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烟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32281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在用单一坯件构制软式卷烟盒时,首先在底壁区域中借助坯件的双层布置形成材料加固。为了在底壁折片的胶合过程中保护卷烟免受胶的转移,覆盖层在底壁上方布置在内侧。这里一个延伸的底部角折片用作覆盖层。另外,在相邻于端壁(17)的区域中,通过Z形折叠形成多层材料带。在一侧壁(13)上材料带的重叠区域中,在一个层中设置至少一个切口,所述切口保证在该区域中各层的闭合位置。(*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烟草产品,特别是卷烟的包装盒,包括至少一个坯件,该坯件包围盒的内容物,由可折叠包装材料如纸、纸板等制成,坯件的折片,特别是底部折片彼此(部分地)重叠且用胶彼此相连,另外,邻近于一个(顶部)端壁和/或邻近于一个(底部)底壁形成一个Z形折。本专利技术主要涉及软包式卷烟盒的改进结构,即,最好包括一个由纸或类似包装材料制成的坯件。为了增加这种盒的尺寸稳定性,这种盒至少在邻近于端壁的区域内设有一个环绕复式折,即,特别是一个Z形折(US 4 508 218)。另外,这种卷烟盒可以在底壁的区域内设有材料加固,即,双层材料带,形成相应的底壁的双层底部折片(US 5 762 186)。本专利技术涉及上述结构的卷烟盒的改进。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构制上述的或类似结构的盒,以保证外观上的改善及改善盒的内容物品质保障。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专利技术的盒的特征在于在用胶彼此相连接的折片和盒的内容物之间设置一个覆盖片,以便防止胶转移到盒的内容物上。本专利技术的基础在于下述发现盒的折片的胶合,特别是底壁的底部折片的胶合具有胶颗粒转移到盒的内容物上,特别是转移到相邻于盒的底壁的卷烟的端部区域上的危险。按照本专利技术的覆盖片保护卷烟的端部表面,以免胶的转移。在底壁的区域中,覆盖片方便地构成坯件的一部分,也就是说,覆盖片连接于坯件,确切来说是作为通常设置在内侧的底部角折片的延伸部和/或补充或附加件。所述底部角折片是盒的直立窄侧壁之一的延续部分。本专利技术类似于US 5 762 186,其覆盖片是底壁区域中的双层材料带的一部分,但并不涉及到该区域的盒的加固。相应的冲切口形成一个底部角折片,其长度相应于准备以双层方式折叠的材料带的宽度。对于完成状态的盒来说,所述延续的底部角折片抵靠在底壁的内侧,并构成覆盖片。在形成Z形折的情形中,特别是邻近于端壁,为了由于重叠而形成一个侧壁,在侧折片的重叠区域中可以形成多层。按照本专利技术,在Z形折和/或其重叠的区域中,一个切口至少设置在各层中的一层的区域中,形成一个局部的、边界侧的减层。在该区域中,这些层是方便地借助胶连接起来的,从而保证盒的正确形成。现在对照以下附图详述上述(卷烟)盒的结构和制造。附图说明图1是改进的软包式卷烟盒的立体图,图2表示从下面斜向看去的图1所示的盒,图3以按照图1中箭头Ⅲ的底视图表示底壁,图4是表示软包式盒的顶部端侧区域的侧视图,图5是沿图4中V-V剖面的剖视图,图6表示图5的放大的细部结构,图7以展开状态表示图1-6所示盒的坯件,以及图8表示处于中间折叠位置上的图7所示的坯件。附图所示细节涉及特别根据US 4 508 218和US 5 762 186设计的(卷烟)盒的发展和改进。在图1中以立体图表示的改进设计的软包式(卷烟)盒包括一个整体坯件(图7和8)。该矩形坯件包围盒的内容物(一组卷烟),以便形成前壁10、后壁11和侧壁12,13。侧壁13是由两个彼此部分重叠的边界侧的侧折片14,15形成的,较宽的侧折片位于外侧,最后重叠侧壁13的整个宽度。侧折片14,15借助粘合剂,在本例中借助多个胶点16彼此相连。在顶部,坯件形成一个端壁17。一个底壁18相对地设置。端壁17和底壁18是由多个彼此部分重叠的折片形成的。底壁18包括底部折片,即,底部纵向折片19和20,以及底部角折片21,22。分别为梯形的纵向折叶19,20一方面连接于前壁10,另一方面连接于后壁11。较窄的底部角折片21,22一方面连接于侧壁12,另一方面连接于侧壁13,或者是其延续部。底部角折片21,22构成底壁18的内侧面,而底部纵向折片19,20则位于外侧。底部折片19,20通过粘合剂,例如,通过胶点或类似物彼此连接。坯件或盒的底侧区域,即,折叠带24是双层形式的。折叠带24包括两条子带25,26。在自由边界上形成的外部子带26沿着一条折叠线27折叠,以便构成双层折叠带24。所述底部折片是由双层折叠带24形成。一覆盖片在底壁18的内侧,确切来说,在底壁18和盒的内容物之间形成。在底部折片粘合过程中,覆盖片保护盒的内容物,免于胶颗粒的转移。在图示实施例中,覆盖片是由底部折片,确切来说,是由连接于侧壁12的底部角折片21构成的。为此目的,底部角折片21不是双层形式的,底部角折片21仍为由折叠带24的宽度预定的长度,即,基本为底部角折片22的长度的两倍。为此目的,坯件是通过冲孔线28,29制备的。它们在底部角折片21的侧向边界上,确切来说,在折叠带24的区域中延伸,即延伸至折叠线27。因此,子带26的区域可以折叠,以便形成底部纵向折片19,20及底部角折片22,而底部角折片21仍处于未折叠状态,因而相应地较长。在本实施例中,借助设置在折叠带24的自由侧上的一个边界带30取得一个附加长度。当盒处于完成状态时,所述边界带作为内部加固在前壁10、后壁11和侧壁12,13的区域内延伸(图2)。相应在侧壁12上确定尺寸的底部角折片21沿着底壁18的内侧延伸至相对的底部角折片22或超过底部角折片22(图2和3)。因此,盒的内容物相对于外部抵靠的底部纵向折片19,20在整个表面区域上被底部角折片21,22覆盖。采用类似于为端壁17所采用的方法,所述底部纵向折片被折叠并彼此连接。底部折片,即,底部纵向折片19,20的胶合方便地在图2和3所示位置上进行。盒的内容物,即,卷烟的面对端部一方面被单层的底部角折片21,另一方面被邻接的底部角折片22完全覆盖。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特征涉及在坯件的多层形式的区域中盒的结构。在本实施例中,这是邻近于端壁17或在其正下面的一个圈住的多层材料带31。所述材料带构成一个Z形折。为此目的,坯件(图7)在端侧区域中设有一折叠带32,它用于按照类似于底壁18的结构的方式形成端部折片。因此,这与端部纵向折片33,34和窄的端部角折片35,36有关。端部角折片36是局部双层形式的,即,类似于侧壁13的形式。另一材料带,即,Z形折的材料带37在折叠带32和带有前壁10、后壁11等的区域之间形成。所述Z形折的材料带包括两个子带,即Z形折的腿部38,39的子带。带状腿部38,39彼此被Z形折的边缘40分开,并且被折叠边缘41与折叠带32分开,被另一折叠边缘42与前壁10、后壁11等分开。每个上述边缘构成Z形折处于完成状态(图5)时材料的偏转边缘。在侧壁13的区域内,材料带31的结构形成材料层的蓄集(图6)。这可能导致在该区域中折的不合需要的打开。为了对付这种作用,材料层从重叠区域取出,使重叠层的总数局部地减少。为此目的,内层,即,被外侧面覆盖的层,最好设有切口、孔、冲切部分等。在本实施例中,一个切口43设在Z形折的材料带37的边界侧上,该切口在自由边界方向上是敞开的。该切口是V形的,基本在Z形折的材料带37的区域中央延伸,即,在Z形折边缘40的两侧上延伸。在制造盒的过程中,首先在平面坯件(图8)的区域中形成全部Z形折。其后,盒的内容物被包入这样制备的坯件中,在侧壁13的区域中形成材料重叠。在Z形折材料带37的朝向(外部)侧折片15的那个区域中设置切口43。借助内部Z形折(图6),当盒处于完成状态时切口43被侧折片15的顶部区域在外侧重叠。在侧折片14下面,切口43的结构和布置,确切来说在腿部38和39的区域中使局部材料和/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烟草产品特别是卷烟盒,它包括至少一个坯件,该坯件包围盒的内容物,由可折叠材料如纸、纸板或类似材料制成,坯件的折片,特别是底部折片彼此重叠,并借助胶彼此连接,其特征在于:在彼此用胶连接的折片和盒的内容物之间布置一覆盖片,以便防止胶转移到盒的内容物上。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海因茨福克伊尔明施泰因坎
申请(专利权)人:福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