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电絮凝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382070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1-25 03: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电絮凝水处理装置,由进水管、容器上盖、储水区、圆筒容器、不导电圆锥盘、阳极电源连接端、出水管、控制阀、消耗阳极、不消耗阴极、旋转杆固定座、旋转杆、阴极电源连接端、高液位传感器、底液位传感器、水处理区组成,所述进水管下方设置有所述容器上盖,所述容器上盖下方设置有所述圆筒容器,所述圆筒容器内部设置有所述储水区,所述储水区中间区域设置有所述旋转杆,所述旋转杆左侧下方依次设置有高液位传感器、底液位传感器,所述旋转杆中上部分环绕设置有所述旋转杆固定座,所述旋转杆顶端设置有所述阴极电源连接端,所述旋转杆下侧环绕设置有所述不导电圆锥盘,所述不导电圆锥盘下方设置有所述不消耗阴极,所述不消耗阴极下方设置有所述水处理区,所述水处理区下侧设置有所述消耗阳极,所述消耗阳极中间设置有所述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下方设置有所述控制阀,所属圆筒容器左下侧设置有所述阳极电源连接端,所述不导电圆锥盘为圆锥形,所述进水管位于所述圆筒容器的左上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水处理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电絮凝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人类进行水处理的方式已经有相当多年历史,物理方法包括利用各种孔径大小不同的滤材,利用吸附或阻隔方式,将水中的杂质排除在外,吸附方式中较重要者为以活性炭进行吸附,阻隔方法则是将水通过滤材,让体积较大的杂质无法通过,进而获得较为干净的水。另外,物理方法也包括沉淀法,就是让比重较小的杂质浮于水面捞出,或是比重较大的杂质沉淀于下,进而取得。化学方法则是利用各种化学药品将水中杂质转化为对人体伤害较小的物质,或是将杂质集中,历史最久的化学处理方法应该可以算是用明矾加入水中,水中杂质集合后,体积变大,便可用过滤法,将杂质去除。随着人类生活不断提高水体富营养化氨氮、磷等营养盐问题和国家环保局对污水排放标准一步步提高,沿用了许多年传统的〃 一级处理〃及〃 二级处理〃水处理工艺技术和设备,已经难以适应当今的高浊度和高浓度污水的处理要求,而且处理工艺流程长,系统庞大,而且还散发大量臭气。运营者要想达到最新排放标准,需要从新再投入高额的资金扩建原有污水处理系统,加大占地面积使用和高额的污水处理设备及高额后期维护费用,然而,传统的污水深度处理再生回用技术系统(如活性炭过滤、微孔过滤、渗透膜净化等技术系统)投资高、后期维护运行费用高,太多的运营者难以承受。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电絮凝水处理装置,可达到循环用水,节能减排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电絮凝水处理装置,由进水管、容器上盖、储水区、圆筒容器、不导电圆锥盘、阳极电源连接端、出水管、控制阀、消耗阳极、不消耗阴极、旋转杆固定座、旋转杆、阴极电源连接端、高液位传感器、底液位传感器、水处理区组成,所述进水管下方设置有所述容器上盖,所述容器上盖下方设置有所述圆筒容器,所述圆筒容器内部设置有所述储水区,所述储水区中间区域设置有所述旋转杆,所述旋转杆左侧下方依次设置有高液位传感器、底液位传感器,所述旋转杆中上部分环绕设置有所述旋转杆固定座,所述旋转杆顶端设置有所述阴极电源连接端,所述旋转杆下侧环绕设置有所述不导电圆锥盘,所述不导电圆锥盘下方设置有所述不消耗阴极,所述不消耗阴极下方设置有所述水处理区,所述水处理区下侧设置有所述消耗阳极,所述消耗阳极中间设置有所述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下方设置有所述控制阀,所属圆筒容器左下侧设置有所述阳极电源连接端。所述不导电圆锥盘为圆锥形。所述进水管位于所述圆筒容器的左上方。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的高液位传感器和底液位传感器能够监测水位的高低,实现全自动化水处理,节省了人工。2、本技术的控制阀可以控制出水,实现两个工序之间的自然连接。 3、本技术的结构简单,便于维护,方便加工。4、本技术有灰尘和污染的情况时,可直接使用干抹布,或者倒入少许洗洁剂的抹布进行擦拭,后期清洁护理及其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图中:1-进水管,2-容器上盖,3-储水区,4-圆筒容器,5-不导电圆锥盘,6_阳极电源连接端,7-出水管,8-控制阀,9-消耗阳极,10-不消耗阴极,11-旋转杆固定座,12-旋转杆,13-阴极电源连接端,14-高液位传感器,15-底液位传感器,16-水处理区。实施例:本技术由进水管1、容器上盖2、储水区3、圆筒容器4、不导电圆锥盘5、阳极电源连接端6、出水管7、控制阀8、消耗阳极9、不消耗阴极10、旋转杆固定座11、旋转杆12、阴极电源连接端13、高液位传感器14、底液位传感器15、水处理区16组成,所述进水管I下方设置有所述容器上盖2,所述容器上盖2下方设置有所述圆筒容器4,所述圆筒容器4内部设置有所述储水区3,所述储水区3中间区域设置有所述旋转杆12,所述旋转杆12左侧下方依次设置有高液位传感器14、底液位传感器15,所述旋转杆12中上部分环绕设置有所述旋转杆固定座11,所述旋转杆12顶端设置有所述阴极电源连接端13,所述旋转杆12下侧环绕设置有所述不导电圆锥盘5,所述不导电圆锥盘5下方设置有所述不消耗阴极10,所述不消耗阴极10下方设置有所述水处理区16,所述水处理区16下侧设置有所述消耗阳极9,所述消耗阳极9中间设置有所述出水管1,所述出水管I下方设置有所述控制阀8,所属圆筒容器4左下侧设置有所述阳极电源连接端6。所述不导电圆锥盘5为圆锥形。所述进水管I位于所述圆筒容器4的左上方。利用本技术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主权项】1.一种新型电絮凝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由进水管、容器上盖、储水区、圆筒容器、不导电圆锥盘、阳极电源连接端、出水管、控制阀、消耗阳极、不消耗阴极、旋转杆固定座、旋转杆、阴极电源连接端、高液位传感器、底液位传感器、水处理区组成,所述进水管下方设置有所述容器上盖,所述容器上盖下方设置有所述圆筒容器,所述圆筒容器内部设置有所述储水区,所述储水区中间区域设置有所述旋转杆,所述旋转杆左侧下方依次设置有高液位传感器、底液位传感器,所述旋转杆中上部分环绕设置有所述旋转杆固定座,所述旋转杆顶端设置有所述阴极电源连接端,所述旋转杆下侧环绕设置有所述不导电圆锥盘,所述不导电圆锥盘下方设置有所述不消耗阴极,所述不消耗阴极下方设置有所述水处理区,所述水处理区下侧设置有所述消耗阳极,所述消耗阳极中间设置有所述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下方设置有所述控制阀,所属圆筒容器左下侧设置有所述阳极电源连接端。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新型电絮凝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不导电圆锥盘为圆锥形。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新型电絮凝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位于所述圆筒容器的左上方。【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电絮凝水处理装置,由进水管、容器上盖、储水区、圆筒容器、不导电圆锥盘、阳极电源连接端、出水管、控制阀、消耗阳极、不消耗阴极、旋转杆固定座、旋转杆、阴极电源连接端、高液位传感器、底液位传感器、水处理区组成,所述进水管下方设置有所述容器上盖,所述容器上盖下方设置有所述圆筒容器,所述圆筒容器内部设置有所述储水区,所述储水区中间区域设置有所述旋转杆,所述旋转杆左侧下方依次设置有高液位传感器、底液位传感器,所述旋转杆中上部分环绕设置有所述旋转杆固定座,所述旋转杆顶端设置有所述阴极电源连接端,所述旋转杆下侧环绕设置有所述不导电圆锥盘,所述不导电圆锥盘下方设置有所述不消耗阴极,所述不消耗阴极下方设置有所述水处理区,所述水处理区下侧设置有所述消耗阳极,所述消耗阳极中间设置有所述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下方设置有所述控制阀,所属圆筒容器左下侧设置有所述阳极电源连接端,所述不导电圆锥盘为圆锥形,所述进水管位于所述圆筒容器的左上方。【IPC分类】C02F1/463【公开号】CN204778973【申请号】CN201520474200【专利技术人】张良, 刘学磊 【申请人】天津创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公开日】2015年11月18日【申请日】2015年6月30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电絮凝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由进水管、容器上盖、储水区、圆筒容器、不导电圆锥盘、阳极电源连接端、出水管、控制阀、消耗阳极、不消耗阴极、旋转杆固定座、旋转杆、阴极电源连接端、高液位传感器、底液位传感器、水处理区组成,所述进水管下方设置有所述容器上盖,所述容器上盖下方设置有所述圆筒容器,所述圆筒容器内部设置有所述储水区,所述储水区中间区域设置有所述旋转杆,所述旋转杆左侧下方依次设置有高液位传感器、底液位传感器,所述旋转杆中上部分环绕设置有所述旋转杆固定座,所述旋转杆顶端设置有所述阴极电源连接端,所述旋转杆下侧环绕设置有所述不导电圆锥盘,所述不导电圆锥盘下方设置有所述不消耗阴极,所述不消耗阴极下方设置有所述水处理区,所述水处理区下侧设置有所述消耗阳极,所述消耗阳极中间设置有所述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下方设置有所述控制阀,所属圆筒容器左下侧设置有所述阳极电源连接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良刘学磊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创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