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加川清二专利>正文

易拉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34081 阅读:2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提供一种不会损坏装在罐盖上的易拉结构的开封性,不仅可以保护罐内所装的饮料食品不接触罐体材料,而且不接触罐盖材料,能对罐内的内装物等长期保质的易拉罐。该易拉罐具有上部开口、内侧面衬有有机树脂薄膜的罐体,以及与上述罐体的开口部敛缝接合、装有易拉结构的铝制罐盖。在上述罐盖靠上述罐体侧的里面通过粘结剂层衬有具有许多细微的贯穿孔的多孔有机树脂薄膜。(*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易拉罐,特别是涉及罐盖经改良的易拉罐的专利技术。最近,装清凉饮料、啤酒以及鱼贝类食品的罐头中,一种具有方便开封的易拉结构的罐盖的易拉罐已是众所周知的了。历来的易拉罐由上部开口的钢或铝制的罐体,以及与上述罐体的开口部敛缝接合、具有易拉结构的罐盖构成。例如装清凉饮料的罐头,上述的易拉结构由在上述罐盖上压制形成的马蹄形沟构成的开封部,以及铆接于上述罐盖外侧、与其表面相邻的拉手构成。这样的易拉结构,只要用手指将上述拉手向垂直方向拉起,位于上述马蹄形开封部内侧的罐盖部分向罐体侧弯曲,便可开封了。为了能容易地形成沿上述易拉结构的上述马蹄形开封部的切口,上述罐盖是用质地较软的铝制成的。上述罐体的内侧面可以衬有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之类的有机树脂薄膜,这类薄膜可以防止罐内的所装物品因与钢或铝等罐体材料直接接触而降低质量。但是,如在装有上述易拉结构的上述罐盖的内侧面衬上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之类的有机树脂薄膜的话,由于上述有机树脂薄膜难以断裂,所以它会阻碍上述易拉结构在上述罐盖上形成切口。其结果是实际上不可能用上述易拉结构使上述罐盖开封。由于上述原因,往往在上述罐盖的内侧面烤涂(烤漆)超微级的环氧酚醛类树脂薄膜,从而不损坏易拉结构的开封性能并保护罐内的内装物不与罐盖材料铝直接接触。但是,在上述罐盖的内侧面烤涂的环氧酚醛类树脂薄膜不仅使工作环境恶化,而且因为烤涂后要用大量的水进行冲洗,生产成本也有所提高。此外,在上述罐盖的内侧面烤涂的上述树脂薄膜对罐内的内装物的保护效果也不如罐体的内侧面衬的有机树脂薄膜。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会损坏罐盖上所装的易拉结构的开封性能,又能保护罐体内所装的内装物的易拉罐。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易拉罐,具有上部开口、内侧面衬有有机树脂薄膜的罐体,以及与上述罐体的开口部敛缝接合、装有易拉结构的铝制罐盖,在上述罐盖靠上述罐体侧的里面通过粘结剂层衬有具有许多细微的贯穿孔的多孔有机树脂薄膜。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易拉罐,具有上部开口、内侧面衬有有机树脂薄膜的罐体,以及与上述罐体的开口部敛缝接合、装有易拉结构的铝制罐盖。在上述罐盖靠上述罐体侧的里面通过粘结剂层衬有具有许多细微的未贯穿孔的多孔有机树脂薄膜。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的清凉饮料用易拉罐的俯视图。图2是图1的易拉罐的主视图。图3是表示图1的易拉罐所用的罐盖里面的平面图。图4是图2的易拉罐肩部的截面图。图5是图4的罐盖的放大截面图。图6是表示图1的易拉罐处于开封状态的立体图。图7是表示图6的开封后的罐盖里面侧的立体图。图8是表示图1的易拉罐开封初期的罐盖里面侧的立体图。图9是沿图8的IX-IX线的截面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2的清凉饮料用易拉罐的俯视图。图11是图10的易拉罐的主视图。图12是图10的易拉罐肩部的截面图。图13是图10的罐盖的放大截面图。图14是表示图10的易拉罐处于开封状态的立体图。图15是表示图10的易拉罐开封初期的罐盖里面侧的立体图。图16是沿图15的XVI-XVI线的截面图。图17是本专利技术的易拉罐的另一种罐盖的放大截面图。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易拉罐进行详细说明。这种易拉罐具有上部开口、内侧面衬有有机树脂薄膜的罐体,以及与上述罐体的开口部敛缝接合、装有易拉结构的铝制罐盖。例如,装清凉饮料的罐头,上述的易拉结构由在上述罐盖上压制形成的马蹄形沟构成的开封部,以及铆接于上述罐盖外侧、与其表面相邻的拉手构成。此外,上述罐盖靠上述罐体侧的里面通过粘结剂层衬有具有许多细微的贯穿孔的多孔有机树脂薄膜。上述的罐体用例如钢或铝形成。在上述的罐体的内侧面衬的有机树脂薄膜可以是例如聚酯薄膜、定向聚丙烯薄膜等。上述罐盖里面所衬的多孔有机树脂薄膜是用第5,257,923号美国专利所公开的多孔薄膜制造装置所制造的。该制造装置具有供给长薄膜的供给装置,表面附着许多有锐角的、莫氏硬度为5以上的粒子(例如钻石粒子)的可转动的第一轧辊,以及可以相对于该轧辊反方向转动的第二轧辊,上述第一轧辊与第二轧辊相互对向配置,使上述的长薄膜可以从它们之间通过,该装置还具有将上述轧辊中的一个固定,另一个可自由移动地配置于上述的一个轧辊的对面的穿孔装置,以及设置于上述穿孔装置的上述可自由移动的轧辊的两端部附近的、用于由上述各轧辊对上述薄膜的压力调节的压力调节装置。上述的多孔有机树脂薄膜最好为具有密度为500个/cm2以上、平均开口径为0.5-100μm的贯穿孔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之类的聚酯薄膜,或者尼龙、定向聚丙烯薄膜之类的有机树脂薄膜等开孔形态的薄膜。具有这样的平均开口径与密度的贯穿孔的多孔有机树脂薄膜,其断裂强度比无孔状态的有机树脂薄膜低得多,表现出比无孔状态的有机树脂薄膜更大的断裂性。上述的多孔有机树脂薄膜的贯穿孔平均开口径的规定是基于下述理由。如上述平均开口径不足0.5μm,就难以通过易拉结构容易地将里面衬有上述多孔有机树脂薄膜的罐盖开封。另一方面,如上述平均开口径超过100μm,恐怕就很难充分保护罐内的内装物。上述贯穿孔的平均开口径最好为2-50μm。上述的多孔有机树脂薄膜的贯穿孔密度的规定是基于下述理由。如上述密度不足500个/cm2,就难以在罐盖里面衬上具有高断裂性的多孔有机树脂薄膜。对上述密度的上限没有特别的限制。只是用上述多孔薄膜制造装置进行一次处理可以开设密度为25000个/cm2的贯穿孔。上述贯穿孔的密度最好为1000个/cm2-5000个/cm2。上述有机树脂薄膜的厚度最好为10-40μm。上述有机树脂薄膜的厚度如不足10μm,则恐难充分保护罐内的内装物。另一方面上述有机树脂薄膜的厚度如超过了40μm,则上述薄膜上即便开设了许多细微的贯穿孔,其断裂性也要降低,用手指拉起上述易拉结构的拉手很难使上述马蹄形开封部向罐体侧弯曲。有机树脂薄膜的厚度最好为12-25μm。上述粘结剂可用适用于食品的一般粘结剂。该粘结剂层的厚度从断裂性与内装物的保护的角度看最好为5-20μm。上述罐盖的制造方法可以在例如铝薄板的一面通过粘结剂层衬上有前述的许多细微的贯穿孔的多孔有机树脂薄膜,将该铝薄板冲压成圆形,通过压制形成由马蹄形的沟构成的开封部等,然后在上述有机树脂薄膜覆盖面的反面(外侧面)铆接拉手。上面说明的本专利技术的易拉罐具有上部开口、内侧面衬有有机树脂薄膜的罐体,以及与上述罐体的开口部敛缝接合、装有易拉结构的铝制罐盖。上述罐盖靠上述罐体侧的里面通过粘结剂层衬有具有许多细微的贯穿孔的多孔有机树脂薄膜。上述的易拉结构,例如,装清凉饮料的罐头,由在上述罐盖上压制形成的马蹄形沟构成的开封部,以及铆接于上述罐盖外侧、与其表面相邻的拉手构成。这样的结构的易拉罐,只要用手指将上述易拉结构的拉手向垂直方向拉起,铆接附近的拉手端部便将位于上述马蹄形开封部内侧的罐盖部分的面向罐体侧压下。在该拉手端部压下时,上述罐盖里面衬着的多孔有机树脂薄膜上起断裂起点(断裂起点)作用的许多细微的贯穿孔开裂了。因此,不仅上述的铝制罐盖,而且连上述的多孔有机树脂薄膜一起均形成沿上述马蹄形沟的切口,位于上述马蹄形开封部内侧的罐盖部分向上述罐体内侧弯曲而使罐盖开封。在上述多孔有机树脂薄膜通过粘结剂层与上述罐盖里面粘接时,上述粘结剂的一部分侵入上述多孔有机树脂薄膜的许多贯穿孔内,这些贯穿孔被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易拉罐,具有上部开口、内侧面衬有有机树脂薄膜的罐体,以及与上述罐体的开口部敛缝接合、装有易拉结构的铝制罐盖,在上述罐盖靠上述罐体侧的里面通过粘结剂层衬有具有许多细微的贯穿孔的多孔有机树脂薄膜。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加川清二
申请(专利权)人:加川清二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