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清除异性杂质功能的籽棉喂料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334005 阅读:1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1-16 12: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清除异性杂质功能的籽棉喂料机。主要由籽棉喂入机构、籽棉输送机构、挡板组合、籽棉输出机构和吸棉管道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适用于棉花加工行业采用机器喂棉替代人工喂棉且具有清除异性杂质功能的棉机设备。可实现棉花加工厂籽棉的机械化自动喂入,该设备可完全代替人工喂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带清除异性杂质功能的棉花喂入机械,是一种适用于棉花加工行业机器喂棉替代人工喂棉的棉机设备。可实现棉花加工厂籽棉的机械化自动喂入。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我国机采棉系统工程的不断推广,机采棉清理加工设备已日臻完善,采棉机也开始大量引进和生产,与之相对应,高效机采棉处理中心和高效轧花机也应运而生,而籽棉喂料一直沿用传统的人工喂料方式,不仅产量低,劳动强度大,生产成本高,而且容易造成喂棉不均匀,远不能适应整个系统生产线的需求,已成为制约皮棉产量的主要原因,严重影响了棉花加工厂的经济效益。另外,目前我国的手摘棉中混入了大量的毛发、羽毛、塑料纤维丝、麻丝等异性杂质,机采棉中含有大量的棉叶、碎枝以及塑料地膜等杂质。市场上主要的几种籽棉清理机主要是对籽棉中的棉叶、不孕籽、僵瓣棉以及尘土等进行清理,不能有效清除籽棉中的异性杂质。目前对棉花中较大的异性杂质大都是采用人工手工分拣的方法进行分离,而对于较小的异性杂质如毛发、麻丝、塑料地膜等很难进行清理。这些异性杂质的存在,既影响了轧花厂皮棉的销售价格,又影响了纺织厂布匹的品质。目前市场上有一种籽棉喂入模式,它是在田间地头利用打模车将籽棉预先打成一定形状的棉模,然后用专用的棉模运输车将棉模运至棉花加工厂,然后再利用棉模开松机将棉模开松并喂入吸棉管道,最后由吸棉管道将籽棉输送至轧花车间。该模式需要至少一台打模车、一台棉模开松机和数台棉模运输车配套作业,一次性成本投入非常大,而且不能有效利用棉花加工厂现有的籽棉运输设备,该系统中不具有杂质清除功能。基于以上分析,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简单有效的机械自动喂料且带清除异性杂质功能的模式,成本低,能利用棉花加工厂现有的籽棉运输设备,根据我国现有的货场情况可采用多种安装方式,使原来需要十几个人的劳动仅用一人就可以完成,使籽棉的喂入更加均匀,大大减少减轻用工的数量和劳动强度,有效地降低了人工成本,避免了棉模喂棉模式的巨额资金投入,提高了皮棉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清理籽棉中的异性杂质、适应性强、产量高、劳动强度小、生产成本低、喂棉均匀、可实现机械自动喂料的籽棉喂料机。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下述的技术措施来实现:本技术由籽棉喂入机构、籽棉输送机构、挡板组合、籽棉输出机构和吸棉管道组成,籽棉喂入机构、籽棉输送机构、挡板组合安装在底座上,挡板组合位于籽棉输送机构的两侧,籽棉喂入机构位于籽棉输送机构输送方向的前方,籽棉输出机构安装在籽棉喂入机构的下方,吸棉管道的进口安装在籽棉输出机构的溜棉槽的出口,籽棉喂入机构两,侧壁之间的一组开松辊的前方装有清杂机构。本技术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下述的技术措施来实现:籽棉喂入机构中的清杂机构由尘龙、剥辊和它下方的盛杂箱组成,尘龙的圆表面由钢板网或钢丝网制作,尘龙的表面线速度0.02~0.2m/s,其端面与引风风机连接,剥辊的轴上装有多排叶片或者是刷子,尘笼轴和剥辊轴上的传动轮与电机C的传动轮相联接。籽棉输送机构由输送部件和传动部件组成,输送部件为输送链,或者是为输送辊或为输送带。输送部件为输送链时,经过两端的链轮组,安装5一20条相互平行的输送链,主动端链轮组轴上的传动轮A与电机A的传动轮联接;或输送部件为输送辊,安装一系列输送辊,每个输送辊装有传动轮B,相邻的输送辊传动轮互相联接,传动轮B与传动轮C联接,传动轮C与电机A的传动轮联接;或输送部件为输送带,输送带安装在两端的主动辊和从动辊上,主动辊轴上的传动轮D与电机A的传动轮联接;输送部件的输送速度为0.005~1m/s。籽棉喂入机构的传动部件由电机B、传动轮E和一系列开松辊组成,开松辊个数为3~8个,其中心连线与籽棉输送机构的输送平面呈45~85°夹角。籽棉喂入机构的开松辊刺钉排采用1一5段交错排列布置,开松辊直径为300一500mm,开松辊表面线速度为8~12m/s。籽棉输出机构由输棉绞龙、绞龙壳和绞龙壳下部的溜棉槽组成,溜棉槽安装在绞龙壳的端部或中部,在中部时,输棉绞龙的绞龙片为两段,其中一段为左旋绞龙片,另一段为右旋绞龙片,中部断开处连接溜棉槽,绞龙壳为钢板网或钢板,溜棉槽底部为格条栅或钢板,绞龙轴和闭风器轴上的传动轮与电机D的传动轮相联接。尘龙下方装着与水平面安装成20~70°角度的排杂网,排杂网用钢板网或格条栅制做,排杂网下方装着排杂绞龙,排杂绞龙的出口和闭风器连接。底座上安装有行走装置,行走装置为安装在底座上的行走轮,行走轮为轮胎或者是为轨道轮或履带式的行走轮。籽棉输送机构两侧的挡板组合与籽棉输送机构的输送平面呈60~120°夹角。本技术中所述的籽棉喂料机的结构特征和工作原理是:本技术由籽棉喂入机构、籽棉输送机构、挡板组合、籽棉输出机构和吸棉管道组成,籽棉喂入机构、籽棉输送机构、挡板组合安装在底座上,挡板组合位于籽棉输送机构的两侧,籽棉喂入机构位于籽棉输送机构输送方向的前方,籽棉输出机构安装在籽棉喂入机构的下方,吸棉管道的进口安装在籽棉输出机构的溜棉槽的出口。其工作原理为:首先将籽棉卸在籽棉输送机构的输送部件上,根据各轧花厂的货场情况,可以将籽棉喂料机固定安装在地面上或地坑内,由装载机或其它工程机械将运棉车运来的散状籽棉装入籽棉喂料机底部的籽棉输送机构和挡板组合组成的斗内,或将运模车运来的棉模卸在籽棉输送机构上,也可以将底座装上行走轮,由拖拉机或其它行走机械牵引在货场行走,也可以将底座装上由动力设备驱动的行走装置,将货场的籽棉装入籽棉输送机构和挡板组合组成的斗内。籽棉输送机构两侧的挡板组合与籽棉输送机构的输送平面呈60~120°夹角,这样籽棉在挡板组合的约束作用下方便的喂入到棉喂入机构。根据喂棉的需要,两侧的挡板组合可以制作成两侧高度相同,也可以制作成两侧高度不相同,或者只在一侧安装挡板组合。工作时,启动电机B和电机A,带动各自的传动部件使籽棉喂入机构的开松辊和输送机构的输送部件开始工作,启动电机C和电机D及尘龙引风风机,带动各自的传动部件使尘龙、剥辊、排杂绞龙、闭风器均开始工作。传动轮带动输送部件运行将连续卸在其上的籽棉或棉模移送向开松辊,开松辊的转动对输送机构移送来的籽棉进行开松,籽棉经开松辊开松后被抛掷落到输棉绞龙上,输棉绞龙将开松后的籽棉输送到下部的溜棉槽里,溜棉槽的籽棉溜至吸棉管道口时,吸棉管道将籽棉喂入轧花车间进行加工。籽棉输送机构运行速度可根据车间加工的需要进行调整,以保证喂料的均匀性和喂入量的合理性。在这个过程中,尘笼与引风风机相连,通过风力的作用吸附籽棉中各种异性杂质如毛发、羽毛、塑料地膜、麻丝以及细小轻灰等,与尘笼水平布置的剥辊(7)旋转将各种异性杂质刷进入下方的盛杂箱。籽棉中的棉叶、尘土等杂质通过排杂网时被排到排杂绞龙,由排杂绞龙排到与它出口连接的闭风器排出机外,闭风器可阻止下部的风进入机器,防止机器内的杂质扩散上扬。经过籽棉输出机构的籽棉中的棉叶、尘土、僵瓣棉、不孕籽等在经过带网孔的绞龙壳和格条栅的溜棉槽底部时被排出机外。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有清杂功能的籽棉喂料机,由籽棉喂入机构(1)、籽棉输送机构(2)、挡板组合(3)、籽棉输出机构(4)和吸棉管道(5)组成,籽棉喂入机构(1)、籽棉输送机构(2)、挡板组合(3)安装在底座(32)上,挡板组合(3)位于籽棉输送机构(2)的两侧,籽棉喂入机构(1)位于籽棉输送机构(2)输送方向的前方,籽棉输出机构(4)安装在籽棉喂入机构(1)的下方,吸棉管道的进口安装在籽棉输出机构(4)的溜棉槽(14)的出口,其特征在于:籽棉喂入机构(1)两侧壁之间的一组开松辊(12)的前方装有清杂机构(3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清杂功能的籽棉喂料机,由籽棉喂入机构(1)、籽棉输送机构(2)、挡板组合(3)、籽棉输出机构(4)和吸棉管道(5)组成,籽棉喂入机构(1)、籽棉输送机构(2)、挡板组合(3)安装在底座(32)上,挡板组合(3)位于籽棉输送机构(2)的两侧,籽棉喂入机构(1)位于籽棉输送机构(2)输送方向的前方,籽棉输出机构(4)安装在籽棉喂入机构(1)的下方,吸棉管道的进口安装在籽棉输出机构(4)的溜棉槽(14)的出口,其特征在于:籽棉喂入机构(1)两侧壁之间的一组开松辊(12)的前方装有清杂机构(3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清杂功能的籽棉喂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清杂机构(33)由尘龙(6)、剥辊(7)和它下方的盛杂箱(8)组成,尘龙(6)的圆表面为钢板网或者是钢丝网,尘龙(6)的表面线速度0.02~0.2m/s,其端面与引风风机连接,剥辊(7)的轴上装有多排叶片或者是刷子,尘笼轴和剥辊轴上的传动轮与电机C(30)的传动轮相联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带有清杂功能的籽棉喂料机,其特征在于:籽棉输送机构(2)由输送部件和传动部件组成,输送部件为输送链(18),或者是输送部件为输送辊(16)或输送带(1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有清杂功能的籽棉喂料机,其特征在于:输送部件为输送链(18),输送部件经过两端的链轮组(21),安装5一20条相互平行的输送链(18),主动端链轮组(21)轴上的传动轮A(17)与电机A(26)的传动轮联接;或者是输送部件为输送辊(16),输送部件为安装的一列输送辊(16),每个输送辊(16)装有传动轮B(23),相邻的输送辊(16)的传动轮互相联接,传动轮B(23)与传动轮C(24)联接,传动轮C(24)与电机A(26)的传动轮联接;或者是输送部件为输送带(19),输送带(19)安装在两端的主动辊(20)和从动辊(22)上,主动辊(20)轴上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涛李亚雄李斌刘洋温浩军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农垦科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