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净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288259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1-06 11: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室内净化装置,包括方形主体、水箱、集水槽、进气结构、出气结构、空气过滤箱及污水处理系统,水箱、集水槽分别设置于方形主体的顶部和底部,集水槽的上部侧壁设有注水管,集水槽的下部设有出水管,水箱顶部设有循环管,污水处理系统的第一连接端连接管体上设有三通管的循环管,三通管连通循环管,另一端连接注水管,第二连接端通过出水管连通集水槽,第三连接端连接有排水管,进气结构设置于集水槽上部且底部设有进气管,进气管插到集水槽的液面以下,进气结构内设有滤网装置,出气结构设置于水箱下部,空气过滤箱设置于进气结构与出气结构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空气净化效果佳,节能环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空气净化
,尤其涉及一种室内净化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外的多数国家空气污染现象导致的Pm2.5、PmlO越来越严重。大气中各种悬浮颗粒物含量超标,汽车尾气的大量排放、冬季烧煤供暖所产生的废气、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气、建筑工地和道路交通产生的扬尘、可生长颗粒、家庭装修产生的粉尘等等都是使空气污浊的原因。污浊空气有对人体有害的细颗粒、有毒物质多达20多种,包括了酸、碱、盐、胺、酚等,以及尘埃、花粉、螨虫、流感病毒、结核杆菌、肺炎球菌等,其含量是普通大气水滴的几十倍。由于污浊的空气中细小粉粒状的飘浮颗粒物直径一般在0.01微米以下,可直接通过呼吸系统进入支气管,甚至肺部。所以,污浊的空气影响最大的就是人的呼吸系统,造成的疾病主要集中在呼吸道疾病、脑血管疾病、鼻腔炎症等病种上。同时,空气污浊时,气压降低、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骤增、空气流动性差,有害细菌和病毒向周围扩散的速度变慢,导致空气中病毒浓度增高,疾病传播的风险很高。空气污浊的现象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为了解决污浊空气对人体的影响问题,利用空调系统、空气净化器也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大部分装置仅采用一种分离方式,其效率低,易堵塞、清洁和更换周期短,使用一段时间后,净化污浊空气效率低。综上可知,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室内净化装置,其可以有效去除空气中的有害物质,过滤杂质,提供新鲜空气。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室内净化装置,包括方形主体、水箱、集水槽、进气结构、出气结构、空气过滤箱及污水处理系统,所述水箱、集水槽分别设置于所述方形主体的顶部和底部,所述集水槽的上部侧壁设有注水管,所述集水槽的下部设有出水管,所述水箱顶部设有循环管,所述污水处理系统设有第一连接端、第二连接端和第三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连接所述循环管,所述循环管上设有三通管,所述三通管连通所述循环管,所述三通管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注水管,所述第二连接端通过所述出水管连通所述集水槽,所述第三连接端连接有排水管,所述进气结构设置于所述集水槽上部,所述进气结构底部设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连接所述集水槽并插入到集水槽的液面以下,所述进气结构内设有滤网装置,所述出气结构设置于所述水箱下部,所述出气结构包括风扇、加湿网和安全隔离网,所述空气过滤箱设置于所述进气结构与所述出气结构之间,所述空气过滤箱内含有娃藻页岩。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滤网装置包括维他命C滤网、除螨滤网、除甲醛滤网及活性炭滤网。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集水槽的底部还设有液位显示计。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循环管上设有水栗。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出水管上设有第一阀门,所述排水管上设有第二阀门,所述污水处理系统与所述水栗之间设有第三阀门,所述三通管靠近注水管的一端设有第四阀门,所述三通管靠近水箱的一端设有第五阀门。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出气结构的风扇、加湿网和安全隔离网由内到外依次排布。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进气结构可均匀布置且个数至少两个。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出气结构可均匀布置且个数至少两个。本技术通过提供一种室内净化装置,包括方形主体、水箱、集水槽、进气结构、出气结构、空气过滤箱及污水处理系统,所述水箱、集水槽分别设置于所述方形主体的顶部和底部,集水槽的上部侧壁设有注水管,集水槽的下部设有出水管,当集水槽内水量减少时可以及时从注水管注入水,集水槽内的水中含有过滤的杂质较多成为污水时,可以由出水管排出。所述水箱顶部设有循环管,通过循环管可及时补给水箱所需的水量。所述污水处理系统设有第一连接端、第二连接端和第三连接端,第一连接端连接循环管,循环管上设有三通管,三通管连通循环管,三通管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注水管,三通管的设置可将污水处理后的新水通过循环管注入水箱,又可以经注水管注入集水槽,水循环利用,节能又环保。所述第二连接端通过出水管连通所述集水槽,第三连接端连接有排水管,污水处理系统的第二连接端通过出水管与集水槽相连,集水槽内的污水需排出时,将污水送入污水处理系统进行处理,处理过后含杂质加多的废水可由第三连接端连接的排水管排出,处理后的新水经第一连接端进入循环管工作。所述进气结构设置于所述集水槽上部,进气结构底部设有进气管,进气管连接集水槽并插入到集水槽的液面以下,进气结构内设有滤网装置,将进气管插入到集水槽的液面以下,保证进入的污浊空气在水中充分将杂质沉淀或者溶解,达到净化的目的,滤网装置的设置可初步净化污浊空气,减轻其他环节的工作负担。所述出气结构设置于所述水箱下部,所述出气结构包括风扇、加湿网和安全隔离网,由水箱供给加湿网水分,保证过滤后的净化空气的湿度,同时风扇工作可进一步促进净化空气的排出。所述空气过滤箱设置于进气结构与出气结构之间,空气过滤箱内含有硅藻页岩,硅藻页岩具有可吸收、中和、分解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提高净化空气质量,更适宜人们呼吸。【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参见图1,本技术通过提供一种室内净化装置,包括方形主体1、水箱2、集水槽3、进气结构4、出气结构5、空气过滤箱6及污水处理系统7,所述水箱2、集水槽3分别设置于所述方形主体I的顶部和底部,集水槽3的上部侧壁设有注水管8,集水槽3的下部设有出水管9,当集水槽3内水量减少时可以及时从注水管8注入水,集水槽3内的水中含有过滤的杂质较多成为污水时,可以由出水管9排出。所述水箱2顶部设有循环管10,通过循环管10可及时补给水箱2所需的水量。所述污水处理系统7设有第一连接端、第二连接端和第三连接端,第一连接端连接循环管10,循环管10上设有三通管11,三通管11连通循环管10,三通管1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注水管8,三通管11的设置可将污水处理后的新水通过循环管10注入水箱2,又可以经注水管8注入集水槽3,水循环利用,节能又环保。所述第二连接端通过出水管9连通所述集水槽3,第三连接端连接有排水管12,污水处理系统7的第二连接端通过出水管9与集水槽3相连,集水槽3内的污水需排出时,将污水送入污水处理系统7进行处理,处理过后含杂质多的废水可由第三连接端连接的排水管12排出,处理后的新水经第一连接端进入循环管10。所述进气结构4设置于所述集水槽3上部,进气结构4底部设有进气管13,进气管13连接集水槽3并插入到集水槽3的液面以下,进气结构4内设有滤网装置14,将进气管13插入到集水槽3的液面以下,保证进入的污浊空气在水中充分将杂质沉淀或者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室内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方形主体、水箱、集水槽、进气结构、出气结构、空气过滤箱及污水处理系统,所述水箱、集水槽分别设置于所述方形主体的顶部和底部,所述集水槽的上部侧壁设有注水管,所述集水槽的下部设有出水管,所述水箱顶部设有循环管,所述污水处理系统设有第一连接端、第二连接端和第三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连接所述循环管,所述循环管上设有三通管,所述三通管连通所述循环管,所述三通管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注水管,所述第二连接端通过所述出水管连通所述集水槽,所述第三连接端连接有排水管,所述进气结构设置于所述集水槽上部,所述进气结构底部设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连接所述集水槽并插入到集水槽的液面以下,所述进气结构内设有滤网装置,所述出气结构设置于所述水箱下部,所述出气结构包括风扇、加湿网和安全隔离网,所述空气过滤箱设置于所述进气结构与所述出气结构之间,所述空气过滤箱内含有硅藻页岩。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博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志轩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