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吉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治疗慢性咽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344294 阅读: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1-18 17: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治疗慢性咽炎的药物,同时还提供了其制备方法,精选木蝴蝶、麦冬、代赭石、丹参、瓜蒌、苏梗、连翘、牛蒡子、蒲公英、广陈皮、莱菔子、大青叶、金银花、桔梗、藕节、白芍、藏青果、薄荷、甘草纯中草药组方,通过科学炮制制成药物,药味精练,配伍简单,药效相互作用,治疗依据充分,具有清热解毒、宣肺滋阴、利咽消炎的功效,疗程短、费用低、标本兼治,成熟度较高,且无副作用,无依赖性,能够从根本上治愈慢性咽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治疗慢性咽炎的药物,同时还提供了其制备方法,属于中药制药

技术介绍
慢性咽炎为咽部粘膜、粘膜下及淋巴组织的慢性炎症,表现为咽部黏膜慢性充血,其血管周围有较多淋巴细胞浸润,黏液腺肥大,分泌功能亢进,黏液分泌增多。国内报道其发病率占耳鼻咽喉科疾病的10%-20%,尤以寒冷地区较为多见。本病多见于成年人,病程长,症状顽固,易复发,不易治愈。多数患者有咽部不适,包括咽部异物感、痒感、灼热感、干燥感或刺激感以及咽痛等,晨起时出现刺激性咳嗽。中医理论中慢性咽炎属于慢喉痹,主要是因肺脾虚弱,咽部失养,或邪滞于咽所致的以咽部不适、咽黏膜肿胀或萎缩为特征的慢性咽病,治以养阴润肺,清热化痰,散结利咽。目前治疗咽炎的方法有:手术治疗、局部注射治疗、西药抗生素激素治疗、中成药含化片等。手术及局部注射治疗使病人创伤大、痛苦多,治疗费用高,一般患者不到万不得以都很难接受,西药治疗副作用大,而且治标不治本不能根治。而治疗咽炎的中成药及各种汤药,见效较慢或治疗不够彻底,急需提供一种疗效更佳的药物对症治疗慢性咽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公开一种治疗慢性咽炎的药物,疗效显著,可简化治疗方法,减少治疗费用。本专利技术根据祖国中医药理论,结合本病的致病机理和治疗原则,以养阴润肺,清热化痰,散结利咽,兼降逆活血,升清降浊为治法,选用纯中药配伍,按中医理论组方,结合现代先进工艺组合而成。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治疗慢性咽炎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药物按重量份数比制成的: 木蝴蝶5~10、麦冬9~15、代赭石15~20、丹参15~20、瓜蒌8~15、苏梗8~15、连翘10~15、牛蒡子10~15、蒲公英10~15、广陈皮6~10、莱菔子6~10、大青叶8~15、金银花15~20、桔梗6~10、藕节5~10、白芍9~15、藏青果6~10、薄荷5~10、甘草5~10。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治疗慢性咽炎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按比例称取上述药物,丹参、牛蒡子、连翘,加5?7倍60%?80%乙醇加热回流提取,回收乙醇至稠膏1.28?1.30(80°C );其余药味加6?8倍量水,自然压力下,煎煮2?3次,每次1.5?2小时,煎液滤过,合并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8?1.30 (800C )浸膏,与醇提膏混合,减压干燥,粉碎成细粉,加入适量麦芽糊精混合,乙醇制粒,制成颗粒剂。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治疗慢性咽炎的药物可以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或赋形剂形成药物制剂,所述制剂为口服液、颗粒剂、混悬液、乳剂等口服剂型。【用法与用量】一日3次。本专利技术7天为一个疗程,一般服用1-3个疗程见效。【方解】方中木蝴蝶、麦冬性甘、凉,既能养阴润肺利咽,又可清热散结;代赭石降逆、丹参活血养血,四味共为君药;瓜蒌、苏梗行气解郁宽胸;蒲公英、连翘、牛蒡子透散卫分表邪,清热利咽,广陈皮、莱菔子入脾肺,能散结气,行滞其;以金银花、大青叶取其清热解毒之性,九味共为臣药;以桔梗、藕节、薄荷、宣肺、滋阴、利咽、凉血止血;疏散上焦之风热,加白芍、藏青果护阴以防耗气灼津之弊,五味共为佐药,最后以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协同作用气血兼顾,以调理气机为主,通过调整,恢复了体内气机的正常升降,通过开宣肺气,通泄皮毛,辛凉解表,达到清热解毒、凉血滋阴、利咽消炎、止咳化痰、护肺养肾之功,病痛解除。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符合中医辨证施治的机理,立足疾病之本源,组方合理科学,疗效显著,作用可靠,药性平和,无毒副作用。对本专利技术治疗慢性咽炎的疗效进行临床观察: 1、对100例慢性咽炎门诊患者进行治疗:男70例,女30例; 2、诊断纳入标准: 2.1病程在2个月以上,常因受凉、感冒、疲劳等原因导致症状加重; 2.2症见咽异物感、干燥感、灼热感或痒感、刺激性干咳等; 2.3检查见咽粘膜慢性充血,或增厚、干燥、萎缩、变薄、有分泌物附着,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或咽侧索肿大等。3观察指标: 3.1症状:咽干燥感、灼热感、异物感、咽痒、咽痛、咳嗽等。3.2体征:咽部黏膜充血、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咽侧索肿胀情况等。4给药方法 给予本专利技术制备的颗粒剂,每日3次,每次10g,饭后服用。5疗效评定标准: 临床治愈:用药10天内主要症状和体征减轻,I个月内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2个月内无复发。显效:用药2周内症状和体征减轻,I个月内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2个月内无复发。有效:用药2周内症状和体征减轻,I个月内临床症状和部分体征消失。无效:用药I个月内症状有减轻或无减轻,体征无明显改善。本专利技术经过临床验证,结果治愈:75例;显效20例,有效:4例,无效1,总有效率为 99%ο本专利技术积极效果在于:精选纯中草药组方,通过科学炮制制成药物,药味精练,配伍简单,药效相互作用,治疗依据充分,具有清热解毒、宣肺滋阴、利咽消炎的功效,疗程短、费用低、标本兼治,成熟度较高,且无副作用,无依赖性,能够从根本上治愈慢性咽炎。【具体实施方式】通过以下实施例进一步举例描述本专利技术,并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专利技术,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的前提下,对本专利技术所作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容易实现的任何改动或改变都将落入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实施例1 称取木蝴蝶5g、麦冬9g、代赭石15g、丹参15g、瓜蒌8g、苏梗8g、连翘10g、牛蒡子10g、蒲公英10g、广陈皮6g、莱菔子6g、大青叶8g、金银花15g、桔梗6g、藕节5g、白苟9g、藏青果6g、薄荷5g、甘草5g ;丹参、牛蒡子、连翘,加7倍60%?80%乙醇加热回流提取,回收乙醇至稠膏1.28?1.30 (800C );其余药味加8倍量水,自然压力下,煎煮2?3次,每次1.5?2小时,煎液滤过,合并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8?1.30 (80°C )浸膏,与醇提膏混合,减压干燥,粉碎成细粉,加入适量麦芽糊精混合,乙醇制粒,制成颗粒剂。其它选项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颗粒剂剂项下。实施例2 称取木蝴蝶8g、麦冬12g、代赭石18g、丹参18g、瓜蒌12g、苏梗12g、连翘12g、牛蒡子12g、蒲公英12g、广陈皮8g、莱菔子8g、大青叶12g、金银花18g、桔梗8g、藕节8g、白芍12g、藏青果8g、薄荷8g、甘草8g ;丹参、牛蒡子、连翘,加6倍60%?80%乙醇加热回流提取,回收乙醇至稠膏1.28?1.30 (80°C );其余药味加7倍量水,自然压力下,煎煮2?3次,每次1.5?2小时,煎液滤过,合并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8?1.30 (80°C )浸膏,与醇提膏混合,减压干燥,粉碎成细粉,加入适量麦芽糊精混合,乙醇制粒,制成颗粒剂。其它选项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颗粒剂剂项下。实施例3 称取木蝴蝶log、麦冬15g、代赭石20g、丹参20 g、瓜蒌15g、苏梗15g、连翘15g、牛蒡子15g、蒲公英15g、广陈皮10g、莱菔子10g、大青叶15g、金银花20g、桔梗10g、藕节10g、白芍15g、藏青果10g、薄荷10g、甘草1g ;丹参、牛蒡子、连翘,加5倍60%?80%乙醇加热回流提取,回收乙醇至稠膏1.28?1.30 (800C );其余药味加6倍量水,自然压力下,煎煮2?3次,每次1.5?2小时,煎液滤过,合并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慢性咽炎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药物按重量份数比制成的:木蝴蝶5~10、麦冬9~15、代赭石15~20、丹参15~20、瓜蒌8~15、苏梗8~15、连翘10~15、牛蒡子10~15、蒲公英10~15、广陈皮6~10、莱菔子6~10、大青叶8~15、金银花15~20、桔梗6~10、藕节5~10、白芍9~15、藏青果6~10、薄荷5~10、甘草5~1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管国芳文连姬张德军孙立群于多娇赵炎朱琳郭颖媛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