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吉林大学专利>正文

护针防刺伤的一次性注射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353326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1-19 03: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护针防刺伤的一次性注射器,是由注射器、透明套筒、弹性夹组成,注射器的筒体上设有螺纹,透明套筒顶段开设有条形槽,透明套筒下端内壁具有内螺纹,透明套筒上端内径大于针栓的外径,透明套筒套在注射器的外部,并与注射器的筒体螺纹连接,透明套筒的长度大于注射针的长度,透明套筒的条形槽位置与针栓对应,弹性夹的夹头位于透明套筒中并对应针栓外周,弹性夹的手柄从条形槽伸出。本发明专利技术在抽吸药物一直到注射完毕后,使用者手指均未与针尖相对接触,有效避免了医护人员在回套针帽及锐器处理时被刺伤的危险,保证了医护人员的职业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护针防刺伤的一次性注射器
技术介绍
医护人员是职业暴露血液传播疾病的高危人群,由于工作强度大,时间紧,在回套针帽时速度过快,易刺伤手指;且目前普遍应用的锐器盒,去针头效率较低,为节省时间医护人员直接用手或剪刀去除,这一操作误伤手指的可能性很大。针刺伤或锐器伤是护士最常见的一种职业性伤害,其中由皮肤刺伤造成的感染占84.2%。为维护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有效预防医务人员在工作中发生职业暴露感染艾滋病病毒,《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规定禁止医务人员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但现有设计的无针注射器,确实有效的避免了针刺伤的危险,但是价格昂贵,很难普及。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医护人员在抽吸药液、给病人注射及锐器处理过程中引起的针刺伤问题,而提供的一种护针防刺伤的一次性注射器。本专利技术在抽吸药物一直到注射完毕后,使用者手指均未与针尖相对接触,有效避免了医护人员在回套针帽及锐器处理时被刺伤的危险,保证了医护人员的职业安全。本专利技术是由注射器、透明套筒、弹性夹组成,注射器的筒体上设有螺纹,透明套筒顶段开设有条形槽,透明套筒下端内壁具有内螺纹,透明套筒上端内径大于针栓的外径,透明套筒套在注射器的外部,并与注射器的筒体螺纹连接,透明套筒的长度大于注射针的长度,透明套筒的条形槽位置与针栓对应,弹性夹的夹头位于透明套筒中并对应针栓外周,弹性夹的手柄从条形槽伸出。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和过程:使用前,透明套筒套在注射器的外部,将针帽取下,抽吸药液完毕后,将透明套筒从注射器的筒体上旋出,直到透明套筒将注射针全部覆盖,待到病人处准备注射时,旋转透明套筒,将透明套筒套在注射器上,注射针露出,进行注射,注射完毕后,手捏弹性夹,弹性夹夹住针栓,旋转注射器将针头取下弃到锐器盒内。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透明套筒在抽吸药液完毕后,能将注射针全部覆盖,防止了外部环境对注射针的污染;弹性夹夹住针栓;旋转注射器将针头取下弃到锐器盒内,旋转取注射针,不会发生针头飞溅,避免了在弃针头过程中针刺伤的发生,有效预防医务人员在工作中发生职业暴露感染疾病。【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注射器立体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透明套筒和弹性夹组合立体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透明套筒和弹性夹组合俯视立体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注射器与弹性夹组合立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是由注射器1、透明套筒2、弹性夹3组成,注射器I的筒体上设有螺纹11,透明套筒2顶段开设有条形槽21,透明套筒2下端内壁具有内螺纹22,透明套筒2上端内径大于针栓12的外径,透明套筒2套在注射器I的外部,并与注射器I的筒体螺纹连接,透明套筒2的长度大于注射针的长度,透明套筒2的条形槽21位置与针栓12对应,弹性夹3的夹头位于透明套筒2中并对应针栓12外周,弹性夹3的手柄从条形槽21伸出。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和过程:参阅图1至图5所示;使用前,透明套筒2套在注射器I的外部,将针帽13取下,抽吸药液完毕后,将透明套筒2从注射器I的筒体上旋出,直到透明套筒2将注射针全部覆盖,待到病人处准备注射时,旋转透明套筒2,将透明套筒2套在注射器I上,注射针露出,进行注射,注射完毕后,手捏弹性夹3,弹性夹3夹住针栓12,旋转注射器I将针头取下弃到锐器盒内。本实施例的特点:透明套筒2在抽吸药液完毕后,能将注射针全部覆盖,防止了外部环境对注射针的污染;弹性夹3夹住针栓12 ;旋转注射器I将针头取下弃到锐器盒内,旋转取注射针,不会发生针头飞溅,避免了在弃针头过程中针刺伤的发生,有效预防医务人员在工作中发生职业暴露感染疾病。【主权项】1.一种护针防刺伤的一次性注射器,特征在于:是由注射器(I)、透明套筒(2)、弹性夹(3)组成,注射器(I)的筒体上设有螺纹(11),透明套筒(2)顶段开设有条形槽(21),透明套筒(2)下端内壁具有内螺纹(22),透明套筒(2)上端内径大于针栓(12)的外径,透明套筒(2)套在注射器(I)的外部,并与注射器(I)的筒体螺纹连接,透明套筒(2)的长度大于注射针的长度,透明套筒⑵的条形槽(21)位置与针栓(12)对应,弹性夹(3)的夹头位于透明套筒⑵中并对应针栓(12)外周,弹性夹(3)的手柄从条形槽(21)伸出。【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护针防刺伤的一次性注射器,是由注射器、透明套筒、弹性夹组成,注射器的筒体上设有螺纹,透明套筒顶段开设有条形槽,透明套筒下端内壁具有内螺纹,透明套筒上端内径大于针栓的外径,透明套筒套在注射器的外部,并与注射器的筒体螺纹连接,透明套筒的长度大于注射针的长度,透明套筒的条形槽位置与针栓对应,弹性夹的夹头位于透明套筒中并对应针栓外周,弹性夹的手柄从条形槽伸出。本专利技术在抽吸药物一直到注射完毕后,使用者手指均未与针尖相对接触,有效避免了医护人员在回套针帽及锐器处理时被刺伤的危险,保证了医护人员的职业安全。【IPC分类】A61M5/32, A61M5/178【公开号】CN105056346【申请号】CN201510458865【专利技术人】杨蕊, 高玉霞, 张金勇, 唐楠, 胡洁蔓, 杜吉利, 王丽娟, 吕晴, 侯日莹 【申请人】吉林大学【公开日】2015年11月18日【申请日】2015年7月31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护针防刺伤的一次性注射器,特征在于:是由注射器(1)、透明套筒(2)、弹性夹(3)组成,注射器(1)的筒体上设有螺纹(11),透明套筒(2)顶段开设有条形槽(21),透明套筒(2)下端内壁具有内螺纹(22),透明套筒(2)上端内径大于针栓(12)的外径,透明套筒(2)套在注射器(1)的外部,并与注射器(1)的筒体螺纹连接,透明套筒(2)的长度大于注射针的长度,透明套筒(2)的条形槽(21)位置与针栓(12)对应,弹性夹(3)的夹头位于透明套筒(2)中并对应针栓(12)外周,弹性夹(3)的手柄从条形槽(21)伸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蕊高玉霞张金勇唐楠胡洁蔓杜吉利王丽娟吕晴侯日莹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