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河道污水集中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2290377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1-06 15: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河道污水集中处理系统,其治理速度快,智能化控制处理水体污染,修复效果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含集中设置在待治理河道上游的垃圾格栅、缓冲隔断,及集中设置在该待治理河道下游的垃圾格栅、缓冲隔断;所述垃圾格栅和缓冲隔断沿水流方向依次设置,在所述上游的垃圾格栅和下游的缓冲隔断之间形成生化缓冲区,在该生化缓冲区内设置有曝气设备;所述生化缓冲区内还设置有智能净化装置;所述智能净化装置包括设置在河道中的喷药系统、与所述喷药系统连接的供药系统;所述喷药系统包括多个横向置于河道中的喷药钢管,所述喷药钢管上设药剂喷口;所述供药系统包括储药单元和药液输送单元;所述智能净化装置还设置有三个监测单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河道污水治理系统,具体用于被污染河道的河水(黑臭水)的修复。
技术介绍
河道污染的现象非常普遍;被污染的河道水体污浊、黑臭,一方面造成藻类疯长、垃圾泛滥,严重影响了城市形象和沿岸居民生活、身体健康。传统河道治理的方式适应性较差,其对水流速度,污染类型都有限制,修复速度慢,其需要微生物进行逐步的对污染物吞噬;因此对于需要快速修复的河道工程来说,现有技术的处理方式的施工周期过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河道污水集中处理系统,其治理速度快,智能化控制处理水体污染,修复效果好,修复成果稳定。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河道污水集中处理系统,包含集中设置在待治理河道上游的垃圾格栅、缓冲隔断,及集中设置在该待治理河道下游的垃圾格栅、缓冲隔断;所述垃圾格栅和缓冲隔断沿水流方向依次设置,在所述上游的垃圾格栅和下游的缓冲隔断之间形成生化缓冲区,在该生化缓冲区内设置有曝气设备;所述垃圾格栅的形状与河道的端面形状相同,其孔径为10?30mm ;所述缓冲隔断的形状与河道的断面形状相同,由土工布、土工布上端缀有的浮球和下端缀有的沙砾石构成;所述生化缓冲区内投放有微生物菌;所述生化缓冲区内还设置有智能净化装置;所述智能净化装置包括设置在河道中的喷药系统、与所述喷药系统连接的供药系统;所述喷药系统包括多个横向置于河道中的喷药钢管,所述喷药钢管上设药剂喷口 ;所述供药系统包括储药单元和药液输送单元,药液输送单元一端与储药单元连接,另一端与喷药系统连接;还包括控制所述供药系统的PLC系统;所述智能净化装置还设置有三个监测单元,分别为pH值在线监测单元、电导率在线监测单元和溶解氧浓度在线监测单元;所述PLC系统包含PLC微机触摸屏、传感检测组件、数据采集处理装置、网络传输装置;所述传感检测组件由各种水质指标测试仪及相应的传感器探头构成;所述PH值在线监测单元通过所述网络传输装置与所述PLC微机触摸屏相连接;还包含与PLC系统连接的控制终端。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曝气设备为增氧机或潜水增氧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河道污水集中处理系统,其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整体上通过垃圾格栅和缓冲隔断拦截河水中大的悬浮物和污染物,以保证处理河段内的设备正常运行,并缓冲河水对待处理区域的河水水质和水量的冲击负荷;另外,本技术在生化缓冲区内设有曝气设备,在对河水预处理后,生化缓冲区可为自然环境微生物提供正常的生长环境,利用微生物净化;2、为了加快修复速率,我们设置了智能净化装置,智能净化装置能够直接监测到待处理水体的参数状况,直接投放相应的处理药物至深水区域实现快速可靠净化;一旦水体达到微生物能够自净化的能力范围,喷药系统关闭,实现自净化,整体非常节能,修复效果稳定,修复速度快。【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垃圾格栅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缓冲隔断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智能净化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治理装置,11-垃圾格栅,111-扁钢,112-镀锌铁网;12_缓冲隔断,121-浮球,122- 土工布,123-沙砾石;2_曝气设备;3_智能净化装置,301-喷药钢管,302-储药罐,303-输液管,304-PLC系统;311_药剂喷口,331-药液开关阀,332-流量调节阀;305_控制终端;361-pH值在线检测传感器,362-pH值在线检测传感器探头,363-电导率在线检测传感器,364-电导率在线检测传感器探头,365-溶解氧浓度在线检测传感器,366-溶解氧浓度在线检测传感器探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描述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图1?图4示出了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所示,本技术一种河道污水集中处理系统,包含集中设置在待治理河道上游的垃圾格栅11、缓冲隔段12,及集中设置在该待治理河道下游的垃圾格栅、缓冲隔断;所述垃圾格栅和缓冲隔断沿水流方向依次设置,在所述上游的垃圾格栅和下游的缓冲隔断之间形成生化缓冲区,在该生化缓冲区内设置有曝气设备2 ;如图所示,所述垃圾格栅的形状与河道的端面形状相同,其孔径为10?30mm ;所述缓冲隔断的形状与河道的断面形状相同,由土工布122、土工布上端缀有的浮球121和下端缀有的沙砾石123构成;如图所示,所述生化缓冲区内投放有微生物菌;所述生化缓冲区内还设置有智能净化装置3 ;如图所示,所述智能净化装置包括设置在河道中的喷药系统、与所述喷药系统连接的供药系统;所述喷药系统包括多个横向置于河道中的喷药钢管301,所述喷药钢管上设药剂喷口 311 ;所述供药系统包括储药单元和药液输送单元,药液输送单元一端与储药单元连接,另一端与喷药系统连接;还包括控制所述供药系统的PLC系统304 ;如图所示,所述智能净化装置还设置有三个监测单元,分别为pH值在线监测单元、电导率在线监测单元和溶解氧浓度在线监测单元;所述PLC系统包含PLC微机触摸屏、传感检测组件、数据采集处理装置、网络传输装置;所述传感检测组件由各种水质指标测试仪及相应的传感器探头构成;所述pH值在线监测单元通过所述网络传输装置与所述PLC微机触摸屏相连接;还包含与PLC系统连接的控制终端305。优选的,如图所示,所述曝气设备为增氧机或潜水增氧机。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优选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宗旨的如提下做出各种变化。不脱离本技术的构思和范围可以做出许多其他改变和改型。应当理解,本技术不限于特定的实施方式,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主权项】1.一种河道污水集中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集中设置在待治理河道上游的垃圾格栅、缓冲隔断,及集中设置在该待治理河道下游的垃圾格栅、缓冲隔断;所述垃圾格栅和缓冲隔断沿水流方向依次设置,在所述上游的垃圾格栅和下游的缓冲隔断之间形成生化缓冲区,在该生化缓冲区内设置有曝气设备; 所述垃圾格栅的形状与河道的端面形状相同,其孔径为10?30mm ;所述缓冲隔断的形状与河道的断面形状相同,由土工布、土工布上端缀有的浮球和下端缀有的沙砾石构成;所述生化缓冲区内投放有微生物菌;所述生化缓冲区内还设置有智能净化装置;所述智能净化装置包括设置在河道中的喷药系统、与所述喷药系统连接的供药系统;所述喷药系统包括多个横向置于河道中的喷药钢管,所述喷药钢管上设药剂喷口 ;所述供药系统包括储药单元和药液输送单元,药液输送单元一端与储药单元连接,另一端与喷药系统连接;还包括控制所述供药系统的PLC系统; 所述智能净化装置还设置有三个监测单元,分别为PH值在线监测单元、电导率在线监测单元和溶解氧浓度在线监测单元;所述PLC系统包含PLC微机触摸屏、传感检测组件、数据采集处理装置、网络传输装置;所述传感检测组件由各种水质指标测试仪及相应的传感器探头构成;所述PH值在线监测单元通过所述网络传输装置与所述PLC微机触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河道污水集中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集中设置在待治理河道上游的垃圾格栅、缓冲隔断,及集中设置在该待治理河道下游的垃圾格栅、缓冲隔断;所述垃圾格栅和缓冲隔断沿水流方向依次设置,在所述上游的垃圾格栅和下游的缓冲隔断之间形成生化缓冲区,在该生化缓冲区内设置有曝气设备;所述垃圾格栅的形状与河道的端面形状相同,其孔径为10~30mm;所述缓冲隔断的形状与河道的断面形状相同,由土工布、土工布上端缀有的浮球和下端缀有的沙砾石构成;所述生化缓冲区内投放有微生物菌;所述生化缓冲区内还设置有智能净化装置;所述智能净化装置包括设置在河道中的喷药系统、与所述喷药系统连接的供药系统;所述喷药系统包括多个横向置于河道中的喷药钢管,所述喷药钢管上设药剂喷口;所述供药系统包括储药单元和药液输送单元,药液输送单元一端与储药单元连接,另一端与喷药系统连接;还包括控制所述供药系统的PLC系统;所述智能净化装置还设置有三个监测单元,分别为pH值在线监测单元、电导率在线监测单元和溶解氧浓度在线监测单元;所述PLC系统包含PLC微机触摸屏、传感检测组件、数据采集处理装置、网络传输装置;所述传感检测组件由各种水质指标测试仪及相应的传感器探头构成;所述pH值在线监测单元通过所述网络传输装置与所述PLC微机触摸屏相连接;还包含与PLC系统连接的控制终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建贺欧伟阳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万山红环保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