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井盖制作自动化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343804 阅读: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1-18 17: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井盖制作自动化工艺,包括集料准备步骤,井盖底模制作步骤,井盖表面模制作步骤,井盖制作步骤,井盖脱模步骤和井盖修整步骤,集料准备步骤在集料自动配比传输设备中完成,井盖底模制作步骤在井盖制作平台合模一体车上进行,井盖表面模制作步骤在表面制作工位和架空表面模回转线上进行,井盖制作步骤为将配置好的井盖底模和井盖表面模进行合模压制,井盖脱模步骤在脱模停车位进行。所述的井盖制作自动化工艺在井盖制作流水线系统上进行,采取定人定岗,工作平台移动的工作方式,可以实现井盖制作的流水线作业,大大减少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及井盖制作的自动化程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井盖制作
,具体涉及一种井盖制作自动化工艺
技术介绍
随着城乡建设的迅猛发展,新建小区及道路配备设施的需求量急剧增多,尤其是下水道系统的设备,其中井盖是其主要设备之一。目前,传统的复合材料井盖制作采取制作工作台与物料固定,操作工人移动的作业方式进行生产,此种方法工人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并且,井盖合模时采取人工抬送制作完成的井盖连同模具一起至液压机平台上,采用压机长时间压制或用重物压制,需要的压机数量多,压机压制时间长、生产效率低,且由于产品压制过程中模具加热与产品自发热造成设备温度升高,密封件容易损坏而致使液压设备泄压等情况容易造成压机故障较多、产品质量不稳定。复合材料井盖大多用于住宅小区、景点、公用基础建设,个性化程度较高,同规格、同表面效果产品数量普遍较低。因此,模具规格较多,同一班组生产基本无相同规格模具。这对流水化作业设备的设计、制作带来了较大的困难。而随着复合材料井盖制作的流水化作业,原有的单台压机压制产品的工艺已不能满足生产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井盖制作自动化工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种井盖制作自动化工艺,包括集料准备步骤,井盖底模制作步骤,井盖表面模制作步骤,井盖制作步骤,井盖脱模步骤和井盖修整步骤。其中,所述的集料准备步骤在井盖制作流水线系统的集料自动配比传输设备中进行,将石英砂、树脂糊和固化剂分类入料重量单独设定参数,参数设定完成后输入所需集料重量,系统自动生成并输送各原料入集料搅拌桶搅拌,搅拌完成后将料浆输送到井盖制作平台合模一体车上的模具内。其中,所述的井盖底模制作步骤在井盖制作流水线系统的井盖制作平台合模一体车上进行,还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在工位I上完成模具的清理、打蜡和承载区铺布,操作工时2分钟,按计划规格选定模具,模具模腔内及腔外边表面粘敷的杂质铲除清理干净,清理干净之后再对模腔及开启杆打蜡,承载区涂刷、铺布、涂刷布。步骤2:在工位2上完成承载区填内芯集料,铺托盘布和铺湿筋,操作工时2分钟,承载区填经集料搅拌桶搅拌后配比正确的内芯集料,内芯集料由数种固态及液态原料组成,铺整张托盘布,压实,铺经过设备绕制好的湿筋。步骤3:在工位3上完成填内芯集料,放面筋,震动内芯集料和反包,操作工时2分钟,所填内芯集料的配置和步骤2中的一样,铺经设备绕制、烘干后的面筋,井盖制作流水线系统中的电动软索式助力机械手省力震动装置实现内芯集料震动半机械化,将内芯集料震动密实平整,随后再次填内芯集料、震动密实,把湿筋和托盘布超出模腔的部分反包过来,并在反包过来后的材料上均匀涂刷树脂。其中,所述的井盖表面模制作步骤在井盖制作流水线系统的表面制作工位和架空表面模回转线上进行,与井盖底模制作步骤同时进行,还包括以下步骤:步骤4:在工位4上完成表面制作和表面合模,操作工时2分钟,将表面砂、树脂、短纤和固化剂按比例调配好表面集料,然后将表面模清理干净、打蜡,塞住开启孔,将表面集料倒在表面模上,用镗子将表面集料均匀刮平,打开震动器整体震动40?60秒,铺表面布,所铺表面布不超出表面集料。其中,所述的井盖制作步骤在井盖制作流水线系统的合模上压板传送链,加热保温区域和降温区域上进行,还包括以下步骤:步骤5:在工位5上完成自动合模和插限位卡,操作工时2分钟,加合模树脂糊,倒入合模树脂糊后铺平,对正定位孔与井盖底模内通孔销进行合模,将做好的井盖底模和井盖表面模合起。步骤6:在工位6上完成井盖压制和井盖加热固化,启动压机压紧模具,通过压力弹簧使模具处于受压状态,再将压制产品进行加温,温度控制40-120度,保持受热压制时间15-20分钟内,设置8个产品长度加热区间,每2分钟完成一个产品加热流出。步骤7:在工位7上完成对加热井盖及设备进行降温的工作,总时间6分钟,设置3个产品长度降温区间,每2分钟完成一个产品降温流出。其中,所述的井盖脱模步骤在井盖制作流水线系统的脱模停车位上进行,还包括以下步骤:步骤8:在工位8上完成泄压模力,取限位卡和揭合模盖板,操作工时2分钟。步骤9:在工位9上完成脱井盖表面模和脱井盖底模,操作工时2分钟,采取手工脱模方式,固化完成后,打开压机,用铁铲铲去模具开启孔处的树脂,用铁铲在模具间隙中轻撬,脱开井盖表面模,在平整的地面上平行铺放两条槽钢,槽钢间距依产品规格而定,在槽钢之间放置三根纸管,保护井盖底模,井盖表面朝下,松开模具,使其自由落下,直到井盖底模脱落。其中,所述的井盖修整步骤在井盖制作流水线系统的脱模、产品流转线上进行,完成脱模后的井盖表面模和井盖底模的打磨、修整及成堆码放工作,还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0:在工位10上完成脱模后的井盖表面模和井盖底模的移转和修边,操作工时2分钟。步骤11:在工位11上完成空车等待,对整条井盖制作流水线系统中出现的操作时间偏差起调节作用,保证整线运转正常。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所述的井盖制作自动化工艺在井盖制作流水线系统上进行,采取定人定岗,工作平台移动的工作方式,可以实现井盖制作的流水线作业,大大减少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及井盖制作的自动化程度,井盖制作流水线系统中的井盖制作流转轨道通过滑触取电,实现市电接入移动设备的稳定对接,同时,感应开关控制井盖制作平台合模一体车的定点停车,减少复合材料井盖制作时操作者往返于工作台与物料存放点间劳动量与工作时间。说明书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井盖制作自动化工艺的工位分布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井盖制作自动化工艺的流程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井盖制作流水线系统的结构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井盖制作平台合模一体车的俯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井盖制作平台合模一体车预压弹簧自由状态的正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井盖制作平台合模一体车预压弹簧保压状态的正视图。图3中标记为:1、集料自动配比传输设备;2、架空表面模回转线;3、表面制作工位;4、井盖制作流转轨道;5、井盖制作平台合模一体车;6、电动软索式助力机械手省力震动装置;7、合模上压板传送链;8、合模盖板;9、加热保温区域;10、降温区域;11、脱模停车位;12、脱模、产品流转线;13、脱模区域;14、成品转运车;15、产品修整区域。图4中标记为:16、固定柱;17、折叠柱;18、扁铁支架;19、电机。图5中标记为:20、模具区域;21、预压弹簧;22、导柱固定板;23、隔热板;24、外侧限位轮;25、内侧活动轮;26、受压支撑脚;27、轨道;29、合模盖板。图6中标记为:28、限位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详细描述。如图1-6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井盖制作自动化工艺,包括集料准备步骤,井盖底模制作步骤,井盖表面模制作步骤,井盖制作步骤,井盖脱模步骤和井盖修整步骤。所述的集料准备步骤在井盖制作流水线系统的集料自动配比传输设备I中完成,所述的井盖底模制作步骤在井盖制作流水线系统的井盖制作平台合模一体车5上进行,包括模具的清理、打蜡,承载区铺布,承载区填内芯集料,铺托盘布,铺湿筋,填内芯集料,放面筋,震动内芯集料和反包,所述的井盖表面模制作步骤在井盖制作流水线系统的表面制作工位3和架空表面模回转线2上进行,与井盖底模制作步骤同时进行,包括调配表面集料,倒表面集料、刮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井盖制作自动化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料准备步骤,井盖底模制作步骤,井盖表面模制作步骤,井盖制作步骤,井盖脱模步骤和井盖修整步骤,所述的集料准备步骤在井盖制作流水线系统的集料自动配比传输设备中进行,所述的井盖底模制作步骤在井盖制作流水线系统的井盖制作平台合模一体车上进行,所述的井盖表面模制作步骤在井盖制作流水线系统的表面制作工位和架空表面模回转线上进行,所述的井盖制作步骤在井盖制作流水线系统的合模上压板传送链、加热保温区域和降温区域上进行,所述的井盖脱模步骤在井盖制作流水线系统的脱模停车位上进行,所述的井盖修整步骤在井盖制作流水线系统的脱模、产品流转线上进行。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建祥姚友国巫鹏何海鱼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天联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