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装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30813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组装容器,对于大型的组装容器,在不使用时可以简单地分解并紧凑化,运送、保管不需要占据很大空间;即使是大型组装容器也可以简单地进行组装或分解;在该组装容器中,在具有被义车的叉爪插入的叉子插入部的托架的上面部的四边上配置有侧板,在侧板的两端部设置有在上下方向开口的连接棒贯穿部,从上方可自由拔插地插入到连接棒贯穿部中的连接棒的下端部的外螺纹或内螺纹的螺合部,可自由拆装地螺合到设置在托架的四角上的内螺纹或外螺纹的被螺合部上。(*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以利用叉车进行运送的大型的组装容器
技术介绍
过去,作为大型容器已知有木制的容器,当在该大型木制容器内装有容纳物的状态下进行运送时,因为容量大且重量重,所以将木制容器载置于托架上并利用叉车进行运送,但是由于木制容器与托架不是一体的,所以需要进行向托架上装载和从托架上卸下的作业,并且,在大型木制容器以空的状态进行保管和运送的情况下占据很大的空间,由于这些原因,存在物流成本、保管成本高的问题。并且,在将容纳物装入大型木制容器内和从其中取出时,由于容器很大,操作者必须在登上大型木制容器的上开口边缘部或在进入其中的状态下越过侧板将容纳物搬出、搬入,所以存在操作极其麻烦、费时的问题。因此,本申请人进行了作为日本技术公告公报平5-16106号的组装容器的专利申请,该组装容器为,在托架上面的四边上配置侧板,将在各侧板的下面凸出设置的竖立设置用嵌合凸起嵌合到形成于托架各边部的上面的嵌合凹部以进行定位,在侧板彼此成直角相邻的角部,设置在一个侧板端部上的大致成梳齿状的啮合部和设置在其它侧板的端部上的大致成梳齿状的啮合部可自由拆装地啮合,将连接棒贯穿插入到设置在两侧板的啮合部的连接孔和设置在托架上的连接孔中并用螺母螺合而形成的组装容器。但是,在上述现有技术的例子中,从上方插入连接棒,之后,必须进行在托架的下面侧螺合螺母并进行紧固的操作,并且,在拆下侧板并进行分解的情况下,必须进行在托架的下面侧松开螺母并取下的操作。但是,由于如已经所述的那样要组装的组装容器为大型物品,重量很重,所以为了在托架的下面侧螺合螺母、或将螺母松开并取下,必须将大型的重量很重的托架或抬起、或使之倾斜以进行拧紧螺母或松开螺母的操作,存在操作非常麻烦,组装性和分解性恶化的问题。并且,在上述现有技术的例子中,由于采用将凸出设置于各侧板下面的竖立设置用嵌合凸起嵌合到形成于托架各边部上面的嵌合凹部中进行安装的结构,所以不能将一个侧板转动打开和转动关闭,利用连接棒连接等操作,从而,不能将一个侧板作为侧盖进行自由地转动,以从大型的组装容器的一个侧面开口并使容纳物从该开口部进、出组装容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鉴于上述问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装容器,对于大型的组装容器,在不使用时可以简单地分解并紧凑化,运送和保管可以不必占用很大的空间,并且,即使是大型的组装容器也可以仅通过从上方操作连接棒而简单地进行组装或分解,进而,在使用时可以以简单的结构可自由旋转地打开一个侧板容易地从组装容器内取出、放入容纳物。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组装容器,其特征是,在具有被叉车的叉爪插入的叉子插入部的托架的上面部的四边上配置有侧板,在侧板的两端部设置有在上下方向开口的连接棒贯穿部,连接棒从上方可自由拔插地插入到连接棒贯穿部中,连接棒的下端部的外螺纹或内螺纹的螺合部,可自由拆装地螺合到设置在托架的四角上的内螺纹或外螺纹的被螺合部上。采用这样的结构,当组装用叉车抬起并移动那样的大型组装容器时,在托架的上面部的四边上配置侧板,从上方将连接棒插入到设置在侧板的两端部上的连接棒贯穿部中,并旋转连接棒,借此,将连接棒下端部的螺合部可自由拆装地螺合到固定设置在托架四角上地被螺合部上,从而可以简单地进行组装,并且,在分解时,也可以通过从上方操作并旋转连接棒将连接棒的下端部的螺合部从被螺合部上脱离进行分解。结果,在不使用时,如上所述,通过旋转连接棒并向上方拔出,可以进行分解并紧凑化,在运送和保管时,可以不占用空间,并且,在使用时,通过组装侧板并配置到托架的四边上并从上方插入连接棒且进行螺合,可以简单地构成组装容器,在将容纳物装入组装容器的情况下,通过由叉车运送托架,可以方便地进行移动。并且,优选地,任意的侧板,在将两端部中的一个端部从连接到托架上的连接棒上脱离时,可以以另一端部的连接棒为中心进行旋转。采用这样的结构,通过旋转一个连接棒并将螺合部从被螺合部上卸下且向上方拔出,可以使侧板以另一个连接棒为中心旋转,打开并使容纳物进、出组装容器,当容纳物进、出结束时,通过旋转该侧板并关闭的同时从上方插入连接棒并进行旋转,可以将侧板安装到托架上。并且,优选地,在托架的四个角部上形成有上下贯通的安装孔,螺栓从下方插入到安装孔中,在托架的上面侧将螺母螺合到螺栓的上部并将螺栓固定到托架上,同时比螺栓上端部的螺母的螺合部分更靠上方的部位凸出到比托架上面更靠上的上方并将该凸出部分作为外螺纹的被螺合部。采用这样的结构,可以在托架的四个角部固定设置凸出到比托架的上面更靠上的上方的外螺纹被螺合部,并且,由于在托架的上面侧将螺母螺合螺栓的上部并将螺栓固定到托架上,同时,将比螺栓上端部的螺母的螺合部分更靠上的部位凸出设置于比托架上面更靠上的上方,因而,与比螺栓上端部的螺母的螺合部更靠上方的部位不从托架的上面凸出的情况相比,灰尘等不会残留于安装孔内,易于进行清理,特别地,虽然当残留有灰尘时,会发生灰尘附着到外螺纹被螺合部上从而不能螺合的故障,但是在本专利技术中由于不会残留灰尘,所以可以不产生故障地进行螺合。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组装容器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组装容器的组装状态的立体图;图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组装容器的一个侧板的一端部从连接棒上脱离开并进行旋转的取出、放入容纳物状态的立体图;图4是在本专利技术的组装容器所用的托架上固定设置被螺合部的部分的剖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组装容器所用的托架的锁定槽的剖视图;图6是从表面侧观察本专利技术的组装容器所用的侧板的一端部侧的连接棒贯穿部的立体图;图7是从背面侧观察本专利技术的组装容器所用的侧板的一端部侧的连接棒贯穿部的立体图;图8a是本专利技术的组装容器所用的侧板的侧视图;图8b是图6的X-X剖视图; 图8c是图6的Y-Y剖视图;图9a是本专利技术的组装容器所用的连接棒的正视图;图9b是本专利技术的组装容器所用的连接棒的侧视图;图9c是本专利技术的组装容器所用的连接棒的俯视图;图9d是本专利技术的组装容器所用的连接棒的仰视图;图10是利用本专利技术的组装容器所用的连接棒将相邻的侧板和托架连接起来的部分的纵向剖视图;图11a是设置在上述侧板上的锁定部件容纳部的正视图;图11b是设置在上述侧板上的锁定部件容纳部的剖视图;图11c是表示锁定部件容纳部中容纳锁定部件的状态的剖视图;图12a是表示利用锁定部件将侧板中间部锁定于托架的状态的剖视图;图12b是表示解除锁定状态的剖视图;图13a是本专利技术的组装容器所用的锁定部件的正视图;图13b是本专利技术的组装容器所用的锁定部件的侧视图;图13c是本专利技术的组装容器所用的锁定部件的后视图;图13d是本专利技术的组装容器所用的锁定部件的底视图;图13e是第一挡止片部分的剖视图;图13f是第二挡止片部分的剖视图;图14是表示在本专利技术的组装容器上盖上上盖并利用绳带捆住的状态的正视图;图15是将本专利技术的组装容器分解成的多个托架和上盖叠放起来的状态的正视图;图16a是将本专利技术的组装容器分解成的多个侧板容纳在一个托架中的状态的示意图;图16b是将本专利技术的组装容器分解成的多个侧板容纳在一个托架中的状态的正视图;图17是本专利技术的其它实施例的剖视图;图18是本专利技术的其它实施例的正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根据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说明。组装容器A如图1、图2所示,其结构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组装容器,其特征在于,在具有被叉车的叉爪插入的叉子插入部的托架的上面部的四边上配置有侧板,在侧板的两端部设置有在上下方向开口的连接棒贯穿部,连接棒从上方可自由拔插地插入到连接棒贯穿部中,连接棒的下端部的外螺纹或内螺纹的螺合部,可自由拆装地螺合到设置在托架的四角上的内螺纹或外螺纹的被螺合部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铃木健二
申请(专利权)人:岐阜塑料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