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厂废水用于灌溉豆类农作物的应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316352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1-12 23: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酒厂废水用于灌溉豆类农作物的应用方法,包括将酒厂废水经过格栅后进入收集池,然后进入调节池进行水质调节处理,在调节池中加入碳酸氢钠将废水调节到PH=7,将调节后的废水通过管道喷洒在种植豆类农作物的土壤中,在种子的萌芽阶段每次连续喷洒时间为2~3天,然后停止喷洒1天,在豆类农作物出芽后,需要进行喷洒调节后的酒厂废水催苗,每次连续喷洒时间为5~7天,然后停止喷洒3天,并且每次喷洒浇水要求是浇透土壤,保持地面湿润。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应用方法,利用菜豆本身的生理特性,在整个生长过程中不需进行特殊的管理,与现有技术相比,在运行成本、处理效果,还是环保效益、经济效益等都具有明显的优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酒厂废水应用
,具体地说,涉及的是酒厂废水用于灌溉豆类 农作物的应用方法。
技术介绍
白酒生产工序中,会产生各种有机废水,如发酵池内的黄水、蒸馏过程中的底锅水 以及洗粮废水等,针对于上述废水,现阶段的处理方法都是统一收集到指定区域,再进行 "厌氧+好氧生化"工艺进行处理。具体的讲,即是将混合废水先放入厌氧池(非封闭式), 利用厌氧微生物(甲烷菌等)发酵对其进行厌氧发酵,水解大分子物质,再将混合废水栗入 好氧池中,进行曝气处理,使大量进入的氧气进一步降低C0D,最后排放。 在上述处理过程中,由于白酒酿造的原料均来源于农作物,生产过程只利用了原 料中的淀粉和糖分,其他成分没有利用,所以厌氧微生物发酵过程中就会产生多种氨基酸 和蛋白质。氨基酸和蛋白质会在硫酸还原菌分解作用下产生S2和SO42,它们进一步转化 为硫化氢(H2S)进入大气。由于硫化氢为恶臭味气体,使得废水处理现场及周边的空气环境 极为恶劣,对操作人员和周边人员的身体健康有极大的危害。 湿地被应用于污水净化始于20世纪50年代,而用人工湿地进行污水净化的研究 始于70年代。它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酒厂废水用于灌溉豆类农作物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方法包括将酒厂废水经过格栅后进入收集池,然后进入调节池进行水质调节处理,在调节池中加入碳酸氢钠将废水调节到PH=7,将调节后的废水通过管道喷洒在种植豆类农作物的土壤中,在种子的萌芽阶段每次连续喷洒时间为2~3天,然后停止喷洒1天,在豆类农作物出芽后,需要进行喷洒调节后的酒厂废水催苗,每次连续喷洒时间为5~7天,然后停止喷洒3天,并且每次喷洒浇水要求是浇透土壤,保持地面湿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聪
申请(专利权)人:仁怀市城北中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