓纸辊5同时送出多页纸张时,通过供纸辊6和延迟辊I 3使纸张分离而只搬送最上面的I张。从纸张搬送路径4送出的纸张,通过中间搬送辊7向装置主体I a的后方改变搬送方向后被向配准辊对8搬送,通过配准辊对8调整定时之后向图像形成部9供给。图像形成部9通过电子照相处理在纸张上形成规定的调色剂图像,图像形成部9包括在图1中能顺时针旋转地被轴支的像载体即砸鼓I 4、配置在该砸鼓I 4周围的带电装置I 5、显影装置I 6、清洁装置I 7、隔着纸张搬送路径4与砸鼓I 4面对配置的转印辊I 8、和配置在砸鼓I 4的上方的光扫描装置I 9,在显影装置I 6的上方配置有向显影装置I 6补给碳粉的碳粉盒2 O。并且,砸鼓I 4、带电装置I 5及清洁装置I 7构成一个单元。再者,以下的说明中,称图像形成部9中由砸鼓I 4、带电装置I 5及清洁装置I 7组成的单元为砸鼓单元5I (参照图4)。带电装置I 5具备连接有未图示的电源的导电性橡胶辊15a,该导电性橡胶辊I 5 a与砸鼓I 4接触配置。若砸鼓I 4旋转,导电性橡胶辊I 5 a接触在砸鼓I 4的表面上随其作从动旋转,这时通过向导电性橡胶辊I 5 a施加规定的电压,就可使砸鼓I 4表面均匀地带电。接着,通过从光扫描装置I 9射出的光束,在砸鼓I 4上形成基于输入的图像数据的静电潜像,然后通过显影装置I 6使碳粉附着在静电潜像上,从而在砸鼓I 4的表面形成调色剂图像。然后,从配准棍对8以规定的定时向砸鼓I 4与转印棍I 8的夹印部(ηi P )(转印位置)供给纸张,通过转印辊I 8在纸张上转印砸鼓I 4表面的调色剂图像。转印了调色剂图像的纸张从砸鼓I 4分离后向定影部I O搬送。该定影部I O与纸张搬送方向相比被配置在图像形成部9的下游侧,在图像形成部9中转印了调色剂图像的纸张,通过定影部I Q具备的加热辊2 I以及压接在该加热辊2 I上的加压辊2 2被加热、加压,对转印在纸张上的调色剂图像进行定影。形成有图像的纸张通过排纸辊对I I向排纸部3排出。另一方面,转印后残留在砸鼓I 4的表面的碳粉通过清洁装置I 7除去,砸鼓I 4通过带电装置I 5再次被带电,以下同样地进行图像形成。在光扫描装置I 9的附近配置有向装置主体I a内取入外部的空气的吸气风扇(冷却风扇)5 3。并且,在装置主体I a的后部上方配置有旋转驱动包含排排纸辊对I I的搬送辊的搬送电机8 O。图2是装设在图像形成装置I上的光扫描装置I 9的立体图。再者,图2中为了表示光扫描装置I 9的内部结构,示出了拆除外壳后的上盖的状态。光扫描装置I 9具备:光源部3 3 ;旋转多面镜即多边反射镜3 4 ;旋转驱动多边反射镜3 4的多边反射镜电机3 9 ;扫描光学系3 5 ;反光镜3 6 ;和检测传感器3 8。光源部3 3具有输出激光光的激光二极导风管等的光源、和对激光光的光束直径进行整形的柱面透镜或准直透镜等,且输出基于从未图示的个人计算机等输入的图像数据而调制的光束。多边反射镜3 4通过多边反射镜电机3 9以规定的速度旋转,且通过侧面具有的反射镜面使从光源部3 3输出的光束反射转向。多边反射镜电机3 9通过设在电路基板4 O的驱动电路被驱动控制。扫描光学系3 5是由多个透镜构成,将多边反射镜3 4反射的光束转换为以一定的速度进行扫描,并使光束成像在被扫描面上。反光镜3 6将通过扫描光学系3 5的光束向扫描光学系3 5的下侧反射,进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具备光扫描装置、截面矩形的导风管和冷却风扇,该光扫描装置包括:旋转多面镜,使从光源部出射的光束相对于被扫描面进行偏转扫描;电机,具有供该旋转多面镜固定的旋转轴,且旋转驱动所述旋转多面镜;和外壳,收容所述旋转多面镜及所述电机;该导风管与该光扫描装置相邻配置,且内部露出部分旋转轴;该冷却风扇用以产生流动于该导风管内的空气流,该图像形成装置的特征在于,相对于所述导风管内的空气流的流动方向,随着从所述旋转轴的上游侧向露出于所述导风管内的部分所述旋转轴靠近,所述导风管截面面积逐渐变小,且在露出于所述导风管内的部分所述旋转轴的下游侧,截面面积变大。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穗谷智也丸田正晃
申请(专利权)人: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