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线充电接收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372280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1-24 00: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无线充电接收机,包括依次电连接的电磁接收线圈L1、无线电能接收芯片U1和负载,当电磁接收线圈L1进入无线充电发射机产生的电磁区时产生感应电流,感应电流通过无线电能接收芯片U1驱动负载进行充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接收机仅保留最简单的结构,电流检测、波形检测等电路留给发射机端完成,能够减少接收机端的负担,使电子设备更加便携、省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设备成本低、充电效率高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线充电接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接收机包括依次电连接的电磁接收线圈L1、无线电能接收芯片U1和负载,所述电磁接收线圈L1的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1、C2和电容C3的一端,电容C1、C2和电容C3的另一端连接分别连接电容C4、C5、C6、C10和电容C11的一端以及无线电能接收芯片U1的AC1引脚,电容C4、C5和电容C6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无线电能接收芯片U1的COM1引脚、CLMP1引脚和BOOT1引脚,电容C10和电容C11的另一端连接无线电能接收芯片U1的AC2引脚,电磁接收线圈L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7、C8和电容C9的一端以及无线电能接收芯片U1的AC2引脚,电容C7、C8和电容C9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无线电能接收芯片U1的BOOT2引脚、CLMP2引脚和COM2引脚,无线电能接收芯片U1的AD引脚、PGND引脚、PGND1引脚和PGND2引脚接地,TS‑CTRL引脚通过电阻R4接地, OUT引脚分别通过电容C12和电容C13接地,OUT引脚还连接电阻R5的一端,电阻R5的另一端连接发光二极管DS1的正极,发光二极管DS1的负极接地并且分别连接电容C14、C15和电容C16的一端,电容C14、C15和电容C16的另一端连接RECT引脚,RECT引脚还通过电阻R3接FOD引脚,FOD引脚通过电阻R2接地,FOD引脚还通过电阻R1接ILIM引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骥翟耀驹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海洋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