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软管在位监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327200 阅读:1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1-15 01: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海洋软管在位监测装置,包括旁通软管、海管平管段、三通、弯头,通过在平台下层甲板上的海管登/离台端管线旁接入与钢管并行的旁通软管,由于旁通软管与海底平管二者的内部介质相同,通过对旁通软管的在线监测,可以推测海底平管的在位状况,对可能发生的风险做出预警,变被动维修为主动事先预防;通过接入旁通软管,避免了监测作业对平台生产流程与原油工艺管线的影响及因监测造成的停输;通过在旁通软管上安装传感器和取样点,实现对软管环形域状态监测,避免了环形域监测必须依赖挠性立管与挠性平管环形域导通的情况,更符合挠性平管与钢质立管组合的现状;在不带压的情况下进行监测作业,提高了作业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管线在位监测装置,特别是关于一种海洋软管的在位监测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对海底软管水下部分的在位监测属于一个盲区,只能套用钢管的监测技术,通过在海上采油平台上的海管出发端和接收端安装挂片对介质的腐蚀/结垢性能进行检测,但由于软管特殊的多层复合结构,挂片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软管与介质直接接触的金属材料当时的状态;对软管整体结构完整性的监测只能依赖于打压、通智能球等方式,在进行监测时均需要管线停输并进行带压操作,而且这种监测技术无法实现对软管环形域的监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而提供一种海洋软管在位监测装置,通过在平台下层甲板上的海管登/离台端管线旁接入与钢管并行的旁通软管,由于旁通软管与海底平管二者的内部介质相同,通过对旁通软管的在线监测,可以推测海底平管的在位状况,对可能发生的风险做出预警,变被动维修为主动事先预防;通过接入旁通软管,避免了监测作业对平台生产流程与原油工艺管线的影响及因监测造成的停输;通过在旁通软管上安装传感器和取样点,实现对软管环形域状态监测,避免了环形域监测必须依赖挠性立管与挠性平管环形域导通的情况,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海洋软管在位监测装置,包括旁通软管、海管平管段、三通、弯头、阀门、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海管平管段入口端和出口端分别固定有一个所述三通,所述三通的支路接口分别通过钢管与所述弯头连接,在两个所述弯头之间接入所述旁通软管,所述旁通软管入口端和出口端分别与软管接头Ⅰ、软管接头Ⅱ连接,所述旁通软管的内压密封层内部设置有老化挂片,所述旁通软管的铠装层中埋设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所述软管接头Ⅱ内部设置有气体浓度传感器、传输导线出口导管,所述软管接头Ⅱ外部设置有环形域介质分析口,所述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气体浓度传感器通过传输导线与所述显示器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翎羽王鸿轩代志双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海王星海上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市海忠海洋石油装备有限公司无棣海忠软管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