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室喷射装置的制造方法及双室喷射容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33522 阅读:1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带有活塞(2)的双室喷射装置的制造方法,该活塞(2)起单向阀的作用,允许气体由活塞下方向上方移动,同时防止气体由活塞上方向下方移动,所述方法包括下列步骤:通过阀(6)向第一室(N1)充填在本质上不溶于原液的压缩气体,该第一室在所述活塞(2)的下方,使所述压缩气体移动到所述活塞(2)上方的第二室(N2)内(步骤S2),并且,通过向所述第一室(N1)内注入原液的类似方法,使所述第一室(N1)内的压缩气体进入所述的第二室(N2)(步骤S3)。(*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双室喷射装置的制造方法和双室喷射装置的容器,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双室喷射装置的制造方法和适用于该方法的双室喷射容器,其特征是原液和压缩气体的充填方法。
技术介绍
通常,已有的喷射装置分为两种普通型,原液与喷射剂共同充填至容器内;和所谓的"双室喷射装置",原液装在与加压剂相分离的容器中,两部分由隔壁分开,活塞和内袋可充当隔壁,加压剂通过隔壁向原液加压。后者适合于液体食物等不宜与加压剂相混合的原液,即混合后可与加压剂相反应的原液。至于隔壁,通常使用可折叠的内袋或可在容器内上下移动的活塞。在把活塞作为隔壁的某些装置中,上侧的隔室装原液,下侧的隔室装加压剂(液化气或压缩气体)。另一种情况下,上侧的隔室装压缩气体,下侧的隔室装原液。后一种情况更合理,因为压缩气体的比重小。但是,这种装置需要一条管子,它从喷射阀的下端穿过活塞伸出。在此情况下,活塞沿管子和容器的内壁滑动。另外,当原液和加压剂充填至容器时,通常,首先在大气压力下充填原液,压缩气体随后通过进气阀或所谓的杯下充填方法充填。进气阀可安装在容器的底部,或者喷射阀的安装盖上。但是,单独安装进气阀带来了额外的花费,充气方法也麻烦。例如,上述装有活塞以及穿过该活塞的管子的喷射装置的制造步骤如下。也就是说,管状喷嘴插入活塞管安装孔,借助浮力或压力抬起活塞,将原液充填在活塞之下。而后,在活塞抬起的不稳定状态下,通过活塞上的管安装孔,插入装在喷射阀上的管子。接着,通过喷射阀和容器开口之间的缝由杯下充填法充填压缩气体,气体充填后,马上将喷射阀成型,或者,通过容器上的另外安装的进气阀充填气体。因此,在管安装孔和管子间需要留有缝隙,而加压剂可能由此泄漏。另外,在加压剂装在活塞下方的喷射装置中,必须在容器底部安装进气阀。因此,需要较高的成本,而且充填作业麻烦,生产效率低。还有可能通过加压剂的进气阀漏气。另外,在用内袋的双室喷射装置的情况下,在采用杯下充填方法时,充填作业很麻烦。当进气阀安装在容器底部时,成本高,有可能泄漏加压剂。进一步说,当使用压缩气体为加压剂时,上述问题中的漏气问题变得特别严重,因为充填压缩气体的总量由容积和压力的上限决定,加压剂不可能过多地加入。也就是说,当使用压缩气体时,装置对漏气非常敏感,这与用液化气时不同。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室喷射装置的制造方法,此方法中,相对于现有技术的双室喷射装置而言,充填作业简单且加压剂不易泄漏。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本方法的双室喷射容器。专利技术概述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双室喷射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在压力容器内设有压力传递隔壁,它将容器的内部分为第一室和第二室;喷射阀,其作为连通喷射阀与第一室的通路;和单向阀,该阀允许压力容器内的液体由第一室向第二室流动;通过该通路将本质上不溶于原液的压缩气体从阀充填至第一室;并进一步使压缩气体由单向阀进入第二室;从阀途径该通路将原液充填至第一室。在通过阀充填原液的步骤中,通过把原液充入第一室,使第一室内的压缩气体被挤入第二室。在气体充填步骤完成后和第一室充填原液的步骤前,也可将第一室的压缩气体通过阀排出。在向第一室充填原液的步骤中,建议使原液足够过量,以使一些原液从第一室溢出至第二室。本专利技术的双室喷射容器有压力容器;装在容器上开口处的喷射阀;压力传递隔壁,它将容器分为第一室和第二室;连接第一室与阀的通路;和单向阀,它使气体可由第一室移动至第二室,并防止气体反向流动。但是,并不需严格禁止气体的反向流动。也就是说,单向阀的作用只需如此使第一室向第二室的流动顺畅,只有逆向的移动受到限制。上述隔壁可为一活塞,它将容器内部分开,并可上下滑动。活塞的结构可使其起单向阀的作用,保证气体由第一室向第二室的移动,而阻止其反向运动。在此情况下,当第一室在下方时,上述通路可为连通阀与第一室的管子。当第一室在上方时,阀可直接与第一室相通。当活塞做为单向阀时,建议使用周边可向内弹性变形的活塞,这样,它才能起单向阀的作用。另外,建议在容器、或阀与活塞间使用止定器,从而保证活塞移动以减小第二室的容积时,第二室仍留有预定的容积。上述预定容积,建议为容器容积的30%到50%。止定器可位于靠紧活塞的容器内壁上、或位于阀的下表面上。上述隔壁可由有弹性或可变形的内袋充当,该内袋内部即为第一室。在此情况下,建议为内袋配单向阀,该阀可位于内袋的底部、内袋的顶部、或接近喷射阀的位置。另外,建议在上述双室喷射容器中设置这样一个元件,在隔壁移动或变形从而减小第一室的容积时,该元件迫使第二室与阀或第一室连通。至于活塞式装置,当活塞移动以减小第一室的容积时,强迫连通元件可为管上连通第二室与管内部的通孔、或能使活塞变形或刺破活塞的元件。而对于内袋式装置,可使用在内袋收缩时能刺穿内袋,从而使内袋外部与内部、或者与阀连通的元件。上述带有管子的活塞式双室喷射容器的制造方法是,通过阀途经管子向第一室充填在本质上不溶于原液的压缩气体,再由阀途经管子向第一室内注入原液,保持容器正立,以使压缩气体由第一室进入第二室。不带管子的活塞式双室喷射容器的制造方法是,从阀向第一室内充填在本质上不溶于原液的压缩气体,从阀向第一室内注入原液,保持容器倒立,让留在第一室的气体进入第二室。下部或上部带单向阀的内袋式双室喷射容器的制造方法为,通过阀向第一室充填在本质上不溶于原液的压缩气体,从阀向第一室内注入原液,使容器正立或倒立,让留在第一室的压缩气体进入第二室。在上述任何双室喷射容器中,压缩气体充入一旦完成,第一室内的压缩气体即被放出,因此原液可充入第一室。本专利技术的双室喷射装置的制造方法与现有技术的方法不同,压缩气体首先充入,原液随后充入。也就是说,当压缩气体通过阀途经管子等通路进入第一室时,首先,隔壁移动或变形使第一室充满压缩气体。之后,通过单向阀使压缩气体由第一室进入第二室。在此情况下,第一室内的气压与第二室相同。而后,由同一阀向第一室加入原液,第一室被原液充满。在充填原液的过程中,由于单向阀的作用,压缩气体不会由第二室泄漏至第一室。在本专利技术的方法中,可在容器组装完毕后再充入内容物,不需使用杯下充填法。另外,由于压缩气体和原液从同一阀充填,不需在容器底装进气阀等。另外,充填方法简单,生产效率高。而且,充填完成后,第一室的原液介于第二室的压缩气体与阀之间。因此,压缩气体处于液封状态,不易泄漏。所以,可以方便地使用易漏的压缩气体作为加压剂。此外,在仅有压缩气体充填的情况下,即在原液充填前,可很容易地证实压缩气体是否漏出。上述制造方法中采用了压缩气体留在第一室内和随着原液充填至第一室向第二室移动的方法,原始的压缩气体的压力可能很低,此时不需排气步骤。与上述方法相比,将第一室的压缩气体从阀排出后再加原液的方法有其优点,即使第一室在容器的上部,也不需将容器倒置。另外,当压缩气体从第一室排出时,由于单向阀的作用,压缩气体不易从第二室泄漏至第一室。在本专利技术的活塞式双室喷射容器中,由于活塞作为单向阀,压缩气体可以顺利地由第一室移动到第二室,当装原液的第一室在下方时,通过使容器正立装液,或使容器倒立,由于单向阀的作用,仅有压缩气体能通过活塞容易地进入第二室。在活塞移动的端部具有止定器的喷射容器可保证预定的容积,这种设计的优点是,压缩气体能被确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双室喷射装置的制造方法,包括: 安装压力传递隔壁,其将压力容器的内部为第一室与第二室;喷射阀;连通喷射阀与第一室的通路;和单向阀,该单向阀允许压力容器内的流体由第一室向第二室流动; 从阀通过通路向第一室内充填在本质上不溶于原液的压缩气体,进一步使压缩气体由单向阀进入第二室;和通过阀由通路向第一室内充填原液。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目加多聪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大阪造船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