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35622 阅读:2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运输容器,特别是上顶板至少有一个桶塞的桶,其上顶板中间部位向内呈拱形,与其相连的顶部边缘部位向容器外壳倾斜,在上顶板的漏斗形凸起上设置桶塞,且在顶板中间部位和边缘部位之间的过渡部分冲压形成一个向外凸起并具有坡度的排放槽,它通入这凸起的漏斗底部。(*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运输容器能彻底排空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因为对容器增多的需求和把它作为可回收多用途来使用,同时也就产生了排空后的残留物的增加,这些残留物构成了不能容忍的废物量。如果考虑到大部分是有害的废物,则废物量很难做到能够控制的程度。迄今为止所找到的解决该问题的措施是不能令人满意的。人们趋向于在倒置运输容器时通过注入一排放塞来排空残留液体,此时容器必需来回摆动,这样才能将残留液体运送到塞孔内。但是这样还是不能做到充分地排空残留物。按照先前的建议所研制的一种运输容器,它具有特殊构造的上顶板,通过它应当汇集残留液体并导向容器塞。顶部中间部位向内呈拱形,而和拱形部位相连接的边缘部位则向容器外壳下斜。在顶部位置倾斜的情况下,残留液聚集在对着安装面的上顶板的最低凹部分,它位于容器内成拱形的中间部位和斜向容器外壳的边缘部位之间,残留液体并通过塞孔向凸起的部分流出。如果说由此达到了显著的进步,但还得有附加操作残留液体才会流出来。对于园桶来说剩余物的排空问题是具有特别意义的。按照先前的建议,位于桶塞之间的中间部位是向里呈拱形的。而与拱形相连的边缘部位是向桶壳下斜的。本专利技术涉及的任务是借助于简单的手段在倒置容器顶部并保持在稳定的平衡位置情况下,最佳地实现运输容器的剩余物排空。此时在容器一经倒置后就应当避免进一步的摆动过程,尤其是在此状态下容器的位置是看不到的,且在容器塞位置不适当时的摆动是无效的。按照本专利技术任务,通过以下手段得到解决即容器塞布置在上顶板一个漏斗形的凸起处,在顶板的中间部位和边缘部位之间的过渡部分冲压了一个向外凸起的通入前室漏斗底部(TrichterbodendesVorhofes)并具有均匀排流坡度的排放槽,其坡度的始端位于离开容器塞最远的流槽部分。当容器倒置于底板间,漏斗形的凸起构成了容器顶部的最低位置。通过过渡部分的排流槽,在容器倒置时向上呈拱形的中间部位外缘和向着容器外壳升高的边缘部位所聚集的残留液体被引入漏斗形容器塞凸起部分,并且经过塞孔流到外面。为了使该强制导向结构能够作用可靠,在两个环状凸起处都有均匀的坡度通向漏斗形的扩展处。倾斜坡度取决于漏斗深度。对具有注入一排放桶塞和排气桶塞的园桶,在本专利技术构形上,安置在漏斗形凸起上的排气桶塞其上缘至少应高至注入一排放桶塞水平的孔口平面。此项措施应当导致将残留液体强制引向较小的排气桶塞,而该桶塞在平常取出装料时是不打开的。只有当剩余物完全排空时打开着的桶塞才关闭,还没有进行排料时桶塞也是关闭的。因为现有桶的仓库、灌装、运输和排放设备是不应当改变的,所以以前的园桶尺寸必须保持不变,同样,园桶顶盖内的桶塞位置,以及由于使用现有的灌装设备,园桶顶部的注入-排放孔上缘的高度也应保持不变。同样,倾斜坡度也要视漏斗深度而定,而由于两个桶塞环的结构高度差又得使桶塞上缘靠近注入一排放桶塞的孔口平面。注入-排放管套的桶塞高度是根据灌注装置予先给定的,且在顶板上深冲压到上缘之下为止。在附图中举例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形式。附图说明图1表示按照图2剖面线A-B的园桶倒置于底板时的顶部断面图。图2表示桶底内部的俯视图。图3表示按照图1放大断面的桶塞。图4表示根据图3桶塞断面内部的俯视图,图5表示按照图6剖面线C-D的倒置于底板的矩形容器顶部断面图。图6表示容器底部内部的俯视图。在园桶外壳1内嵌接着深冲压的顶板2,注入一排放塞5的塞环以及尺寸较小并在塞5对面且结构高度稍短的排气塞6的塞环都卷入在顶板内。借助于其六角法兰盘,将塞环旋紧固定在相应的顶板2的冲压成形的塞套筒7和9上。顶板2的园形中间部位朝着园桶内做成拱形。邻接中间部位4的外围部分是园形的边缘部位3,它朝着园桶外壳倾斜,通过这样的方式在顶板2上形成一个园形的凹陷。当园桶倒置于底板时剩余液体就沿着图1、5和6的箭头方向汇聚到凹陷处。由于制造技术的原因,顶板是以对称形式构成的。在此低凹部位设置了桶塞5和6。当带有套筒9的注入一排放桶塞没有超出位于中间部位4和边缘部位3之间的过渡部分时,则排气塞6和其孔口边缘可以从在漏斗形凸起8之下直到接近注入一排放塞5的水平孔口平面。在实施例中,漏斗深度是由塞5和6的结构高度差所决定的。位于顶板卷边上缘之下的注入一排放塞5的孔口平面在图3中用点划线X来表示。桶塞5孔口的高度位置是根据灌注设备来决定的。在顶板中间部位4和边缘部位3之间的过渡部分向外凸起,且由两个环形弧构成的排液槽在顶板2上冲压而成。环形弧始于注入一排放塞5的环形套筒9附近,并总是以均匀的坡度通入排气塞的漏斗形凸起8中。漏斗深度确定了环形弧的坡度。聚集起来的液体沿着箭头方向到达位于低处的凸起8,再从那里经过桶塞6的孔口向外流出。图5和图6涉及的是一种矩形容器,其顶板中间部位4是以四坡屋顶形状向容器内形成拱形。和中间部位4相邻接的边缘部位3向容器外壳1倾斜。在中间部位4和边缘部位3之间的过渡部分有向外凸起并通向漏斗形凸起8的排液槽10,它具有均匀的排放坡度,是冲压成形的。坡度始于离槽最远的槽部。在实施例中这部分位于对着塞6的对角线上。权利要求1.运输容器,特别是上顶板至少有一个桶塞的桶,其上顶板的中间部位向内呈拱形,与其相连的边缘部位向容器外壳倾斜,其特征在于桶塞(6)设置在上顶板的漏斗形的凸起上,在顶部中间部位(3)和边缘部位(4)之间的过渡部分冲压形成一个向外凸起并具有均匀坡度的排放槽(10),它通入这凸起(8)的漏斗底部,其坡度始于距离桶塞(6)最远的槽部。2.按照权利要求1的具有一个注入一排放塞和一个排气塞的运输容器,其特征在于设置在漏斗形凸起(8)上的排气塞(6)的上缘至少要高至注入一排放塞(5)的水平孔口平面。全文摘要运输容器,特别是上顶板至少有一个桶塞的桶,其上顶板中间部位向内呈拱形,与其相连的顶部边缘部位向容器外壳倾斜,在上顶板的漏斗形凸起上设置桶塞,且在顶板中间部位和边缘部位之间的过渡部分冲压形成一个向外凸起并具有坡度的排放槽,它通入这凸起的漏斗底部。文档编号B65D47/04GK1038991SQ8810431公开日1990年1月24日 申请日期1988年6月27日 优先权日1988年6月27日专利技术者冈特·派斯 申请人:莫塞机械装置股份公司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运输容器,特别是上顶板至少有一个桶塞的桶,其上顶板的中间部位向内呈拱形,与其相连的边缘部位向容器外壳倾斜,其特征在于桶塞(6)设置在上顶板的漏斗形的凸起上,在顶部中间部位(3)和边缘部位(4)之间的过渡部分冲压形成一个向外凸起并具有均匀坡度的排放槽(10),它通入这凸起(8)的漏斗底部,其坡度始于距离桶塞(6)最远的槽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冈特派斯
申请(专利权)人:莫塞机械装置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