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在建筑物内部形成壁元件的吸声组件(10),该吸声组件能够被固定到至少一个壁以便形成假壁,所述吸声组件包括在附接工具的外周上装配的两个平行的织物(11、12),当所述组件固定到墙壁时,所述织物(11、12)分别限定内织物(12)和外织物(11),所述织物(12、11)中的一个没有穿孔,所述吸声组件(10)的特征在于,所述外织物(11)设置在离所述内织物(12)预定的距离处并且包括设置的微穿孔(2)以便形成声学织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假隔板领域,尤其是假天花板和假墙壁领域。本专利技术更具体地涉及用于制造假隔板的吸声组件。所述吸声组件意在具体地,但不排它地,放置在房屋内部(诸如公寓、音乐厅等),在这些房屋中,所述吸声组件需要远离隐藏的不美观设备(诸如电缆、管道系统等)以控制声学行为。所述吸声组件还意在与照明工具一起使用以形成发光的假隔板。
技术介绍
传统地,假隔板由能够固定到房间的墙壁或天花板的框架以及在这些框架上拉紧的柔性层制造。虽然在各种环境下假隔板的使用增多,但是用拉紧的柔性层制造的现有技术的假隔板的主要缺陷是具有较差的声学特性。实际上,拉紧的层反射声波,然后产生明显的声波回响(或回音)现象。为了克服这个缺陷,现有技术中已知地是提供设置有微穿孔(microperforat1n)的柔性层,以便增加声音的吸收并因此减弱声波的反射。然而,微穿孔层确实具有不能与空气隔绝、不防尘和不防潮的缺陷。此外,微穿孔的存在使得空气的通道出现灰尘。为了试图克服微穿孔层的这些缺陷,在专利申请EP 2078796中提出了包括第一立体织物和第二穿孔织物的柔性层,所述织物在能够与轨道配合的附接工具的外周堆叠并装配。第二织物(微穿孔织物)相对于第一织物(立体织物)设置以便放置在从房间内可见的一侧。因此,经由立体织物的存在,解决了不透气的问题。然而,立体织物的存在影响了拉紧的层的整体声学特性。实际上,已经观察到拉紧的层的吸声系数下降,尤其是对于超过300Hz的声音频率,达到不令人满意的值(小于0.35)。这从申请EP 2 472 018也可知,吸声组件意在在外壳内部形成至少一个隔板元件,该吸声组件包括设置有微穿孔的至少两个支承件和不包括微穿孔的支承件,不包括微穿孔的所述支承件放置在从房间的内部可见的一侧。虽然描述的声学组件具有令人满意的效率,但是对于300Hz以上的声音频率,观察到组件的声学性能下降,对于超过300Hz的频率,吸声系数达到不足0.35。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通过提出一种在广泛的频率范围(尤其是对于超过300Hz的频率)上提供令人满意的声学特性的密封组件来解决这些问题。令人满意的声学特性指的是组件具有大于或等于0.35的声波吸收系数。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根据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吸声组件,所述吸声组件意在在房屋内部构成能够被固定到用于制造假隔板的至少一个隔板的隔板元件,所述吸声组件包括彼此平行并且装配在附接工具上的外周处的两个织物,所述织物中的一个没有穿孔,当所述组件固定到所述隔板时,所述织物分别限定内织物和外织物,所述吸声组件的特征在于,所述外织物设置在离所述内织物的给定距离处并且包括设置的微穿孔以便形成声学织物。措辞“外织物”指的是当组件被固定到隔墙或天花板时,从房间可见的织物,并且“内织物”表示设置在外织物和隔墙或天花板之间的织物。另外,微穿孔表示具有小于5毫米的直径的穿孔。根据优选实施方式,微穿孔具有小于0.1毫米的直径。因此,令人惊喜的是,设置在离非微穿孔织物给定距离处、从房间可见的一侧的没有微穿孔的织物(立体织物)和微穿孔织物的组合使超过300Hz的频率的声学特性的系数提尚为超过0.3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吸声组件由此能够制造在广泛的频率范围中具有令人满意的声学特性的密封假隔板。根据设想的假隔板的类型,隔板元件包括框架或不包括框架。在第一设置中,两个织物经由悬挂式固定系统固定到将附接到要隐藏的隔板的框架。在第二设置中,两个织物将通过轨道装置在两个隔板之间直接拉紧地固定。优选地,内织物和外织物设置为距离彼此在30毫米至200毫米之间,并且优选为约80毫米。优选地,外织物具有大于1000微穿孔/m2的微穿孔密度。优选地,外织物具有均匀的微穿孔分布。优选地,对内织物制定规则,使其半透明或透明。同样地,可以对外织物制定规则,使其半透明或透明。 优选地,织物中的至少一个由聚氯乙烯制成。本专利技术还涉及假隔墙式或假天花板式的假隔板,所述假隔板包括至少一个如上所述的吸声组件。优选地,可以对将安装在房屋的隔板上的吸声组件制定规则,使得内织物设置在离隔板的距离大于内织物与外织物分开的距离的位置处。优选地,所述假隔板包括设置在隔板与吸声组件的内织物之间的照明工具。根据优选实施方式,内织物和外织物是半透明的。这种设置的优点是形成提供令人满意的声学行为的背光式假隔板,由于内织物的半透明性,内织物提供光的漫射,同时遮掩照明工具,由于外织物包括微穿孔并且设置在离内织物给定的距离处,外织物提供声学行为。在假隔板构成假天花板的特定实施方式中,可以针对设置吸声组件制定规则使得该组件的内织物在150毫米至250毫米之间的距离处基本平行于房间天花板的隔板延伸。【附图说明】在参照附图给出以下描述的过程中,将展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目的和优点,在附图中:图1描绘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包括吸声组件的假天花板的截面中的局部示意图;图2是示出根据发射的声音频率,图1的声学组件的吸声变化;图3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不同实施方式的假天花板的局部图。【具体实施方式】关于图1,描述了固定到房间天花板I的假天花板,该假天花板包括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吸声组件10。在描述的实施方式中,组件10包括优选由聚氯乙烯(PVC)制成的两个拉紧的织物11、12,所述两个拉紧的织物11、12在距离彼此给定的距离Dl处彼此平行地设置。为了提供一个“密封”组件,所述织物11、12通过诸如轨道或框架的附接工具(未示出)被密封地装配在外周处。织物11、12平行于隔板I (这里是天花板I)延伸,组件10固定到隔板I。在示出的实施方式中,声学组件10固定到支承件5,支承件5本身固定到隔板I。优选地,支承件5和附接工具形成在单件(single piece)中。然而,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支承件5做出规定以形成与固定工具分开的件。在示出的实施方式中,上织物12构成所谓的内织物,而从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吸声组件(10),所述吸声组件(10)意图在房屋内部构成能够被固定到用于制造假隔板的至少一个隔板的隔板元件,所述吸声组件(10)包括彼此平行并且装配在附接工具上的外周处的两个织物(11、12),当所述组件固定到所述隔板时,所述织物(11、12)分别限定内织物(12)和外织物(11),所述织物(11、12)中的一个没有穿孔,所述吸声组件的特征在于,所述外织物(11)设置在离所述内织物(12)的给定距离处并且包括设置的微穿孔(2)以便形成声学织物。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JM·谢乐,
申请(专利权)人:JM·谢乐,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法国;FR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