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容器塞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34222 阅读:1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液体容器塞及其制造方法,该液体容器塞由下列部件构成:圆筒部、在该圆筒部内侧的流出口、在上述圆筒部的前方上部和后方上部的前方上部面和后方上部面、在该前方上部面和后方上部面之间的平缓曲线的倾斜面、在上述圆筒部内侧上部与连接部件下部之间的密封部件、插入上述流出口内并密封该流出口的内侧圆筒部、在该隆起部与内侧平坦部之间的倾斜面的外侧圆筒部、把上述圆筒部和外侧圆筒部连接成一体的折叠部。(*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盛放食用油或各类液体的瓶等液体容器的塞,特别涉及一种可防止容器内的液体流出的。该液体容器塞的塞本体上带有用注射模塑成形形成为一体的、通过折叠部可开闭的盖。日本技术公开公报昭55-108054号(公开日1980年7月29日)揭示了一种这样的液体容器塞。该公报中揭示的液体容器塞如附图说明图1A、1B所示,由塞本体1、覆盖该塞本体1的盖20、连接该塞本体1与盖20的连接部13构成。在塞本体1上备有内部圆筒2和外部圆筒3,内部圆筒2插入图未示的容器口内,外部圆筒3与内部圆筒2同轴并覆盖住容器口的外周面。在内部圆筒2的外周面上一体地形成有若干个环形的凸缘部4,该凸缘部4用于防止内部圆筒2在插入容器口中后脱出。在外部圆筒3的内周面上也一体地形成有接合突起5,该接合突起5用于与容器口外周面上的凹槽嵌合以防止脱落。在内部圆筒2的上部,形成向外侧扩开的筒状注出部7。在该注出部7的周围设有向外侧倾斜的筒状接合爪8,该接合爪8用于与盖20的接合机构18咬合。在由注出部7形成的连通口9内,连接着由圆板10和三脚11构成的内周面流出防止部12,该防止部12用于防止容器内的液体向外部突然地流出。盖20通过挠性连接片13与塞本体1形成为一体。盖20上备有顶板15、外侧圆筒16、内侧圆筒17和把手用突起19。外侧圆筒16与顶板15形成为一体,设有用于与塞本体1的接合爪8咬合而向内侧突起的接合机构18;内侧圆筒17基本同心地形成在外侧圆筒16内,用于密闭塞本体1的连通口9;把手用突起19突设在外侧圆筒16上。具有上述构造的现有液体容器塞存在问题是,由于在连通口9内连接着液体流出防止部12,所以在刚开始将收容于容器内的液体倒出时,能够抑制倒出液体的流势,并能控制所需的倒出量和倒出方向。但是,由于密闭连通口9的内侧圆筒17的高度较低,所以,当安装着该现有液体容器塞的容器被使用者不慎碰倒或从高处掉下时,覆盖着塞本体1的盖20会被打开。本专利技术是为解决上述各种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体容器塞,该液体容器塞即使在装着液体的容器被使用者不慎碰倒或从高处掉下时,覆盖着塞本体(该塞本体紧固在上述容器口上)的盖也不会脱开。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容易拉裂开封膜的。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液体容器塞的特征在于由下列部件构成紧固在容器开口部外侧面的圆筒部;通过连接部件形成在该圆筒部内侧的流出口;分别平坦地形成在上述圆筒部的前方上部和后方上部的前方上部面和后方上部面;形成在该前方上部面和后方上部面之间的呈平缓曲线的倾斜面;为了密封容器和塞本体,以防止容器内的液体漏到外部而形成在上述圆筒部内侧上部与连接部件下部(或者前方上部面的下部)之间的密封部件;插入上述流出口内并密封该流出口的内侧圆筒部;具有隆起部、内侧平坦部和形成在该隆起部与内侧平坦部之间的倾斜面的外侧圆筒部;该隆起部和内侧平坦部分别与上述圆筒部的前方上部面和后方上部面抵接,该倾斜面用于与形成在上述圆筒部的前方上部面和后方上部面之间的倾斜面抵接;把上述圆筒部和外侧圆筒部连接成一体的折叠部。另外,本专利技术的液体容器塞的特征在于备有下列部件紧固在容器开口部外侧面的圆筒部;通过连接部件形成在该圆筒部内侧的流出口;形成在上述圆筒部的前方上部面和后方上部面上的、带有接合用突起的环形爪部;为了密封容器和塞本体之间的间隙以防止容器内的液体漏到外部而形成在上述圆筒部的内侧上部与前方上部面及后方上部面的下部间的密封部件;插入上述流出口内并密封该流出口的内侧圆筒部;形成在上述内侧圆筒外侧的、并覆盖形成于上述圆筒部上部面上的爪部的外侧圆筒部;形成在上述流出口下部的、用于密封该流出口的开封膜;形成在上述开封膜与流出口之间的破裂用槽;与形成在上述开封膜一侧的支承台成一体的、在中央部设有通孔的把手用圆形环。另外,本专利技术的液体容器塞的制造方法是用上部金属模和下部金属模形成液体容器塞,其特征在于,为了增强把手用圆形环的拉力,通过与把手用圆形环相连的浇口注入塑料熔融物质,该把手用圆形环与支承台对置。图1A是表示现有液体容器塞开放状态的断面图。图1B是图1A的纵断面图。图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液体容器塞开放状态的断面图。图3是表示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液体容器塞紧固在液体容器上的状态的正面图。图4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液体容器塞开放状态的断面图。图5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液体容器塞注塑成形时用的上部金属模和下部金属模的断面图。下面,参照图2、图3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图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液体容器塞的开放状态时的断面图。图3是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液体容器塞紧固在容器上的状态的正面图。如图2、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液体容器塞备有紧固在容器100上的塞本体31、盖50、将盖50与塞本体31连接成一体的拆叠部35。盖50用于开闭形成在该塞本体31靠近中央部位的流出口33。在塞本体31上形成流出口33,将容器100倾斜一定角度时,收容于容器100内的液体便流到外部。在上述塞本体31的中间下部形成圆筒部39,该圆筒部39用于紧固在容器100的开口部外侧面。上述流出口33的外周面与圆筒部39的上部通过连接部件37连成为一体。在上述连接部件37的前方上部面37a上,形成与流出口33的侧壁平行的爪部45,该爪部45的外周面上形成接合用突起43,该接合用突起43用于与形成在盖50的外侧圆筒部57的内周面上的凹槽55咬合,以便在受到外部冲击时防止盖50从塞本体31上脱开(把设置着折叠部35的一方定义为后方,这样将液体容器塞分为前方和后方,上面所述的前方上部面37a即指流出口33的前方部件37的上部面)。在上述圆筒部39的内周面上,一体地突出形成有环形的凸缘40,该凸缘40与容器100的开口部外周面上的环形凹槽(图未示)嵌合,将塞本体31紧固在容器上。在上述圆筒部39的内侧上部与连接部件37的下部间,一体地形成有密封部件41,该密封部件41密封容器100和塞本体31之间的间隙以防止收容于容器100内的液体漏出。上述流出口33的上端部周围向外侧弯折,以便收容于容器100内的液体容易倒出,同时,当用盖50密闭塞本体31的流出口33时,该弯折部与盖50的内侧圆筒部53的外侧顶板51a相接触,即使容器100倒下里面的液体也不会流出来。上述圆筒部39的上部面形成为前方上部面39a、后方上部面39b和平缓倾斜面39c。前方上部面39a的高度低,形成在流出口33的前方;后方上部面39b比前方上部面39a高并与折叠部35连成一体;平缓倾斜面39c一体地形成在前方上部面39a与后方上部面39b之间。上述盖50由外侧圆筒部57、内侧圆筒部53、凹槽55和凸缘部60构成。外侧圆筒部57与塞本体31的圆筒部39的上部面抵接;内侧圆筒部53用于密封塞本体31的流出口33;凹槽55用于与缓慢地下垂至上述内侧圆筒部53的上部内侧、且弯曲成圆弧状的接合用突起43嵌合;凸缘部60形成在上述外侧圆筒57的前方,用于打开盖50。如图3所示,盖50的外侧圆筒57的下部面备有隆起部57a和内侧平坦部57b。该隆起部57a与构成塞本体31的圆筒部39的前方上部面39a抵接;该内侧平坦部57b与圆筒部39的后方上部面39b抵接。在外侧圆筒部57的隆起部57a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体容器塞,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部件构成:紧固在容器开口部外侧面的圆筒部;通过连接部件形成在该圆筒部内侧的流出口;分别平坦地形成在上述圆筒部的前方上部和后方上部的前方上部面和后方上部面;形成在该前方上部面和后方上部面之间的、 呈平缓曲线的倾斜面;为了密封容器和塞本体,以防止容器内的液体漏到外部而形成在上述圆筒部内侧上部与连接部件下部(或者前方上部面的下部)之间的密封部件;插入上述流出口内并密封该流出口的内侧圆筒部;具有隆起部、内侧平坦部和形成在该隆起 部与内侧平坦部之间的倾斜面的外侧圆筒部;该隆起部和内侧平坦部分别与上述圆筒部的前方上部面和后方上部面抵接,该倾斜面用于与形成在上述圆筒部的前方上部面和后方上部面之间的倾斜面抵接;把上述圆筒部和外侧圆筒部连接成一体的折叠部。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满李润范任孝彬潘荣华郑哲源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新东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韩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