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萝卜的有机栽培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344936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1-18 17: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农作物种植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白季萝卜的有机栽培方法。步骤包括杂交制种和有机栽培,所述的有机栽培步骤包括:整地做畦、适期播种、田间管理、病虫防治和适时收获;采用本方法栽种的萝卜,味甜多汁,微辣,风味好,适于生食和配菜,单株肉质根重3kg左右,耐贮藏。维生素C21.6mg/100g鲜重,可溶性糖2.96wt%,粗纤维含量0.7wt%,干物质含量6.8wt%。通过对比试验调查,霜霉病病株率30.6%,病情指数3.4,病毒病病株率21.19%,病情指数2.3。耐先期抽苔能力强,生长周期70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作物种植领域,特别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潍县萝卜是驰名中外的名优水果萝卜品种,也是山东省名特产蔬菜之一,具有肉质根出土多、尾根小、皮色深绿、肉色翠绿、脆甜多汁、稍具香辣味、耐储藏等优点,成为以生食为主的水果萝卜珍品,素有“水果萝卜王”之称。在1999年北京农业博览会上,潍县萝卜被农业部认定为名牌产品,但从2006年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以后,极大地提高了潍县萝卜品牌知名度、加快了潍县萝卜产业化发展。常规的栽培方法乱施农药化肥,制种与采种时要求不严格致潍县萝卜种子混杂、退化严重,加之农民种植方式粗放,乱施农药化肥导致潍县萝卜品质下降得病率高,特别是春季萝卜在栽培时,生长缓慢,前期耐低温能力差,后期耐干旱、耐先期抽薹性弱。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春季萝卜的有机栽培方法,该方法: 提高萝卜品质单株肉质根重、提高维生素、可溶性糖含量,降低粗纤维、干物质含量、降低霜霉病、病毒病病株率; 生长速度快,生长周期为70天。前期耐低温性强; 增强后期耐干旱和耐先期抽薹能力。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步骤包括杂交制种和有机栽培,所述的有机栽培步骤包括: 整地做畦、适期播种、田间管理、病虫防治和适时收获。所述的杂交制种选用的: 母本为从韩国白玉春品种中选择的不育系单株,用经过提纯复壮的稳定自交系VL01-36 (邯郸I号)进行保持,再利用混合选择进行回交转育、提纯复壮,从中选出性状相同的单株经过5代连续回交转育而育成的稳定不育系; 父本为从广东省农家品种南畔洲晚萝卜中筛选,并经过3代连续单株选择后,再利用混合选择相似的株系进行回交转育、提纯复壮,从中选出株型完全相同的单株经过3代连续自交育成的自交不亲和系。 所述的整地做畦: 施腐熟有机肥3000公斤/亩,微生物菌肥25公斤,三元复合肥30公斤/亩,整地前一次性施入; 采用起大垄栽培,采用行播,行距50cm,按株距30~35cm定苗,每667m2留苗4000± 100株。所述的适期播种,时间为3月份,地温在13±2°C时播种。所述的田间管理步骤包括幼苗管理、温度控制、灌溉和施肥。所述的幼苗管理包括:破膜引苗、查苗补苗、间苗、定苗和薄膜破口固定; 所述的破膜引苗,时间为播种后4~5天出苗后; 所述的查苗补苗,时间为播种后的第10天; 所述的间苗,时间为2~3片真叶时; 所述的定苗,时间为大破肚时; 所述的膜破口固定,时间为播后20 ± 5天,萝卜开始破白时。所述的温度控制: 生长前期,温度保持在13~15°C ; 生长后期,白天保持20~25°C,夜温15°C左右。所述的灌溉和施肥: 灌溉时间为:畦沟土壤发白时浇水; 所述的施肥时间和量为:播后30天第一次追肥,45天左右第二次追肥,施肥采用腐殖酸冲施肥10公斤/亩,三元复合肥15公斤/亩。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提高单株肉质根重,可达3kg; (2)维生素C达到21.6 mg/100g、可溶性糖2.96wt%,粗纤维含量0.7wt%,干物质含量6.8wt% ; (3)霜霉病病株率30.6%,病情指数3.4,病毒病病株率21.19%,病情指数2.3 ; (4)增强耐先期抽苔能力,生长周期70天。【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实施例1 本专利技术所述,步骤如下: 1、杂交制种 母本是从韩国白玉春品种中选择的不育系单株,用经过提纯复壮的稳定自交系VL01-36 (邯试I号)进行保持,再利用混合选择进行回交转育、提纯复壮,从中选出性状相同的单株经过5代连续回交转育而育成的稳定不育系。父本是从广东省农家品种南畔洲晚萝卜中筛选并经过3代连续单株选择后,再利用混合选择相似的株系进行回交转育、提纯复壮,从中选出株型完全相同的单株经过3代连续自交育成的自交不亲和系。经杂交培育后得到种子。2、有机栽培: I)整地做畦 采用起大垄栽培,采用行播,行距50cm,按株距30~35cm定苗,每667m2留苗4000株。选择土层深厚、疏松的土地,深施基肥,施腐熟有机肥3000公斤/亩,三元复合肥30公斤/亩,整地前一次性施入,然后翻耕整地。2)播种 在山东大部分地区3月份地温在10°C以上时播种,5月下旬即可收获。播种方法为每穴点播2~3粒,另外用营养钵育部分预备苗,以备补缺。每亩播种量100-200克。播种后用细土覆盖1~2厘米,然后覆盖地膜保温保湿,促进种子发芽,地膜要求拉紧铺平,紧贴地面。3)田间管理 一般播种后4~5天就可出苗,出苗后破膜引苗;第10天及时查苗补苗;2~3片真叶时间苗;“大破肚”时定苗。播后20天,萝卜开始破白,此时应用泥块压住薄膜破口处,防止薄膜被顶起。春萝卜生长适温为12°C以上。生长前期以保温为主,适当提高棚内温度,促进莲座叶生长,遇到强冷空气加盖防寒物,温度保持在12~15°C。在生长后期气温回升,应及时通风降温,白天保持20~25°C,夜温15±3°C,可视天气情况逐步揭除小棚膜、大棚裙膜,4月下旬以后即撤除棚膜,进行露地栽培。春萝卜种植前期地温较低,适当控制浇水,在畦沟土壤发白时适当浇水,在肉质根膨大期,需水量增加,要注意土壤墒情,及时灌水。灌水应在晴天中午进行。播后30天第一次追肥,45天左右第二次追肥,两次追肥均用三元复合肥25千克/亩。4)病虫防治 以农业防治为基础,优先采用生物防治,协调应用物理防治,科学使用化学防治,确保产品优质安全。物理防治采用频振式杀虫灯、防虫网、黄板诱杀杀灭蚜虫、白粉虱。生物防治选用生物农药,使用阿维菌素、农抗120、武夷菌素、灭幼脲。化学防治使用低毒、低残留农药,用甲霜铜、普力克、克露防治霜霉病; 用农用链霉素、新植霉素防治软腐病、黑腐病; 用病毒A、植病灵、83增抗剂、病毒净防治病毒病。5)适时收获 根据市场行情,分批收获供应市场。 通过该方法栽培出来的萝卜: 植株生长势中等,叶丛半直立,花叶形,叶色深绿,单株叶片12~16片,肉质根长圆柱形,一般长约30~35厘米,直径7~9厘米,皮色洁白,表皮光滑,底根细小须根少,肉质瓤色鲜亮洁白,味甜多汁,微辣,风味好,适于生食和配菜,单株肉质根重3kg左右,耐贮藏。维生素C21.6mg/100g鲜重,可溶性糖2.96%,粗纤维含量0.7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白萝卜的有机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包括杂交制种和有机栽培,所述的有机栽培步骤包括:整地做畦、适期播种、田间管理、病虫防治和适时收获。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淑荣王林武刘志国刘宁刁希强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潍坊市农业科学院潍坊市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