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柔性可折叠全有机二次电池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345736 阅读:1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1-18 18: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柔性可折叠全有机二次电池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化学电源技术领域。柔性可折叠全有机二次电池的制备方法:1)负极材料及薄膜的制备:萘四甲酸酐和4,4’-二胺基二苯醚加入NMP溶液,加石墨烯导电剂,氩气氛围下回流反应,制膜;2)正极材料及薄膜的制备:二茂铁、四甲基乙二胺和正丁基锂放入Schlenk反应瓶中,加入石油醚,反应,沉淀;溶剂清洗,加石油醚,滴加氢甲基二氯硅烷;固体热聚合反应;制膜;3)聚合物凝胶电解质制备:聚乙烯吡咯烷酮和NaCl/H2O液体混合;4)电池组装:正负极材料薄膜与凝胶电解质组装成电池。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工艺稳定,产品超薄可控,柔性可折叠,易于设计,安全无毒,能够满足与人体贴合舒适及特殊场合需求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柔性可折叠全有机二次电池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化学电源
,特别是涉及一种柔性可折叠全有机二次电池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可穿戴电子设备是当前电子器件发展热点之一,制约可穿戴设备快速发展的关键技术将是与之匹配的电源组件。市面上已经出现了数百款各种各样的可穿戴设备,但是可穿戴电源技术的突破性发展不多。基于人类身体构造的原因,可穿戴电源如何更好的贴合人类肢体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而电源系统的薄膜柔性化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出路。当前用于满足可穿戴电子设备的主要薄膜电源是薄膜锂离子电池,但是这种电池只是传统锂离子电池的薄膜化,正负极组成等关键部分以及储能机理都与传统商业锂二次电池完全相同。受限于锂离子电池的基本构造和主要材料性质,薄膜锂离子电池无法满足长期、随机、大幅度的折叠与弯曲使用,尤其是具有衣物一样的使用性质。而且现有的薄膜锂离子电池,由于采用有机体系电解液或是过渡金属电极材料,对人体有一定的毒害性能,如果一旦漏液,就会对人体的健康产生威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柔性可折叠全有机二次电池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能够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柔性可折叠全有机二次电池的制备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柔性可折叠全有机二次电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柔性可折叠全有机二次电池的正极材料、负极材料以及电解质均采用有机聚合物材质,其制备过程包括以下步骤:1)负极材料及薄膜的制备:萘四甲酸酐和4,4’‑二胺基二苯醚按摩尔比1:0.5‑10的比例加入NMP溶液中,按理论目标产物5‑20%的质量比加入石墨烯导电剂,在氩气氛围下回流反应1‑12小时,得到目标产物的溶液,将溶液形成薄膜,蒸发溶剂,然后在N2气氛中200‑350℃温度下反应得到负极材料薄膜;2)正极材料及薄膜的制备:二茂铁、四甲基乙二胺和正丁基锂按摩尔比(1‑5):(1‑5):(1‑15)放入Schlenk反应瓶中,加入石油醚,搅拌反应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性可折叠全有机二次电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柔性可折叠全有机二次电池的正极材料、负极材料以及电解质均采用有机聚合物材质,其制备过程包括以下步骤:1)负极材料及薄膜的制备:萘四甲酸酐和4,4’-二胺基二苯醚按摩尔比1:0.5-10的比例加入NMP溶液中,按理论目标产物5-20%的质量比加入石墨烯导电剂,在氩气氛围下回流反应1-12小时,得到目标产物的溶液,将溶液形成薄膜,蒸发溶剂,然后在N2气氛中200-350℃温度下反应得到负极材料薄膜;2)正极材料及薄膜的制备:二茂铁、四甲基乙二胺和正丁基锂按摩尔比(1-5):(1-5):(1-15)放入Schlenk反应瓶中,加入石油醚,搅拌反应1-72h,得到黄色的二茂铁二锂盐沉淀;在无水无氧的条件下将沉淀用溶剂清洗,加入石油醚,置于-5℃至-25℃的冰盐水浴中;然后滴加氢甲基二氯硅烷,温度升到室温;混合液搅拌2-48h过滤除去盐,滤液移除溶剂,得到的橘红色的固体在100-200℃下热聚合反应1-10h;用四氢呋喃溶解溶剂和甲醇溶剂提纯沉淀,得到橘黄色纤维固体化合物;然后用四氢呋喃溶解橘黄色纤维固体化合物,将溶液制膜,室温下移除溶剂得到正极材料薄膜;3)聚合物凝胶电解质制备:采用聚乙烯吡咯烷酮为电解质的聚合物,1-6MNa...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海丁飞徐志彬王春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八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