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器握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347313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1-18 19:27
容器握爪(1)从第一握爪(8)向第二握爪(4)交替地替换把持并交接容器,其中,第一握爪(8)的把持部具备把持片(8a、8b),该把持片(8a、8b)以适合于设置在头部的缩径部的把持形状把持缩径部的周长的一半以上,第二握爪(4)的把持部具备:上部把持片(5),与设置于头部的外螺纹部的槽部卡合并把持槽部的周长的一半以上;以及下部把持片(6),与缩径部的下部卡合并把持下部的周长的一半以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容器握爪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搬运交接瓶罐的容器握爪。本申请主张基于2013年3月28日在日本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13-070200号的优先权,并将其内容援用于本说明书中。
技术介绍
以往,关于用于搬运交接瓶罐的容器握爪,已知一种能够把持瓶罐的头部的握爪(专利文献1)。以往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2007-197021号公报专利技术的概要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课题所述专利文献1的装置具备握爪对,所述握爪对由抓住并把持设置于瓶罐的外螺纹部的下部的缩径部的下部的握爪、以及抓住并把持所述缩径部的上部的握爪构成。在专利文献1的装置中,在清洗瓶罐、向瓶罐内填充液体、盖上瓶盖的液体填充包装线中,在各搬运旋转体交替地安装有握爪对。如此,通过交替地替换抓住设置于外螺纹部的下部的缩径部的上部和下部,对在一定大小的旋转体的圆周上以相等间距搬运的瓶罐进行颈部搬运。但是,在所述专利文献1的技术中,在把持瓶罐的缩径部的上部时,由于把持罐的球面部,因此有可能导致罐的姿势不垂直而发生搬运不良。并且,在把持瓶罐的缩径部的下部时,由于把持部的接触宽度相对于大口径罐较窄,因此有可能导致罐的姿势不垂直而发生搬运不良。并且,为了调整限制容器的上下偏移的定位部件以及容器的径向位置,需要采用能够变更突出量的调整机构和引导导向件,因此把持机构变得复杂,有可能导致成本增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在把持容器(瓶罐)的头部时不需要如伴随突出量的变更的定位部件的容器握爪。并且,提供一种能够使容器的上下的定位或容器的把持姿势稳定化的容器握爪。并且,提供一种把持片的容器把持部不易磨损且能够不损伤容器的把持部位地把持容器的容器握爪。并且,提供一种无论在头部的口径为大口径的情况下还是在小口径的情况下都能兼用的容器握爪。用于解决技术课题的手段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式,容器握爪包括具有把持部的握爪,所述把持部由配设成通过相对移动而自如地开闭的一对把持片构成,当打开时,自如地取出放入容器的头部,并且当闭合时,能够约束所述头部,所述容器握爪从第一握爪向第二握爪交替地替换把持并交接容器。所述第一握爪的所述把持部具备以适合于设置在所述头部的缩径部的把持形状把持缩径部的周长的一半以上的把持片。所述第二握爪的所述把持部具备:上部把持片,所述上部把持片与设置于所述头部的外螺纹部的槽部卡合并把持槽部的周长的一半以上;以及下部把持片,所述下部把持片与所述缩径部的下部卡合并把持下部的周长的一半以上。根据如上所述的交替地替换把持并交接容器的容器握爪,第一握爪的容器把持部具备以适合于设置在容器的头部的缩径部的把持形状把持缩径部的周长的一半以上的把持片,第二握爪的容器把持部具备:上部把持片,所述上部把持片与设置于容器头部的外螺纹部的槽部卡合并把持槽部的周长的一半以上;以及下部把持片,所述下部把持片与缩径部的下部卡合并把持下部的周长的一半以上。由此,第一握爪的把持片能够以适合于缩径部的把持形状保持垂直而不倒塌的容器姿势,对容器进行上下定位并把持容器,第二握爪能够在上部把持片和下部把持片这2个部位保持垂直而不倒塌的容器姿势并把持容器,并且与槽部卡合,从而对容器进行上下定位,因此能够稳定地搬运容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式,在所述第一方式的容器握爪中,上部把持片和下部把持片的开闭机构以能够分别独立地进行闭合工作的方式构成。根据这种容器握爪,通过以能够分别独立地进行闭合工作的方式构成上部把持片和下部把持片的开闭机构,能够使把持容器时所述把持片的闭合量追随容器直径。并且,即使利用上部把持片把持的容器的直径和利用下部把持片把持的容器的直径各不相同,也能够可靠地把持容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式,在所述第一或第二方式的容器握爪中,上部把持片具有与所述槽部卡合的突起部。根据这种容器握爪,通过将上部把持片设成具有与设置于容器头部的螺纹部的槽部卡合的突起部的结构,能够对被把持的容器进行上下方向的定位。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方式,在所述第一至第三中任一方式的容器握爪中,所述容器是瓶罐。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五方式,在所述第四方式的容器握爪中,构成所述第一握爪的把持片的容器把持部、所述第二握爪的上部把持片的容器把持部以及所述第二握爪的下部把持片的容器把持部的材料是工程塑料。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六方式,在所述第四方式的容器握爪中,构成所述第一握爪的把持片的容器把持部、所述第二握爪的上部把持片的容器把持部以及所述第二握爪的下部把持片的容器把持部的材料是超级工程塑料。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七方式,在所述第六方式的容器握爪中,作为材料的所述超级工程塑料是聚醚醚酮(PEEK)。根据这种容器握爪,即使在容器由金属制成(铝制或钢制)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将构成第一握爪的把持片或者第二握爪的上部把持片或下部把持片的容器把持部的材料设成工程塑料或超级工程塑料以及超级工程塑料中的聚醚醚酮(PEEK),使第一握爪的把持片以及第二握爪的把持片的容器把持部的耐磨性、耐久性良好。并且,能够抑制因握爪的把持而损伤容器的把持部位。专利技术效果根据上述的容器握爪,由于第一握爪的把持片能够以适合于缩径部的把持形状保持垂直而不倒塌的容器姿势,对容器进行上下定位并把持容器,第二握爪能够在上部把持片和下部把持片这2个部位保持垂直而不倒塌的容器姿势并把持容器,并且与槽部卡合,从而对容器进行上下定位,因此能够稳定地搬运容器。附图说明图1是说明容器的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容器握爪的俯视图。图3是图2的截面III-III图。图4A是说明握爪的容器把持部的细节部分的放大图,是上部把持片所具有的把持片的俯视图。图4B是说明握爪的容器把持部的细节部分的放大图,是下部把持片所具有的把持片的俯视图。图4C是说明握爪的容器把持部的细节部分的放大图,是示出上部把持片与下部把持片的组合状态的主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考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另外,本专利技术不限于本实施方式。并且,下述实施方式中的构成要素包含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容易设想的部分或者实质上相同的部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根据图1至图4C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说明容器的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容器握爪的俯视图。图3是图2的截面III-III图。图4A~图4C是说明握爪的容器把持部的细节部分的放大图。在图1中,容器B的头部Bm由供未图示的瓶盖拧紧的外螺纹部(以下,简称为“螺纹部”)M1、螺纹部M1的槽部M2、缩径部M3以及缩径部M3的下部M4构成。在图2以及图3中,容器握爪1具备握爪(第一握爪8以及第二握爪4)。第一握爪8由将容器B的头部Bm的缩径部M3(参考图1)以适合于缩径部M3的把持形状把持周长的一半以上的一对把持片8a和把持片8b构成。第二握爪4具备:上部把持片5,由与螺纹部M1的槽部M2(参考图1)卡合并把持槽部M2的周长的一半以上的一对把持片5a和把持片5b构成;以及下部把持片6,与上部把持片5相同,由与所述缩径部M3的下部M4(参考图1)卡合并把持下部M4的周长的一半以上的一对把持片6a和把持片6b构成。所述第一握爪8构成为一对把持片8a和把持片8b能够以轴31为支点朝向图示箭头8af以及箭头8bf的方向或相反方向摆动。轴31配置在通过支柱34组装的握爪主体上部30与握爪主体下部38之间,轴3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容器握爪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容器握爪,其包括具有把持部的握爪,所述把持部由配设成通过相对移动而自如地开闭的一对把持片构成,当打开时,自如地取出放入容器的头部,并且当闭合时,能够约束所述头部,所述容器握爪从第一握爪向第二握爪交替地替换把持并交接容器,其中,所述第一握爪的所述把持部具备以适合于设置在所述头部的缩径部的把持形状把持缩径部的周长的一半以上的把持片,所述第二握爪的所述把持部具备:上部把持片,所述上部把持片与设置于所述头部的外螺纹部的槽部卡合并把持槽部的周长的一半以上;以及下部把持片,所述下部把持片与所述缩径部的下部卡合并把持下部的周长的一半以上。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3.03.28 JP 2013-0702001.一种容器握爪,其包括具有把持部的握爪,所述把持部由配设成通过相对移动而自如地开闭的一对把持片构成,当打开时,自如地取出放入作为瓶的容器的头部,并且当闭合时,能够约束所述头部,在所述容器的所述头部形成有外螺纹部的槽部和设置在所述外螺纹部的下方的缩径部,所述容器握爪从第一握爪向第二握爪交替地替换把持并交接所述容器,其中,所述第一握爪的所述把持部具备以适合于所述头部的所述缩径部的把持形状把持所述缩径部的周长的一半以上的把持片,所述第二握爪的所述把持部具备:上部把持片,所述上部把持片与所述头部的所述外螺纹部的所述槽部卡合并把持所述槽部的周长的一半以上;以及下部把持片,所述下部把持片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犬饲规雄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重工食品包装机械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