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飞专利>正文

阻挡式无网过滤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355431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1-20 10: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的阻挡式无网过滤容器,涉及物质分离技术领域,在不使用过滤网的情况下对液体和其他物质的混合物进行分离。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容器设有开口,其开口下方的内壁设有向内伸出且将容器内部空间不完全封闭的挡板,在容器内部形成阻挡区和非阻挡区,所述非阻挡区将挡板上方和下方空间连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物质分离
,具体涉及一种阻挡式无网过滤容器
技术介绍
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水杯泡茶,经常会喝到茶叶茶渣,甚至在一些户外携带式茶杯内部放置一个过滤网,将茶叶和水进行分离,如此会增加各类材料资源成本。生活中的其他方面,如中药的药渣过滤,厨房用具,或者其他领域,如污水处理、化学实验中,在对液体和其他物质的混合物进行分离时,基本都会采用过滤网进行。而针对于一些不方便放置过滤网或者不能放置过滤网的容器,如茶碗,农业选种盆等在使用过程里也需要将茶叶和水分开、饱满优质下沉的和劣质种子分离,在这类容器里并不能放置过滤网进行过滤。基于对对环保的认识,和对自然资源的珍惜,本着服务于社会的原则,本专利技术能有效地解决其他过滤器解决不了的问题,很大程度地方便了各个领域的使用者,能更好的服务于社会,相比在一些领域的传统式向下排放式或者向上滤网式过滤器,本专利技术不会出现塞堵现象,也不会出现清洗困难现象,综上描述本专利技术都能节能、环保、高效的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的阻挡式无网过滤容器,在不使用过滤网的情况下对液体和其他物质的混合物进行分离。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容器设有开口,其开口下方的内壁设有向内伸出且将容器内部空间不完全封闭的挡板,在容器内部形成阻挡区和非阻挡区,所述非阻挡区将挡板上方和下方空间连通。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挡板下表面与容器侧壁的连接部为向上凹陷的圆弧面,所述圆弧面下端与容器内壁相切,圆弧面的最高点的切线为水平线或者由台阶末端边缘到容器侧壁向下倾斜。作为上述方案的另一种优选,所述挡板下表面与容器侧壁的连接部为斜面。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所述挡板上表面为向下凹陷的圆弧面,所述圆弧面上端与容器侧壁相切,下端最低点的切线为水平线或者由容器中心到容器侧壁向上倾斜。作为上述方案的另一种优选,所述挡板上表面为水平面或者由容器中心到容器侧壁向上倾斜或者向下倾斜的斜面。作为上述方案的另一种优选,所述容器由透明材料制成,挡板上设有一个通孔或其与容器侧壁接触的部位设有一个开口,所述通孔或者开口形成非阻挡区,将挡板上方和下方空间连通,所述通孔或者开口处设有与之相契合且可分离的塞棒。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所述挡板为环形结构或者扇形结构。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所述挡板与容器为一体式结构或者可分离式结构。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容器为一种新型的无需过滤网即可进行过滤的容器,相比于采用过滤网进行过滤的容器,其结构更加简单,节能环保高效,成本更低,使用更加方便,市场推广效果好。2、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结构可用于工业、农业、生活、等各个领域,如生活领域可用于:茶杯、茶碗等茶具还有药罐或者厨房清洗蔬菜,如淘米或者洗豆类等生活用具上,工业农业上可以应用于油水倾倒式分离、种子优选等…也可以用于生化领域的粗过滤设备上及实验室用具上,本专利技术其应用范围广,市场前景大。3、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容器内壁与台阶的连接部位为圆弧面,不会形成死角,便于清洗,更加灵活地根据应用需要去改变台阶上下面的线性角度和弧度。4、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可以灵活地与容器内侧壁分离或者一体化,很大程度的提高了应用范围。5、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容器既可以用于固体与液体的分离,也可以用于不相溶的两种液体的分离,例如水和油的分离。甚至可以应用于两种不同比重、或者不同大小的固体混杂分离,比如黄豆和大米、大米和芝麻、芝麻和沙粒等等。【附图说明】图1、图2为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一中对茶叶进行过滤的示意图。图4、图5为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6、图7、图8为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图9、图10为实施例四的两种不同的对水和油进行分离的容器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实施例一如图1和图2所示,容器设有开口 5,其开口 5下方的内壁设有向内伸出且将容器内部空间不完全封闭的挡板2,在容器内部挡板形成阻挡区,挡板以外的部分非阻挡区6,所述非阻挡区6将挡板2上方和下方空间连通。以茶杯为例,描述本实施例的过滤原理。当茶叶11和水10在茶杯中混合后,部分茶叶沉淀到挡板以下,还有部分茶叶会停留在挡板上表面,此时对茶杯进行震荡,在环形台阶上下会形成漩涡,由于挡板下方水量多于上方水量,挡板上方的茶叶随水流旋转过程中,受到向心力作用,会逐渐向茶杯中心移动,最后沉淀到茶杯底部。在饮用时,将茶杯向挡板一侧倾斜,使水绕过挡板后从杯口流出,茶叶会聚集到挡板下方而被挡板阻挡,不会翻过挡板到达台阶上表面,如图3所示。基于上述原理,有效保证了茶叶不会在饮水的同时不会被水带入饮用者口中,从而起到对茶叶的过滤作用。实施例二在上述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做进一步改进,即挡板2下表面与容器侧壁的连接部3为向上凹陷的圆弧面,圆弧面下端与容器内壁相切,圆弧面的最高点的切线为水平线或者由台阶末端边缘到容器侧壁向下倾斜,如图4所示。作为另一种优选,挡板下表面与容器侧壁的连接部3也可以为斜面,如图5所示。上述结构中,由于采用圆弧面或者斜面,因此对于挡板下表面及挡板下表面与容器侧壁的连接部的清洗更加方便。实施例三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对于挡板上表面与容器侧壁的连接部4为向下凹陷的圆弧面,如图6所示,所述圆弧面上端与容器侧壁相切,下端最低点的切线为水平线或者由容器中心到容器侧壁向上倾斜。或者上表面也可以为水平面或者由容器中心到容器侧壁向上倾斜或者向下倾斜的斜面,如图4、图7、图8所示。本实施例是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优选,根据不同的分离对象,选择不同的上表面结构,能够使分离速度更快,分离效果更好。例如在淘米或者清洗豆类时,若对水和米在进行第一次分离时,有米停留在挡板上方,选择由容器中心到容器侧壁向上倾斜的上表面结构,能够使挡板停留的米快速回到容器底部,因此使用更加方便。实施例四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上的另一种改进,主要用于对油和水或者其他两种密度不同的液体的分离。其结构为:在上述实施例结构的基础上,容器由透明材料制成,挡板上设有一个通孔8(如图9所示)或其与容器侧壁接触的部位设有一个开口 9(如图10所示),通孔或者开口形成非阻挡区,将挡板上方和下方空间连通,通孔或者开口处设有与之相契合且可分离的塞棒7。以油和水的分离为例对本实施例进行说明。先将塞棒取下,从通孔或者开口处将油和水的混合物注入容器内部,由于油的密度小于水,所示在容器中会浮在水的液面以上,随着水位的提高,将油向上从挡板的通孔或者开口处逼出至挡板以上,当水的液面与挡板上的通孔或者开口处的下表面齐平时,停止注入混合物,用塞棒将通孔或者开口塞住,此时,油全部在挡板以上,而水则在挡板一下,即完成油和水的分离。在本实施例中,挡板上表面优选圆弧面或者由由容器中心到容器侧壁向上倾斜的斜面,以便于油和水的混合物不会停留在挡板上方。实施例五对于实施例一、实施例二和实施例三,其挡板可以优选为环形结构或者扇形结构,如图2所示。需要说明的是: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阻挡式无网过滤容器的其他部分结构不限于附图中所公开的结构样式。2、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结构不仅仅限于用于茶杯或者厨房用具,生化领域对污水进行初步过滤的容器或者生化实验中所使用的过滤容器,以及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阻挡式无网过滤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设有开口,其开口下方的内壁设有向内伸出且将容器内部空间不完全封闭的挡板,在容器内部形成阻挡区和非阻挡区,所述非阻挡区将挡板上方和下方空间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飞周懿
申请(专利权)人:周飞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