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30491 阅读:1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开启装置,所述装置包括与拉动装置(12)相连接的膜(11)。其中所述拉动装置(12)在其相对端部(13、14)处与所述膜(11)相连接以便于限定出一个拉环。弱化部分(15、16)设在所述相对端部处以便于开始膜的撕裂。(*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中所限定类型的一种开启装置。如今,对于牛奶、果汁和其他饮料来说,存在多类型型和尺寸的消费包装,例如层压纸/塑料的平行epipedic包装、完全用塑料制成的吹塑瓶子或杯子以及用玻璃、金属片材或铝制成的各种容器。这些多种不同的包装都包括开启装置以便于帮助消费者接触到包装的内容物,将其倒入饮用器皿中或者从包装中直接饮用。在包装是以瓶状的方式形成的情况下,常用的解决手段是使用螺旋帽,而用塑料或层压纸/塑料制成的包装通常包括简单的撕口或由适合于被撕掉的带(所谓的拉片)所覆盖的预制倾倒口。已知有用热塑性材料独立地制成的开启装置,例如具有倾倒边缘或短颈以及搭锁帽或螺旋帽的注塑开启装置。这种开启装置还可被就地注塑,即,注塑在从包装材料中穿孔而成的开口周围,因此在消费者打开所述开启装置之前使该开口一直被封闭。当然,注塑而成的开启装置也可具有不同的尺寸,并且所述开启装置甚至可覆盖包装容器的整个上表面,从而使它们可起到包装容器的侧面板的作用。特别是,对于上述注塑开启装置,通常用可被拉掉的膜密封倾倒口,其中所述膜一方面保证了开启装置在被开启之前是完全密封的,另一方面用于表明所述包装在此之前未被打开过(防伪造)。对于这种具有用于再封盖的螺旋或搭锁帽的开启装置,通常也使用所述膜。为了使得所述膜可移除,所述膜可装有某种夹持或拉动装置,这使得消费者可获得牢固的拉手以有助于最初的开启。甚至在所述膜与周围开启装置或包装的周围部分分开的情况中,由于尽管弱线具有明显的弱化目的,但是也不允许削弱材料强度以致于出现破损和泄漏,因此在某些情况中最初的撕裂会有一定困难。早期用以消除最初撕裂困难方面的努力基本上都致力于通过确保弱线具有最小残余材料厚度而使得所需力最小化,但是由于制造公差比较大,因此为了确保不发生泄漏必须存在较大的材料厚度。有助于最初撕裂的其他可能性当然是提供具有坚固拉环的夹紧装置或类似的抓持部分,使得消费者可在最初撕裂时在膜上施加较大的拉力。因此,通常期望提供可在不出现上述任何缺点的情况下有助于膜的最初撕裂的上述类型的开启装置。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上述类型的开启装置,所述开启装置是如此设计的,即,在不增加非故意泄漏的危险的情况下,能够便于提供最初撕裂膜必需的拉力。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开启装置,通过所述开启装置可容易地去除所述膜,而与所施加拉力的方向无关。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开启装置,通过所述开启装置使得在撕裂掉膜的过程中出现拉动装置损坏,尤其是在最初撕裂过程中拉动装置损坏的危险的可能性最小化。依照本专利技术,实现了上述和其他目的,其中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所述类型的开启装置已经给出了从属权利要求中所限定的特征。下面,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开启装置的优选实施例。这些附图只是示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的重要细节。附图说明图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开启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透视图。图2示出了图1的实施例的透视图,通过所述图1中实施例开始了所述膜的撕裂。图3示出了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开启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透视图。图4示出了图3的实施例的截面图。图5示出了直接从下面所看到的图3的实施例。在附图中以其最简单的形式示出了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开启装置的优选实施例,即,只示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的重要细节。然而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开启装置可与已知的不同种开启装置结合成一体。因此,本专利技术的该实施例例如可与不同类型的倾倒边缘、管状颈部以及不同类型的外盖(诸如螺旋盖或搭锁盖)相结合。本专利技术的开启装置也可被放置在已知包装容器的不同侧表面上,或者构成任意包装容器的大端面或小端面的一部分。本专利技术的开启装置在包装容器上的位置或任何围绕元件诸如倾倒边缘、外盖等不影响开启装置的操作,因此,在该方面将不作更详细的描述。最好在那类构成包装容器的注塑端面一部分的开启装置的情况下使用本专利技术。依照本专利技术的开启装置10的所示实施例包括膜11,所述膜11通过注塑操作与开启装置10的周围部分成为一体。拉环12形式的拉动装置从膜11延伸并且在拉环12的相对端13、14与膜11相连接。膜11是圆形的,并且拉环12沿直径方向横跨膜11。依照本专利技术的开启装置10由热塑性材料制成,所述热塑性材料具有挠性、弹性并且可沿着膜的周边撕开。在所示的实施例中,通过注塑使开启装置10与包装容器18的端面17以整体的方式形成。开启装置10形成有设有外螺纹20的颈部19,螺旋盖(未示出)适合于安装在所述颈部19上。在US-A-4,934,585中示出了该主要类型的开启装置。或者,可将所述开启装置直接施加于端面,从而膜最好以可枢转的咬合盖的方式构成。依照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加强脊21、22以与在拉环12和膜11之间的接头13、14相结合的方式设在膜11的顶部。弱线15、16沿从接头13、14径向向内延伸的方式形成于膜11中。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弱线15、16适合于延伸得比膜11半径的一半略长。弱线15、16适合于沿着拉环12的相对侧延伸。在去除膜11时,消费者最好通过使一个手指穿过由拉环12与膜11所形成的开口中而抓住拉环12。在沿包装容器18的纵向方向所施加的拉力下,膜11将在连接点13、14处与颈部19的顶侧相分离。首先,将沿弱线15、16中的一个以及沿膜11的与所述弱线相连接的周边的较小部分出现开口。在进一步施加拉力的情况下,相应的开口将出现在另一个弱线15、16处,从而达到图2中所示的状态。此后沿已出现开口的周边部分出现进一步的撕裂,直到已将膜11从包装容器上去除。以上所描述的过程是理想的过程。如果拉力不是主要沿包装容器的纵向方向施加的话,开口可能最初出现在上述连接点13、14中的一个处,从而将沿膜的周边(沿膜周长的大约一半)出现进一步的撕裂。此后一方面将沿膜的所述周边出现进一步的撕裂,另一方面将沿周边在与所述一个连接点相反的方向上出现进一步的撕裂。依照本专利技术,在不会出现拉环12从其与膜11的连接处分离的危险的情况下,确保了最初的撕裂出现在连接点13、14的至少一个处,与所施加拉力的方向无关。在所施加的拉力为横向方向的情况下,拉环12将起到杠杆的作用以使得开口最初将相对于所施加的拉力沿布置于加强脊21、22相对侧上的弱线15、16出现。依照第二实施例,膜11与颈部19的连接处在拉环12与膜11的每个连接点13、14处的膜11的下侧上形成有碗状局部弱化的或部分球状形式的凹痕或凹槽23、24。以凹痕的方式形成的两个弱化部分23、24在膜11的几何平面中具有延伸部分,所述延伸部分略小于拉环12的连接点13、14的对应的延伸部分并起到断裂始点的作用。在去除膜11时,消费者最好通过使一个手指穿过由拉环12与膜11所形成的开口中而抓住拉环12。在沿包装容器18的纵向方向所施加的拉力下,膜11将在连接点13、14中的一个处与颈部19的顶侧相分离。另外沿不同于包装容器纵向的其他方向所施加的拉力将导致膜11在连接点中的一个处的分离。在进一步施加拉力时,取决于连续的撕裂是沿倾斜方向还是沿基本上垂直的方向持续的,撕裂将远离最初断裂处沿一个或两个方向持续。依照本专利技术,在不会出现拉环12从其与膜11的连接处分离的危险的情况下,确保了最初的撕裂出现在连接点13、14的至少一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包装的开启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可去除的膜(11)以及与所述膜(11)相连接的拉动装置(12),其中所述拉动装置(12)适合于在所述膜(11)的至少一部分上延伸,并且所述拉动装置(12)在其相对端部(13、14)处与所述包装的一部分相连接以便于形成拉环,所述拉环是为了能够去除所述膜(11)而形成的,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动装置(12)在所述端部(13、14)处以固定的方式与所述膜(11)相连接,并且有助于所述膜(11)最初撕裂的机构(15、16)被设在所述端部(13、14)处。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H霍尔姆L斯蒂勒鲁德
申请(专利权)人:利乐拉瓦尔集团及财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CH[瑞士]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