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压内对中器用推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337104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1-17 15: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管道施工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液压内对中器用推管装置。提出的一种液压内对中器用推管装置固定在液压内对口器主轴的前端,包括有涨紧机构和用于在施工时推动位于前端的管道向后移动调整两节对接管道之间距离的推动缸;推动缸具有活塞Ⅰ(1)和缸套(10);推动缸的活塞Ⅰ(1)套置在所述的主轴(15)上,并相对主轴(15)固定;涨紧机构涨紧缸的活塞Ⅱ(19)套置在所述的缸套(10)上,并与缸套(10)固联。本实用避免了对中器校圆、组对时两个管口分离的现象,保证了钢管组对效率和成功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管道施工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液压内对中器用推管装置
技术介绍
液压内对口器用于两根管道在焊接前的对口,在实际使用中,由于种种原因,两根管道撑紧校圆组对时,会产生组对管口贴合不严密的现象,这会严重影响焊接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液压内对中器用推管装置。本技术为完成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液压内对中器用推管装置,所述的推管装置固定在液压内对口器主轴的前端;所述的推管装置包括有涨紧机构和用于在施工时推动位于前端的管道向后移动调整两节对接管道之间距离的推动缸;所述的推动缸具有活塞I和缸套;所述推动缸的活塞I套置在所述的主轴上,并相对主轴固定;所述涨紧机构涨紧缸的活塞II套置在所述的缸套上,并与所述的缸套固联,构成所述的涨紧机构可随所述的推动缸在管道内轴向移动的结构。所述推动缸的活塞I上具有向外凸起的环形凸台I ;所述缸套内壁面的两端均具有向内凸起的环形凸台:环形凸台I1、环形凸台III;所述环形凸台I位于环形凸台II与环形凸台III之间;所述的环形凸台II及缸套内壁面、活塞I之间的空腔构成推动缸的回程油腔;所述的环形凸台III及缸套内壁面、活塞I之间的空腔构成推动缸的进程油腔;所述涨紧机构的涨紧缸套置在所述推动缸的外侧,构成套置设置的液压缸结构;所述涨紧缸的活塞II套置在推动缸的所述缸套上并相对缸套固定;涨紧缸缸筒的内壁面上具有向内凸起的环形凸台:环形凸台IV、环形凸台V ;所述涨紧缸的活塞II位于环形凸台IV与环形凸台V之间;所述的环形凸台IV及涨紧缸缸筒内壁面、涨紧缸的活塞II之间的空腔构成涨紧缸的回程油腔;所述的环形凸台V及涨紧缸缸筒内壁面、涨紧缸的活塞II之间的空腔构成涨紧缸的进程油腔;所述推动缸的进油道、涨紧缸的进油道均设置在推动缸的缸套壁上。所述的活塞II与所述的缸套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的活塞II与所述的缸套连接为一体。涨紧机构的所述活塞II与所述的缸套固联,构成涨紧缸与推动缸并列设置的结构。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液压内对中器用推管装置,采用在液压内对中器主轴的前端设置推管装置,避免了对中器校圆、组对时两个管口分离的现象,保证了钢管组对效率和成功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活塞I ;2、内缸盖;3、分油环;4、分配盘;5、连杆;6、销轴;7、顶杆;10、缸套;11、护罩;12、涨紧缸缸筒,13、过渡块;14、支撑轮;15、主轴,16、环形凸台I ;17、环形凸台II ;18、环形凸台111;19、活塞II ;20、环形凸台IV ;21、环形凸台V。【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加以说明,液压内对中器的结构采用现有技术中已有的技术结构,在此不做过多说明:该专利申请仅涉及推管的结构设计;如图1所示,一种液压内对中器用推管,所述的推管固定在液压内对口器主轴15的前端;所述的推管包括有涨紧机构和用于在施工时推动位于前端管道向后移动调整两节对接管道之间距离的推动缸;所述的推动缸具有活塞I I和缸套10;所述推动缸的活塞II套置在所述的主轴15上,并相对主轴15固定;所述推动缸的活塞I I上具有向外凸起的环形凸台I 16 ;所述缸套10内壁面的两端均具有向内凸起的环形凸台:环形凸台II 17、环形凸台III18 ;所述环形凸台I 16位于环形凸台II 17与环形凸台III18之间;所述的环形凸台II 17及缸套10内壁面、活塞I I之间的空腔构成推动缸的回程油腔;所述的环形凸台III18及缸套10内壁面、活塞I I之间的空腔构成推动缸的进程油腔;所述涨紧机构的涨紧缸套置在所述推动缸的外侧,构成套置设置的液压缸结构;所述涨紧缸的活塞II 19套置在推动缸的所述缸套上并相对缸套10固定;该实施例中,所述的活塞II 19与所述的缸套10为一体成型结构;涨紧缸缸筒的内壁面上具有向内凸起的环形凸台:环形凸台IV 20、环形凸台V 21 ;所述涨紧缸的活塞II 19位于环形凸台IV 20与环形凸台V 21之间;所述的环形凸台IV20及涨紧缸缸筒内壁面、涨紧缸的活塞II 19之间的空腔构成涨紧缸的回程油腔;所述的环形凸台V 21及涨紧缸缸筒内壁面、涨紧缸的活塞II 19之间的空腔构成涨紧缸的进程油腔;所述推动缸的进油道、涨紧缸的进油道均设置在推动缸的缸套10壁上;该实施例中,所述的涨紧机构的结构采用现有技术中已有的技术结构;防护罩11保护油缸结构免受管道撞击,支撑轮14在设备进、出管道时提供支撑作用。本技术在管道对口时,先将钢管I用液压对中器的后涨紧机构的涨块撑紧固定,对中器前端套入对口钢管II,组对管口距离很近时,通过推管组件的分油环3对涨紧缸供油,控制涨紧缸推动顶杆7将钢管II撑紧,然后通过分油环3对推动缸供油,控制推动缸向对中器后端运动,带动涨紧缸和钢管II同时向对中器后端运动,使组对管口紧密贴合,这时再将对中器的前涨紧机构的涨块撑起进行校圆、组对、焊接,然后再将推管组件的涨紧缸松开、推动缸复位。这样就避免了对中器校圆、组对时两个管口分离的现象,保证了钢管组对效率和成功率。如图2所示,给出本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该实施例的主体结构同实施例I,该实施例中,所述的活塞I I连接在主轴15的前端,并与所述的主轴15相对固定;涨紧机构的所述活塞II 19与所述的缸套10固联,构成涨紧缸与推动缸并列设置的结构;当涨紧机构的缸筒沿轴向移动时,使顶杆7径向移动撑紧管道;所述活塞II 19和分配盘4同时与缸套10固联,当缸套10轴向移动时,带动涨缸组件、分配盘4、顶杆7和撑紧的管道一同轴向移动,实现推管功能。【主权项】1.一种液压内对中器用推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推管装置固定在液压内对口器主轴的前端;所述的推管装置包括有涨紧机构和用于在施工时推动位于前端的管道向后移动调整两节对接管道之间距离的推动缸;所述的推动缸具有活塞I (I)和缸套(10);所述推动缸的活塞I(I)套置在所述的主轴(15)上,并相对主轴(15)固定;所述涨紧机构涨紧缸的活塞II (19)套置在所述的缸套(10)上,并与所述的缸套(10)固联,构成所述的涨紧机构可随所述的推动缸在管道内轴向移动的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压内对中器用推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缸的活塞I (I)上具有向外凸起的环形凸台I (16);所述缸套内壁面的两端均具有向内凸起的环形凸台:环形凸台II (17)、环形凸台111(18);所述环形凸台I (16)位于环形凸台II (17)与环形凸台111(18)之间;所述的环形凸台II (17)及缸套内壁面、活塞I (I)之间的空腔构成推动缸的回程油腔;所述的环形凸台111(18)及缸套内壁面、活塞I (I)之间的空腔构成推动缸的进程油腔;所述涨紧机构的涨紧缸套置在所述推动缸的外侧,构成套置设置的液压缸结构;所述涨紧缸的活塞II (19)套置在推动缸的所述缸套上并相对缸套(10)固定;涨紧缸缸筒的内壁面上具有向内凸起的环形凸台:环形凸台1¥(20)、环形凸台¥(21);所述涨紧缸的活塞II (19)位于环形凸台IV(20)与环形凸台V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压内对中器用推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推管装置固定在液压内对口器主轴的前端;所述的推管装置包括有涨紧机构和用于在施工时推动位于前端的管道向后移动调整两节对接管道之间距离的推动缸;所述的推动缸具有活塞Ⅰ(1)和缸套(10);所述推动缸的活塞Ⅰ(1)套置在所述的主轴(15)上,并相对主轴(15)固定;所述涨紧机构涨紧缸的活塞Ⅱ(19)套置在所述的缸套(10)上,并与所述的缸套(10)固联,构成所述的涨紧机构可随所述的推动缸在管道内轴向移动的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晓光王光临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德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