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理料排列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291255 阅读:3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1-06 17: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理料排列结构,包括:至少两个理料部件(111)、挡条(112)、输送部件(113);挡条(112)安装在输送带支架上并分别位于输送带两侧边;其中一侧的挡条有开口,该开口与振动下料机构的出料口相接;至少两个理料部件(111)顺着输送带运行方向布置在输送带支架上;每个理料部件(111)中的理料拨片(111-1)与输送带运行方向呈设定夹角;当前理料拨片(111-1)尾部的圆弧部分和其相邻理料拨片(111-1)首部的圆弧部分相对,且两理料拨片(111-1)间的最小间隙大于一个胶塞直径且小于两个胶塞直径之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检修维护方便,分拣排列胶塞速度快,且不需要增加额外动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胶塞生产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理料排列结构
技术介绍
胶塞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个医疗产品的质量,因此需要及时且全面地采集生产出来的胶塞,并对其进行合格检测,只允许质量合格的产品走入下一个环节。经振动下料机构落至下料区域的片状胶塞杂乱无章,不能直接对其采集图像,需要将胶塞码放好并呈规律排列(即完成胶塞的理料排列),然后输送到图像采集区域进行后续的采集和检测。因此研究结构简单且分拣速度快的胶塞理料排列技术是不容忽视的一个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理料排列结构,其结构简单、检修维护方便,分拣排列胶塞速度快,而且本技术不需要增加额外的动力。本技术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提供一种理料排列结构,其包括:至少两个理料部件和输送部件;输送部件包括输送带和输送带支架;理料部件包括理料拨片;所述理料拨片的首部和尾部略带圆弧状弯曲且弯曲方向相反;所述至少两个理料部件顺着输送带运行方向布置在输送带支架上;每一个理料部件中的理料拨片与输送带运行方向呈设定夹角;当前理料拨片尾部的圆弧部分和其相邻理料拨片首部的圆弧部分相对,且相邻理料拨片之间的最小间隙大于一个胶塞的直径且小于两个胶塞的直径之和。更进一步地,所述理料排列结构还包括:挡条;安装在所述输送带支架上并分别位于所述输送带的两侧边;其中一侧的挡条有两开口,顺着传输部件的运行方向,第一个开口与振动下料机构的出料口相接;第二个开口设置在前两个理料部件之间,与余料再循环机构的入口相接。更进一步地,所述理料部件还包括:可调螺丝、调节板、理料排列结构安装架和紧固螺栓;理料拨片由可调螺丝固定在调节板上;调节板上设置有长孔,调节板通过紧固螺栓穿于该长孔固定在理料排列结构安装架的滑槽内;所述理料排列结构安装架安装在所述输送带一侧的输送带支架上。更进一步地,所述可调螺丝的螺杆的前端部分被加工成平面,且该平面上设置有孔,所述理料拨片由小调节螺丝固定在该平面上。更进一步地,所述输送部件还包括:输送带托板和输送带驱动装置;输送带下方设置所述输送带托板;输送带托板安装在输送带支架上;输送带由输送带驱动装置带动平稳运转。由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技术通过至少两个理料部件和输送部件即可实现胶塞的快速理料排列,其结构简单、检修维护方便;而且本技术由原有输送部件带动即可实现胶塞的快速理料排列,不需要增加额外的动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应用场景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理料部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理料部件111、挡条112、输送部件113、理料拨片111-1、可调螺丝111-2、调节板111-3、理料排列结构安装架111-4、紧固螺栓111-5、小调节螺丝111-6。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地描述。本技术提供一种理料排列结构,其应用场景如图1所示,其设置在胶塞检测机的整体支架上。片状胶塞经振动下料机构,落至下料区域。片状胶塞由输送带作用,传输至理料排列区域。经过理料排列结构的梳理作用,大部分呈均匀间距的线状排列结构,进入检测工位。小部分经导流引出的多余片状胶塞,通过余料再循环系统进入振动下料机构的振动盘,再次下料。本技术的一种理料排列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包括:理料部件111、挡条112、输送部件113。理料部件111的结构如图3所示,包括:理料拨片111-1、可调螺丝111-2、调节板111-3、理料排列结构安装架111-4、紧固螺栓111-5、小调节螺丝111-6。理料拨片111-1由可调螺丝111-2固定在调节板111-3上;调节板111-3上设置有长孔,调节板111-3通过紧固螺栓111-5穿于该长孔固定在理料排列结构安装架111-4的滑槽内。理料排列结构安装架111-4安装在胶囊检测机输送带一侧的支架上。理料拨片111-1由薄钢板条制成,其首部和尾部略带圆弧状弯曲且弯曲方向相反。理料拨片111-1一共设有多个,顺着输送带运行方向布置;每一个理料拨片111-1与输送带运行方向呈设定夹角;当前理料拨片111-1尾部的圆弧部分和其相邻理料拨片111-1首部的圆弧部分相对,且理料拨片111-1之间的最小间隙大于一个胶塞的直径且小于两个胶塞的直径之和。由于理料拨片111-1的首部和尾部略带圆弧状弯曲,所以能够避免被检测物体与棱边碰撞冲击而造成的不必要损伤。可调螺丝111-2的螺杆的前端部分被加工成平面,且该平面上设置有孔,理料拨片111-1由小调节螺丝111-6固定在该平面上。通过小调节螺丝111-6以及调节板111-3上设置的长孔,理料拨片111-1的前后左右位置及角度全方位可调,使其能适应不同尺寸的片状胶塞检测。上述输送部件113包括:输送带、输送带托板、输送带驱动装置和输送带支架。输送带为符合药品行业标准的PU输送带,在整个理料排列结构中起到最主要的动力传输平台作用。输送带下方设置由不锈钢材料制成的输送带托板,输送带托板安装在输送带支架上。输送带由输送带驱动装置带动平稳运转。输送带下方设置输送带托板是为了使得输送带传动更加稳定。上述挡条112为方形的条状挡条,其安装在上述输送部件113中的输送带支架上并分别位于输送带的两侧边。其中一侧的挡条有两开口,顺着传输部件113的运行方向,第一个开口与振动下料机构的出料口相接;第二个开口设置在前两个理料部件111之间,与余料再循环机构的入口相接。上述挡条112限定了被检测物只能在设定边界的输送带上传送,同时,挡条在检测区域的侧面相机取图时,也可以作为匀色的背景色板使用。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片状胶塞在输送带的作用下,顺第一个理料拨片111-1,运动轨迹变为斜向运动,呈紧贴排列,未排入列的胶塞,在脱离第一个理料拨片111-1时,由于第二个理料拨片111-1头部圆弧状结构的导向作用,被推离输送带而进入下一个继续循环。片状胶塞经第一个理料拨片111-1和第二个理料拨片111-1的联合作用后,呈等距排列状态,到第三个理料拨片111-1时,间距被进一步拉开,整个待检测队列,在离开第三个理料拨片111-1尾部时,已达到检测的位置和速度要求。上述实施例中是以三个理料部件111为例进行说明的,但本技术不局限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理料排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理料排列结构包括:至少两个理料部件(111)和输送部件(113);输送部件(113)包括输送带和输送带支架;理料部件(111)包括理料拨片(111‑1);所述理料拨片(111‑1)的首部和尾部略带圆弧状弯曲且弯曲方向相反;所述至少两个理料部件(111)顺着输送带运行方向布置在输送带支架上;每一个理料部件(111)中的理料拨片(111‑1)与输送带运行方向呈设定夹角;当前理料拨片(111‑1)尾部的圆弧部分和其相邻理料拨片(111‑1)首部的圆弧部分相对,且相邻理料拨片(111‑1)之间的最小间隙大于一个胶塞的直径且小于两个胶塞的直径之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理料排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理料排列结构包括:
至少两个理料部件(111)和输送部件(113);
输送部件(113)包括输送带和输送带支架;
理料部件(111)包括理料拨片(111-1);所述理料拨片(111-1)的首
部和尾部略带圆弧状弯曲且弯曲方向相反;
所述至少两个理料部件(111)顺着输送带运行方向布置在输送带支架
上;每一个理料部件(111)中的理料拨片(111-1)与输送带运行方向呈设
定夹角;当前理料拨片(111-1)尾部的圆弧部分和其相邻理料拨片(111-1)
首部的圆弧部分相对,且相邻理料拨片(111-1)之间的最小间隙大于一个
胶塞的直径且小于两个胶塞的直径之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理料排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理料排列
结构还包括:
挡条(112);安装在所述输送带支架上并分别位于所述输送带的两侧
边;其中一侧的挡条有两开口,顺着传输部件(113)的运行方向,第一个
开口与振动下料机构的出料口相接;第二个开口设置在前两个理料部件
(111)之间,与余料再循环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红斌朱烨峰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传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