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凹部的点眼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31606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点眼容器,在具有可挠性的中空圆筒状的圆筒部2上形成可由两根指尖把持的凹部7。(*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填充药液的容器本体中,至少圆筒部构成具有可挠性的中空圆筒状的点眼容器。
技术介绍
作为以往的点眼容器,特别是医疗用点眼液中使用的点眼容器,选用中空圆筒状的容器,例如使用形成中空圆筒状的容器本体中安装中塞的容器,通过吹制成形或真空成形将容器本体的圆筒部及注液口部共同形成为一体的中空圆筒状的容器(例如,参照日本实公昭39-11991号公报)。此外,作为该容器材料,从容易成形程度等出发使用软质的热塑性树脂。在这种点眼容器中,在将容器本体内的药液给药的场合,用二根指尖把持容器本体的圆筒部,保持容器本体的注液口与给药对象的眼相对的给药姿势,通过一面维持该姿势,一面在容器轴线一侧按压操作容器本体的圆筒部,从容器本体的注液口将药液滴下供给。为了使该按压操作容易,形成中空圆筒状的点眼容器由软质的热塑性树脂形成,但对于按压力弱的高龄者等,会感到在按压操作的控制上不自由。此外,对于把持力弱的高龄者等,在进行按压操作时,有指尖的把持位置难以稳定的情况。鉴于上述情况,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对容器本体的圆筒部进行简单且低成本的改造,提供一种容易把持,且挤压性好的便于使用的点眼容器。专利技术的公开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1的形成凹部的点眼容器的结构特征为,在具有可挠性的中空圆筒状的圆筒部上形成可由二根指尖把持的凹部。根据上述的结构特征,在将容器内的药液给药时,由于由二根手指把持形成于容器圆筒部上的凹部,指尖的把持位置稳定。并且,在按压操作容器的圆筒部时,由于该指尖接触的圆筒部的一部分是已经凹陷地形成的,与克服弹性复原力使圆筒状的圆筒部的一部分凹陷变形的场合相比,能够减轻其按压操作力。从而,在中空圆筒状的筒部上形成凹部的简单且低价的改造,由于与以往的点眼容器相比容易把持,并且,能够通过按压操作力的减轻而改善挤压性,从而可提供一种可将容器内的药液正确、容易地给药的便于使用的形成凹部的点眼容器。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2的形成凹部的点眼容器的结构特征为,所述凹部由在圆筒部的圆周方向两处的各处上凹入形成的偏平或大致偏平的把持面构成。根据上述的结构特征,在由二根指尖把持容器的圆筒部时,由于是把持形成于圆筒部的两处的偏平或大致偏平的把持面,把持的指尖的局部性的压迫感少,可进一步改善把持性能。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3的形成凹部的点眼容器的结构特征为,所述凹部由在圆筒部的圆周方向两处的各处上以越向容器轴线方向中央一侧越靠近容器轴线一侧状态凹入形成的弯曲状把持面构成。根据上述的结构特征,在由二根指尖把持容器的圆筒部时,由于是把持形成于圆筒部的两处的与指尖的曲面相近的弯曲凹状的把持面,把持的指尖没有或几乎没有局部性的压迫,可进一步改善把持性能。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4的形成凹部的点眼容器的结构特征为,所述具有圆筒部的容器本体由在成形的同时填充药液的热塑性材料制的容器本体构成。根据上述的结构特征,特别是即使对于要求制造成本低廉的医疗用点眼容器,也能够在降低成本的同时,改善把持性能。附图简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形成凹部的点眼容器的第1实施例的容器本体的正视图。图2为容器本体的侧视图。图3为点眼容器全体的侧剖视图。图4为容器本体的剖面俯视图。图5为滴下给药时容器本体的侧剖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形成凹部的点眼容器的第2实施例的容器本体的正视图。图7为容器本体的侧视图。图8为点眼容器全体的侧剖视图。图9为容器本体的剖面俯视图。图10为滴下给药时容器本体的侧剖视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的形成凹部的点眼容器的第3实施例的容器本体的正视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的形成凹部的点眼容器的第4实施例的容器本体的正视图。图13为比较例的容器本体的侧视图。实施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下面,根据附图更加详细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第1实施方式图1~5示出主要用于医疗用的本专利技术的形成凹部的点眼容器,由在吹制成形或真空成形的同时填充预定量的药液的可挠性热塑性材料制的容器本体A,和可自由装卸地拧合于形成在该容器本体A的螺纹筒部5a上的盖体B构成。前述容器本体A由向内侧弯曲的圆形底部1、连接于其周缘上的中空筒状的圆筒部2、在该圆筒部2的肩部分2a上连续形成的圆筒状头部3、从该头部3的上侧位置向直径方向膨出的圆环状阶部4、在其上侧连续形成的具有阳螺纹部5a的螺纹筒部5、在其上侧连续形成的具有注液口6a的注液筒部6构成。作为构成前述容器本体A的材料的热塑性材料,为聚乙烯、聚乙烯—聚丙烯、聚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脂、聚碳酸脂等,成形的容器本体A全体可弹性变形。在前述容器本体A的注液筒部6上,形成有凹入方式形成的越靠近注液口6a一侧内径越大的有底圆锥状的凹部6b,在该凹部6b的底面上,形成有随着指尖对前述圆筒部2的按压操作可将从容器本体A压出的液滴量控制为设定量的小直径的注液孔6c。前述凹部6b的深度为2~7mm范围,最好在5~7mm范围,最佳为6mm,同时前述注液口6a的口径(开口径)与药液的液性相适,在φ2.0mm~φ4.0mm的范围内调整。为了限定一滴量(与目的相适,将一滴量调整在25~50μl的范围),在表面张力大的液性的场合,减小前述注液口6a的口径,而在表面张力小的液性的场合,加大前述注液口6a的口径。此外,前述注液孔6c使用φ0.1mm~0.8mm范围的直径的针来形成。该针的直径以小的一方为好,最好在φ0.2mm左右,但由于太小在技术上有困难,实际上使用φ0.4mm~0.6mm范围的针。在前述容器本体A的圆筒部2上,形成可由二根指尖把持的的凹部7,此外,该凹部7由处于圆筒部2的圆周方向两处并对称于容器轴线X相对的部位上的各处形成凹部的偏平或大致偏平的一对夹持面7a构成。前述各夹持面7a形成以从容器轴线X方向看为比圆筒部2的其他部位的曲率小的曲率缓缓地弯曲而成,同时,从与容器轴线X方向垂直的径向(正视)上,除去其容器轴线方向的两端部分外的中间部分构成与容器轴线X平行的直线状。在前述盖体B上,与之成一体地形成有在与容器本体A的阳螺纹部5a拧合时、内嵌于该容器本体A的凹部6b内用于密封的栓状突起8。第2实施方式图6~图10示出形成于前述容器本体A的圆筒部2上的、可由二根指尖把持的凹部7的另一实施例,其由在圆筒部的圆周方向两处的各处上以越靠近容器轴线X方向中央一侧离容器轴线X一侧越近的状态形成凹部的一对弯曲的凹状把持面7b构成。前述各夹持面7b以从容器轴线X方向看为比圆筒部2的其他部位的曲率小的曲率缓缓地弯曲而成的同时,从与容器轴线X方向垂直的径向(正视)上,大致沿指尖弯曲地,以越靠近容器轴线X方向中央一侧离容器轴线X一侧越近的状态弯曲而成。此外,其他的结构由于与第1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结构相同,在相同的结构处标注以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对其说明。第3实施方式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是对在吹制成形或真空成形的容器本体A的注液筒部6上,预先形成越靠近注液口6a一侧内径越大的有底圆锥状的凹部6b和随着指尖对前述圆筒部2的按压操作可将从容器本体A压出的液滴量控制为设定量的小直径的注液孔6c的点眼容器进行了说明,但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这种点眼容器,如图11所示,也可用于在吹制成形或真空成形的同时填充、密封预定量的药液的可挠性热塑性材料制的容器本体A的阳螺纹5a上,可自由装脱地拧合着盖体B,盖体B具有与之成一体的在容器本体A的前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形成凹部的点眼容器,在具有可挠性的中空圆筒状的圆筒部上形成可由二根指尖把持的凹部。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河洋一樟幸男山田博
申请(专利权)人:参天制药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