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液体容器、特别是瓶子的带防盗用密封的封闭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30509 阅读:2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于液体容器、特别是瓶子的具有防盗用密封的封闭件,其具有一个位于颈部(2)端部的开口(3),该开口从容器主体(1)轴向延伸且设有一个绕开口(3)径向延伸的环形边沿(4),所述封闭件包括一个位于所述容器颈部的开口(3)上的防盗用的倒出件(8),所述倒出件设有一个倒出口(7)以及允许液体流出容器但不允许其进入的阀装置(10,12),一个绕颈部(2)设置的环形裙部(20),其在一侧沿轴向接合所述倒出件(8),而在另一侧接合所述径向延伸的边沿(4),以便牢固地将倒出件(8)固定至颈部(2);一个用于打开和关闭所述倒出口(7)的帽(13),其具有一个在所述倒出件(8)外侧沿轴向延伸的管状套筒(15);设置在帽的管状套筒(15)内壁和所述倒出件(8)外壁之间的螺纹装置(16),其用于拧入和旋出帽;以及一个能够产生美观功能的盖子(29),其被固定在所述帽上且覆盖了所述帽和相关管状套筒,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帽(13)和能够产生美观功能的盖子(29)之间插入一个上部帽(21),所述上部帽设有一个轴向延伸的管状套筒,该套筒具有一个在所述帽的管状套筒(15)上方的第一部分(22)以及一个位于所述环状裙部(20)上方的第二部分(23),所述管状部分(22,23)通过一个圆周区域(24)彼此相连,该圆周区域在封闭件首次打开时,易于破坏,以便使第二部分(23)与第一部分(22)分离,设置装置(43,44,41,42,33,34,38,39),以便在一侧防止上部帽的第一管状部分(22)和帽的套筒(15)之间的相对转动和轴向位移,在另一侧防止第一管状部分(22)和能产生美观功能的盖子(29)之间的相对转动和轴向位移,以及在第二管状部分(23)和所述裙部(20)之间设置接合装置。(*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液体容器、特别是瓶子的封闭件,其具有一个位于颈部端部的开口,该开口从容器主体轴向延伸且设有一个绕开口径向延伸的环形边沿,所述封闭件包括一个位于所述容器颈部的开口上的防盗用的倒出件,所述倒出件设有一个倒出口以及允许流体流出容器但不允许其进入的阀装置,一个绕颈部设置的环形裙部,其在一侧沿轴向接合所述倒出件,而在另一侧接合所述径向延伸的部分,以便牢固地将倒出件固定至颈部;一个用于打开和关闭所述倒出口的帽,其具有一个在所述倒出件外侧沿轴向延伸的管状套筒;设置在帽的管状套筒内壁和所述倒出件外壁之间的螺纹装置,其用于拧入和旋出帽;以及一个能够产生美观功能的盖子,其被固定在所述帽上且覆盖了所述帽和相关管状套筒。上面提到类型的封闭件在特定领域中是熟知的。它们通常用于封闭盛装液体的瓶子,虽然无需高质量的瓶子,但是其主要目的在于能够避免利用与最初的液体不同的液体进行欺诈性的再次填充,并且还一个目的在于由于盖子包围了帽并且盖子可采用各种不同的结构且可以由透明或不透明材料制成因此使瓶子的顶端具有独特的美观效果。以一种已知的方式,上面提到类型的封闭组件通常由一个可收缩式热塑性隔膜覆盖,该隔膜延伸覆盖了瓶子颈部的一部分且通过其的存在来保证封闭件还未被打开,从而证明了瓶子仍未使用过。但是,在以上提到的封闭件的实际使用中,应注意的是由于隔膜可能未完全附着在瓶子的颈部且在不产生能够显示出盗用的明显损坏或破坏痕迹的情况下,可允许帽转动和打开,因此,由收缩式热塑性材料制成的隔膜不足以确保封闭件还未被打开并至少排出了一部分液体。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主要在于提供一种上面提到类型的封闭件,其具有一个密封装置,该装置一旦首次打开,便能够证明打开已发生且瓶子可能已被盗用。该目的是由所附权利要求1限定的上述类型的封闭件实现的。参照在附图中以非限定性实施例所示的一些实例更详细地说明了本专利技术,附图中附图说明图1显示了本专利技术封闭件的剖面图,该封闭件具有根据第一实施例实现的密封装置的接合装置;图2以透视图形式显示了用于将倒出件主体固定在瓶子颈部的金属裙部,其设有另一个用于根据第一实施例制成的密封装置的接合装置;图3显示了本专利技术的封闭件的剖面图,所述封闭件具有根据第二实施例制成的密封装置的接合装置;图4以透视图形式显示了用于将倒出件主体固定在瓶子颈部的金属裙部,其设有根据第二实施例制成的密封装置的接合装置;图5根据本专利技术显示了封闭件的上部帽的透视图;图6根据本专利技术显示了覆盖件的透视图,所述覆盖件能够产生美观功能;图7和8分别显示了图1和图3中的放大区域。参见上面提到的附图,标号1表示一种具有瓶子形状的容器,其设有一个沿纵向轴线X-X延伸的颈部2。颈部2以开口3终结,绕该开口以环形设有一个边沿4,且该边沿形成有一个下部台阶5。已知类型的防盗用倒出件通过其凸缘6设置在开口3上。倒出件设有一个形成在管状体8端部的倒出口7,所述管状体装配在与该倒出件的凸缘6相连的套环9上。所述倒出件设有允许液体离开容器但不允许其进入容器的阀装置。已知类型的所述阀装置例如包括球体10,这些球体可滑动地安装在一个具有孔12的管状件11内部,所述管状件设置在容器颈部1的内侧。倒出口7由一个闭锁帽13封闭。该闭锁帽设有一个能够进入所述倒出口以便密封的套环14以及一个管状套筒15,该套筒在管状体8的外侧沿轴向延伸。在管状体8的外表面上设有螺纹装置16;这些螺纹装置作为螺纹件与设置在帽13的管状套筒15内表面上的相应螺纹装置17啮合,以便打开和关闭帽13。管状体8还设有一个形成了台阶19的环状边缘18。由金属片制成的裙部20盖住了容器颈部的边沿4且在一侧与管状体8的台阶19接合,在另一侧与台阶5下方的边沿4接合,并且例如通过滚压操作固定在该处。因此,裙部20使倒出件与容器的颈部形成牢固的连接。根据本专利技术,在帽13以及其管状套筒15上方设有一个上部帽21,所述上部帽设有一个包括第一部分22以及第二部分23的管状套筒。第一部分22在帽的管状套筒15的范围内沿轴向延伸,而第二部分23至少局部在由金属片制成的裙部20的范围内延伸。使第二管状部分23通过由交替的周向切口25以及桥形件26形成的周向易破坏区24与第一部分22相连。特别但不是必须的是,第二部分23设有轴向切口27,这些切口在周向切口25和自由的下部边沿28之间沿圆周方向延伸,以便能够在封闭件首次打开之后,使与部分22分离的管状部分23完全与容器的颈部分离。在覆盖了上部帽21的位置处,设有一个能产生美观功能的盖子29。所述盖子以其部分30覆盖上部帽21,以其部分31覆盖第一管状部分22,并以其部分32至少局部覆盖第二管状部分23。盖子29可采用多种结构且其整体或部分由不透明或透明材料制成。通过防止相对转动的装置将该盖子29固定在上部帽的第一管状部分22上。如图5和6所示,通过分别在部分22的外壁以及盖子29中的部分31内壁上形成的、具有不同形状的配合面33和34表示了这类装置。在所提到的附图中所示的例子中,配合面由沿连接轴线37、37a连接的凹面35、35a部分以及凸面36、36a部分形成。作为所示配合面结构的一种可选择方案,也可以设置形成多边形轮廓的扁平切口,在由透明材料形成盖子29的情况下,从美观的角度来讲,这些轮廓是令人欣赏的。在上部帽的第一管状部分22和盖子29之间设置用于防止轴向分离的装置。这类装置由一个从管状部分22沿径向延伸的环状边沿38以及一个在盖子的对置部分32内壁中制成的槽39形成,将所述边沿插入所述槽内。在上部帽的第一管状部分22和帽的下部管状套筒15之间设置另外的用于防止相对轴向运动的装置。这类装置由一个环状肋40形成,所述肋由接合了套筒15的边沿42的边缘41的部分22支承。在套筒15和上部帽的第一部分22之间设有用于防止相对转动的其它装置,这类装置由常规的轴向肋43以及与X-X轴线平行的槽44构成,且形成在相应的对立表面上。将一个表面上的肋43装配在另一个表面的槽44内。从以上描述可以认识到,在封闭件首次打开时,盖子29的转动使上部帽21转动并以此使下部帽13转动。在该操作期间,由于上部帽的第二管状部分23不必完全随动于第一部分22的运动,因此,会导致桥形件26破裂以及其与第一部分的分离,以证明发生了首次打开。为此目的,参照图1和2,设置防止部分23相对于金属片20的下部裙部转动的装置。这类装置由多个周向分布的轴向肋45以及轴向并沿周向分布的凸棱46表示,其中,所述轴向肋45形成在第二管状部分23中,而所述凸棱46设置于在打开转动期间由肋45接合的裙部20上。根据一种方便的制造方法,可以通过沿其一部分轮廓切削并绕轮廓的未切割长度部分47弯折的裙部20的部分形成轴向凸棱46,所述未切割长度部分大致平行于容器颈部的轴线X-X设置。根据图3和4所示的一个不同实施例,在管状部分23和下部裙部20之间设有用于防止相对轴向运动的接合装置。这类装置由一对环形肋48和49形成,所述环形肋48和49从管状部分23的内表面径向延伸且由多个凹部55形成,这些凹部沿周向分布于裙部20上且由裙部20径向延伸。通过下面的方法,即沿其一部分轮廓切削多个裙部20区域且绕沿大致圆周方向设置的轮廓的未切削长度部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皮耶罗·巴泰加佐雷
申请(专利权)人:刮拉瓶盖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