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掘进机用双喷射支护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2327344 阅读:2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1-15 02: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隧道掘进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隧道掘进机用双喷射支护系统。包括在主机内主控室后方、后配套拖车上清渣器前方的喷浆桥上布置有L2区域湿喷系统,在主机内钢拱架运输小车后方的设备桥上同时设有L1区域潮喷系统,该L1区域潮喷系统为位于设备桥一侧安装平台上的潮喷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隧道掘进机用双喷射支护系统结构合理,使用方便,安全性能高,而且,能够避免了因区域间隔带来喷射支护滞后问题,从而实现快速及时支护功能,有助于施工安全、高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隧道掘进施工
,特别是涉及一种隧道掘进机用双喷射支护系统
技术介绍
TBM (Tunnel Boring Machine)隧道掘进机,是利用回转刀具开挖,同时破碎洞内围岩及掘进,形成整个隧道断面的一种新型、先进的隧道施工机械;相对于目前常用的方法,TBM集钻、掘进、支护于一体,使用电子、信息、遥测、遥控等高新技术对全部作业进行制导和监控,使掘进过程始终处于最佳状态。在国际上,现已广泛应用于水利水电、矿山开采、交通、市政、国防等工程中。全断面硬岩掘进机施工过程中需要及时喷射混凝土,以稳定开挖后的岩体。因而,混凝土喷射系统应该尽量靠前布置,以方便尽早且快速进行支护。而现有的混凝土喷射系统多位于主机后方、后配套拖车前方的喷浆桥上布置混凝土喷射系统。该混凝土喷射系统的布置仅仅适用于正常围岩条件下的快速及时支护,在遇到围岩极为破碎的条件下,由于区域间隔,使得喷射支护滞后,无法实现及时支护功能,给施工安全、高效带来一定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能够避免了因区域间隔带来喷射支护滞后问题,从而实现快速及时支护功能,有助于施工安全、高效的隧道掘进机用双喷射支护系统。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设计一种隧道掘进机用双喷射支护系统,包括在主机内主控室后方、后配套拖车上清渣器前方的喷浆桥上布置有L2区域湿喷系统,在主机内钢拱架运输小车后方的设备桥上同时设有LI区域潮喷系统,该LI区域潮喷系统为位于设备桥一侧安装平台上的潮喷机。在所述安装平台外侧设有安全护栏。所述L2区域湿喷系统包括喷浆头、喷浆机械手,以及环形喷浆滑架、喷浆机械手周向旋转装置和喷浆滑架纵向移动装置;所述喷浆头安装在喷浆机械手上,喷浆机械手通过连接板与喷浆机械手周向旋转装置固定连接,所述喷浆机械手周向旋转装置所含大齿圈固定安装在喷浆滑架内侧,喷浆滑架纵向移动装置通过连接板横向安装在喷浆滑架下部。所述L2区域湿喷系统还包括设置在喷浆桥顶部的遥控手柄。所述湿喷系统有两组,对称分布在该区域的两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1、在结构上,本技术隧道掘进机用双喷射支护系统采用L1、L2区域双喷射系统,在正常围岩条件下仅使用L2区域湿喷系统支护,在围岩极为破碎条件下,使用LI区域潮喷支护系统,实现快速及时支护功能,避免了 LI和L2区域间隔和喷射支护的滞后问题,安全、高效的实现了及时支护功能。2、在结构上,本技术LI区域潮喷系统为潮喷机,结构简单,易于实施;L2区域湿喷系统包括喷浆头、喷浆机械手,以及环形喷浆滑架、喷浆机械手周向旋转装置和喷浆滑架纵向移动装置,可实现喷浆机械手周向旋转和纵向移动,喷浆头在喷浆滑架纵向移动基础上可以伸缩更长距离,从而可以减小喷浆管路下垂的长度,降低因摆管带来的振动和喷浆管因摆管带来的磨损,提高喷浆质量,减少回弹量,提高了初期支护进度。3、在结构上,本技术潮喷机安装平台外侧设有安全护栏,进一步提高了操作工人施工的安全性;在喷浆桥顶部设有遥控手柄,方便操作人员控制喷浆过程,使用更方便;喷浆桥可随喷浆滑架纵向移动装置一起前后移动,缩短喷浆时的观察距离,操作人员可以近距离方便的看到作业区域情况。4、综上,本技术隧道掘进机用双喷射支护系统结构合理,使用方便,安全性能高,而且,能够避免了因区域间隔带来喷射支护滞后问题,从而实现快速及时支护功能,有助于施工安全、高效,因此,非常适于推广实施。【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图1为本技术的LI区域潮喷系统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A-A剖视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L2区域湿喷系统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所示的B-B剖视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所示湿喷系统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中序号:1、钢拱架运输小车,2、设备桥,3、潮喷机,4、安全护栏,5、主控室,6、清渣器,7、喷浆头,8、喷浆机械手,9、环形喷浆滑架,10、喷浆机械手周向旋转装置,11、喷浆滑架纵向移动装置,12、遥控手柄,13、连接板,14、连接板,15、安装平台,16、喷浆桥。【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本技术隧道掘进机用双喷射支护系统,包括LI区域潮喷系统和L2区域湿喷系统。参见图1-2,图中,LI区域潮喷系统位于主机内钢拱架运输小车I后方的设备桥2上,并且该LI区域潮喷系统为位于设备桥一侧安装平台15上的潮喷机3。在安装平台外侧同时设有安全护栏4。参见图3-5,图中,L2区域湿喷系统位于主机内主控室5后方、后配套拖车上清渣器6前方的喷浆桥16上,该L2区域湿喷系统包括对称设置在该区域两端的两组,每组湿喷系统包括喷浆头7、喷浆机械手8,环形喷浆滑架9、喷浆机械手周向旋转装置10和喷浆滑架纵向移动装置11,以及设置在喷浆桥顶部的遥控手柄12 ;其中喷浆头安装在喷浆机械手上,喷浆机械手通过连接板13与喷浆机械手周向旋转装置固定连接,喷浆机械手周向旋转装置所含大齿圈固定安装在喷浆滑架内侧,喷浆滑架纵向移动装置通过连接板14横向安装在喷浆滑架下部。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做出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主权项】1.一种隧道掘进机用双喷射支护系统,包括在主机内主控室后方、后配套拖车上清渣器前方的喷浆桥上布置有L2区域湿喷系统,其特征是:在主机内钢拱架运输小车后方的设备桥上同时设有LI区域潮喷系统,该LI区域潮喷系统为位于设备桥一侧安装平台上的潮喷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掘进机用双喷射支护系统,其特征是:在所述安装平台外侧设有安全护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掘进机用双喷射支护系统,其特征是:所述L2区域湿喷系统包括喷浆头、喷浆机械手、环形喷浆滑架、喷浆机械手周向旋转装置和喷浆滑架纵向移动装置;所述喷浆头安装在喷浆机械手上,喷浆机械手通过连接板与喷浆机械手周向旋转装置固定连接,所述喷浆机械手周向旋转装置所含大齿圈固定安装在喷浆滑架内侧,喷浆滑架纵向移动装置通过连接板横向安装在喷浆滑架下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隧道掘进机用双喷射支护系统,其特征是:所述L2区域湿喷系统还包括设置在喷浆桥顶部的遥控手柄。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隧道掘进机用双喷射支护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湿喷系统有两组,对称分布在该区域的两端。【专利摘要】本技术属于隧道掘进施工
,特别是涉及一种隧道掘进机用双喷射支护系统。包括在主机内主控室后方、后配套拖车上清渣器前方的喷浆桥上布置有L2区域湿喷系统,在主机内钢拱架运输小车后方的设备桥上同时设有L1区域潮喷系统,该L1区域潮喷系统为位于设备桥一侧安装平台上的潮喷机。本技术隧道掘进机用双喷射支护系统结构合理,使用方便,安全性能高,而且,能够避免了因区域间隔带来喷射支护滞后问题,从而实现快速及时支护功能,有助于施工安全、高效。【IPC分类】E21D11/10【公开号】CN204754942【申请号】CN201520446616【专利技术人】孙晋永, 阳斌, 陈建立, 李强, 苗金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隧道掘进机用双喷射支护系统,包括在主机内主控室后方、后配套拖车上清渣器前方的喷浆桥上布置有L2区域湿喷系统,其特征是:在主机内钢拱架运输小车后方的设备桥上同时设有L1区域潮喷系统,该L1区域潮喷系统为位于设备桥一侧安装平台上的潮喷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晋永阳斌陈建立李强苗金刚徐鹏祖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隧道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