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汉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适合便携的可升降置物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313960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1-12 00: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适合便携的可升降置物平台,属于承载平台工具技术领域。包括上支撑平台和下支撑平台,还包括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设置于上支撑平台与下支撑平台之间,所述升降装置上端与上支撑平台底部滑动连接,下端与下支撑平台顶部滑动连接;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与升降装置连接,用于驱动升降装置带动上支撑平台上升或下降;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连接设置于驱动装置与升降装置之间。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轻易地实现空间的转换,在不用的时候,上支撑盒和下支撑盒可以收缩为一个箱子,实现便携移动;在使用时,上支撑盒随时升起作为承载平台,方便快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合便携的可升降置物平台
本专利技术属于承载平台工具
,具体涉及一种适合便携的可升降置物平台。
技术介绍
在实验室、演讲台、展会及超市等场所都需要一些平台用于放置物品,这些平台目前都是固定在使用场所。这种固定的置物平台在下面两种情形中不太合适或者不太方便,一种情形是这些场所需要布置成宽敞环境或改变布局结构,另一种情形是这些场所为临时性场所,里面没有用于置物的平台。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适合便携的可升降置物平台。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上支撑平台和下支撑平台,还包括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设置于上支撑平台与下支撑平台之间,所述升降装置上端与上支撑平台底部滑动连接,下端与下支撑平台顶部滑动连接;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与升降装置连接,用于驱动升降装置带动上支撑平台上升或下降;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连接设置于驱动装置与升降装置之间。进一步优选的结构,所述上支撑平台为底部不封口的上支撑盒,所述下支撑平台为顶部不封口的下支撑盒。进一步优选的结构,所述上支撑盒底部与下支撑盒顶部对扣接触连接。进一步优选的结构,所述升降装置包括两组剪叉杆、四个第一上滑块、四个第一下滑块、四个第一上导轨和四个第一下导轨,其中,四个第一上导轨分别对称平行固定于上支撑平台底部的四个顶角处,四个第一下导轨分别对称平行固定于下支撑平台顶部的四个顶角处,每个第一上滑块分别滑动连接在一个第一上导轨上,每个第一下滑块分别滑动连接在一个第一下导轨上,每组剪叉杆上端分别与同一侧的两个第一上滑块铰接,下端分别与同一侧的两个第一下滑块铰接。进一步优选的结构,所述第一上滑块或第一下滑块分别通过燕尾结构与第一上导轨或第一下导轨上开设的燕尾槽配合。进一步优选的结构,所述传动装置包括四个剪叉机构连杆、两个T型杆、两个T型杆连杆、一个凸轮连杆、两个第二滑块、一个第二导轨、一个第三滑块、一个第三导轨,其中,每两个剪叉机构连杆的一端分别与同一侧的两第一下滑块铰接,另一端铰接在一个T型杆的两端上,每个T型杆中间铰接于一个第二滑块上;两个第二滑块均滑动连接在一个第二导轨上,两个T型杆连杆的一端分别与两个第二滑块铰接,另一端与第三滑块铰接,第三滑块滑动连接在第三导轨上,凸轮连杆的一端与第三滑块铰接,另一端与偏心凸轮连接,所述偏心凸轮与驱动装置输出端连接。进一步优选的结构,所述偏心凸轮一侧设有行程限位钉。进一步优选的结构,所述第二导轨和第三导轨设置在下支撑平台上,所述第二导轨设置于下支撑平台中间且与第一下导轨垂直,所述第三导轨设置于第二导轨一侧且与第二导轨垂直。进一步优选的结构,所述T型杆包括长杆与短杆两部分,其中,长杆两端分别与剪叉机构连杆的端部铰接,短杆垂直连接在长杆中间且端部与第二滑块铰接。进一步优选的结构,所述第二滑块或第三滑块分别通过燕尾结构与第二导轨或第三导轨上开设的燕尾槽配合。进一步优选的结构,所述驱动装置为电机。本专利技术可以轻易地实现空间的转换,在不用的时候,上支撑盒和下支撑盒可以收缩为一个箱体,实现便携移动;在使用时,上支撑盒随时升起作为承载平台,方便快速。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闭合状态下俯视剖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闭合状态下正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升起状态下俯视剖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升起状态下正视图。其中:1-电机;2-偏心凸轮;3-凸轮连杆;4-第三滑块;5.1-第一上导轨、5.2-第一下导轨;6-T型杆连杆;7-第二滑块;8-T型杆(8.1-长杆、8.2-短杆);9-剪叉机构连杆;10.1-第一上滑块、10.2-第一下滑块;11-剪叉杆;12-第三导轨;13-下支撑盒;14-上支撑盒;15-行程限位钉;16-销钉;17-第二导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便于清楚地了解本专利技术,但它们不对本专利技术构成限定。如图1—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包括上支撑平台和下支撑平台,还包括升降装置,升降装置设置于上支撑平台与下支撑平台之间,升降装置上端与上支撑平台底部滑动连接,下端与下支撑平台顶部滑动连接;驱动装置,驱动装置与升降装置连接,用于驱动升降装置带动上支撑平台上升或下降;传动装置,传动装置连接设置于驱动装置与升降装置之间,其中,驱动装置为电机1。上支撑平台为底部不封口的上支撑盒14,下支撑平台为顶部不封口的下支撑盒13。上支撑盒14底部与下支撑盒13顶部对扣接触连接。上述技术方案中,升降装置包括两组剪叉杆11、四个第一上滑块10.1、四个第一下滑块10.2、四个第一上导轨5.1和四个第一下导轨5.2,其中,四个第一上导轨5.1分别对称通过螺钉平行固定于上支撑平台底部的四个顶角处,四个第一下导轨5.2分别对称通过螺钉平行固定于下支撑平台顶部的四个顶角处,每个第一上滑块10.1分别滑动连接在一个第一上导轨5.1上,每个第一下滑块10.2分别滑动连接在一个第一下导轨5.2上,每组剪叉杆11上端分别与同一侧的两个第一上滑块10.1铰接,下端分别与同一侧的两个第一下滑块10.2铰接。第一上滑块10.1或第一下滑块10.2分别通过燕尾结构与第一上导轨5.1或第一下导轨5.2上开设的燕尾槽配合,实现导向作用。上述技术方案中,传动装置包括四个剪叉机构连杆9、两个T型杆8、两个T型杆连杆6、一个凸轮连杆3、两个第二滑块7、一个第二导轨17、一个第三滑块4、一个第三导轨12,其中,每两个剪叉机构连杆9的一端分别与同一侧的两第一下滑块10.2铰接,另一端铰接在一个T型杆8的两端上,每个T型杆8中间铰接于一个第二滑块7上;两个第二滑块7均滑动连接在一个第二导轨17上,两个T型杆连杆6的一端分别与两个第二滑块7铰接,另一端与第三滑块4铰接,第三滑块4滑动连接在第三导轨12上,凸轮连杆3的一端与第三滑块4铰接,另一端与偏心凸轮2连接,偏心凸轮2与驱动装置输出端连接。第二导轨17和第三导轨12设置在下支撑平台上,第二导轨17设置于下支撑平台中间且与第一下导轨5.2垂直,第三导轨12设置于第二导轨17一侧且与第二导轨17垂直。第二滑块7或第三滑块4分别通过燕尾结构与第二导轨17或第三导轨12上开设的燕尾槽配合,实现导向作用。上述技术方案中,T型杆8包括长杆8.1与短杆8.2两部分,其中,长杆8.1两端分别与剪叉机构连杆9的端部铰接,短杆8.2垂直连接在长杆8.1中间且端部与第二滑块7铰接。本专利技术中,电机1采用带输出齿轮的电机,电源为12V直流电,可采用电池,也可采用外接电源,垂直布置在下支撑盒13上。偏心凸轮2中心开有带内齿的孔,与电机1的输出齿轮配合,可以通过电机使偏心凸轮2转动。偏心凸轮2通过销钉16连接在凸轮连杆3的一端,凸轮连杆3的另一端通过销钉16铰接在第三滑块4上。本专利技术各个杆件之间的铰接都可通过销钉16实现。控制模块包括行程限位钉15和电机控制模块,其中电机控制模块在示意图中未画出,它的作用就是控制电机的转动实现控制平台的升降高度,行程限位钉15用于偏心凸轮2的限位。本专利技术工作原理:不使用时,闭合状态下,可以收缩为一个箱体,底部设置滚轮,盒体上设置提手,实现便携移动,结合图1、图2所示,此时,偏心凸轮2上的台阶被行程限位钉15向顺时针打死,第三滑块4位于第三导轨12的左侧;需要使用时,开动电机1,偏心凸轮2逆时针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适合便携的可升降置物平台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适合便携的可升降置物平台,包括上支撑平台和下支撑平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设置于上支撑平台与下支撑平台之间,所述升降装置上端与上支撑平台底部滑动连接,下端与下支撑平台顶部滑动连接;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与升降装置连接,用于驱动升降装置带动上支撑平台上升或下降;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连接设置于驱动装置与升降装置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合便携的可升降置物平台,包括上支撑平台和下支撑平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设置于上支撑平台与下支撑平台之间,所述升降装置上端与上支撑平台底部滑动连接,下端与下支撑平台顶部滑动连接;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与升降装置连接,用于驱动升降装置带动上支撑平台上升或下降;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连接设置于驱动装置与升降装置之间;所述升降装置包括两组剪叉杆(11)、四个第一上滑块(10.1)、四个第一下滑块(10.2)、四个第一上导轨(5.1)和四个第一下导轨(5.2),其中,四个第一上导轨(5.1)分别对称平行固定于上支撑平台底部的四个顶角处,四个第一下导轨(5.2)分别对称平行固定于下支撑平台顶部的四个顶角处,每个第一上滑块(10.1)分别滑动连接在一个第一上导轨(5.1)上,每个第一下滑块(10.2)分别滑动连接在一个第一下导轨(5.2)上,每组剪叉杆(11)上端分别与同一侧的两个第一上滑块(10.1)铰接,下端分别与同一侧的两个第一下滑块(10.2)铰接;所述传动装置包括四个剪叉机构连杆(9)、两个T型杆(8)、两个T型杆连杆(6)、一个凸轮连杆(3)、两个第二滑块(7)、一个第二导轨(17)、一个第三滑块(4)、一个第三导轨(12),其中,每两个剪叉机构连杆(9)的一端分别与同一侧的两第一下滑块(10.2)铰接,另一端铰接在一个T型杆(8)的两端上,每个T型杆(8)中间铰接于一个第二滑块(7)上;两个第二滑块(7)均滑动连接在一个第二导轨(17)上,两个T型杆连杆(6)的一端分别与两个第二滑块(7)铰接,另一端与第三滑块(4)铰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左治江文亮胡南董远东
申请(专利权)人:江汉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