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记录仪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航行数据记录仪,包括:多路声音采集单元,混频滤波单元,增益放大单元,A/D转换单元,压缩分析单元,存储单元,逻辑控制单元,主控单元和以太网控制单元;多路声音采集单元通过混频滤波单元、增益放大单元、A/D转换单元与压缩分析单元相接,压缩分析单元与存储单元和逻辑控制单元相连接,压缩分析单元和逻辑控制单元与主控单元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航行数据记录仪可多路声音采集,具有超高信噪比,可正确区分话音及环境声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记录仪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航行数据记录仪。
技术介绍
航行数据记录仪即船舶用“黑匣子”,同飞机用“黑匣子” 一样,可记录船舶航行中的各种数据,用以对事故原因等进行分析、判断。目前,公知的航行数据记录仪只设置一路信号采集电路,信噪比低,当人话音与环境声音相混记录在声音存储器时,很难分辨出人的声音,如果说话声音微弱,就更听不出话音内容,影响事故原因的正确评判。有鉴于此,需要提供一种航行数据记录仪,可多路声音采集,具有超高信噪比,可正确区分话音及环境声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航行数据记录仪,可多路声音采集,具有超高信噪比,可正确区分话音及环境声音。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航行数据记录仪,包括:多路声音采集单元,混频滤波单元,增益放大单元,A/D转换单元,压缩分析单元,存储单元,逻辑控制单元,主控单元和以太网控制单元;多路声音采集单元通过混频滤波单元、增益放大单元、A/D转换单元与压缩分析单元相接,压缩分析单元分别与存储单元和逻辑控制单元相连接,压缩分析单元和逻辑控制单元均与主控单元相连接;所述主控单元与以太网控制单元相连接,通过以太网收发数据。进一步地,所述的混频滤波单元设有带通滤波器,与带通滤波器的输入端相接有相并联的电容和电阻,带通滤波器的输出端接有相串联的电阻。进一步地,所述的增益放大单元设有自动增益控制器,自动增益控制器的正输入端接地,负输入端与电阻相接,自动增益控制器的2脚相接有电阻,自动增益控制器的输出端通过电阻与运算放大单元的负输入端相接,运算放大单元的正输入端接地,运算放大单元的负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接有电阻。进一步地,所述自动增益控制器的输出端还通过电容、电阻与运算放大器的负输入端相接,运算放大器的正输入端与电容和电阻相接,运算放大器的负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接有二极管和电阻。进一步地,所述的压缩分析单元设有数字信号处理器,与数字信号处理器相接有晶振元件和电容,与数字信号处理器还相接有电阻,端子排和电阻排。进一步地,所述的以太网控制单元设有专门的以太网控制器,与以太网控制器相连有有源晶振和电感,与以太网控制器相连还有以太网接口芯片。进一步地,所述存储单元为FLASH存储器。进一步地,所述主控单元为单片机。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的一种航行数据记录仪,可多路声音采集,具有超高信噪比,可正确区分话音及环境声音。【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航行数据记录仪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多路声音采集单元电路的具体线路图;图3是混频滤波单元电路的具体线路图;图4是增益放大单元电路的具体线路图;图5是A/D转换单元电路的具体线路图;图6是压缩分析单元电路的部分实施线路图;图7是压缩分析单元电路的部分实施线路图;图8是压缩分析单元电路的部分实施线路图;图9是压缩分析单元电路的部分实施线路图;图10是逻辑控制单元电路和存储单元电路的具体线路图;图11是主控单元电路的具体线路图;图12是以太网控制单元电路的具体线路图一;图13是以太网控制单元电路的具体线路图二。附图标记说明:1、多路声音采集单元;2、混频滤波单元;3、增益放大单元;4、A/D转换单元;5、压缩分析单元;6、存储单元;7、逻辑控制单元;8、主控单元;9、以太网控制单元。【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至图13所示,本技术的一种航行数据记录仪,包括:多路声音采集单元1,多路声音采集单元I的输出经混频滤波单元2、增益放大单元3、A/D转换单元4与压缩分析单元5相接,与压缩分析单元5相接有FLASH存储单元6和逻辑控制单元7,压缩分析单元5的输出及逻辑控制单元7与主控单元8的单片机相接,单片机与以太网控制单元9相连接,通过以太网收发数据。多路声音采集单元I的电路如图2所示:多路声音采集电路设有三路,第一路设有放大器UlA (LM837MX),放大器UlA的正输入端接地,负输入端与相串联的电阻R3、电容E1、电阻Rl相接,电容El与电阻Rl的连接点与拾音器MICINl相接,放大器UlA的负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接有电阻R5 ;第二路设有放大器U1B(LM837MX),放大器UlB的正输入端接地,负输入端与相串联的电阻R4、电容E2、电阻R2相接,电容E2与电阻R2的连接点与拾音器MICIN2相接,放大器UlB的负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接有电阻R6 ;第三路设有放大器UlC(LM837MX),放大器UlC的正输入端接地,负输入端与相串联的电阻R14、电容E3、电阻R13相接,电容E3与电阻R13的连接点与拾音器MICIN3相接,放大器UlC的负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接有电阻R15。三路声音采集电路的输出端MIC0UT1、MIC0UT2、MIC0UT3通过电阻排RPl与混频滤波电路相接。混频滤波单元2的电路如图3所示:混频滤波电路设有带通滤波器U3 (UAF42),与带通滤波器U3的输入端相接有相并联的电容Cl、电阻R7及电阻R8,带通滤波器U3的输出端14脚接有相串联的电阻R9、RlO0混频滤波电路通过14脚与增益放大电路相接。增益放大单元3的电路如图4所示:增益放大器设有自动增益控制器U4(AD603),自动增益控制器U4的正输入端接地,负输入端与电阻R22相接,与自动增益控制器U4的2脚相接有电阻R25、R26,自动增益控制器U4的输出端通过电阻R56与运算放大器U2D的负输入端相接,运算放大器U2D的正输入端接地,运算放大器U2D的负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接有电阻R57,与电阻R57还相接有电阻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航行数据记录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多路声音采集单元,混频滤波单元,增益放大单元,A/D转换单元,压缩分析单元,存储单元,逻辑控制单元,主控单元和以太网控制单元;多路声音采集单元通过混频滤波单元、增益放大单元、A/D转换单元与压缩分析单元相接,压缩分析单元分别与存储单元和逻辑控制单元相连接,压缩分析单元和逻辑控制单元均与主控单元相连接;所述主控单元与以太网控制单元相连接,通过以太网收发数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细祥,韩佳,季鹏,宁泓翔,孙明睿,平占悦,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锦达数据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