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贺红宇专利>正文

超薄空气净化装置及与空调器组合安装的空气净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282325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1-05 22: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超薄空气净化装置和一种与空调器组合安装的空气净化装置。其中,与空调器组合安装的空气净化装置包括空调器、超薄空气净化装置、多功能挂墙支架、空调悬挂板,超薄空气净化装置安装于多功能挂墙支架,空调悬挂板安装于多功能挂墙支架,空调器悬挂安装于空调悬挂板;超薄空气净化装置的进风口位于空调器的回风口区域,超薄空气净化装置的出风口位于空调器的送风口区域,如此安装,在对现有空调器本身不进行改造或进行极少改造的基础上,通过借助现有空调器的气流循环,在增强了超薄空气净化装置自身气流循环能力的基础上,也使空调器具备了包括温湿度、洁净度、空气新鲜度等全方位的空气调节能力,极大地拓展了空调器的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气净化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超薄空气净化装置及与空调器组合安装的空气净化装置
技术介绍
洁净空气量(简称CADR)是表征空气净化器的净化能力的主要参数之一,因此普通空气净化器希望过滤器的迎风面尽可能大,对于同一特性的过滤器,通过相同的洁净空气量,迎风面积越大越则过滤器的阻力越低、过滤效率越高,也就是说空气净化器的空气净化效能越高。普通空气净化器主要特点是希望过滤器的最大面作为迎风面而垂直于净化器的内部气流流向,同时,为了使空气净化器对空气中多种不健康成份具有处理能力的多功能性,强调各种过滤器的迎风面在垂直于内部气流的方向上层层叠置,即各种过滤器均制成扁平型。因此,普通空气净化器厚度大、体积大,在一些狭窄空间或堆放物品较多的空间,不仅普通空气净化器自身需要占据一定的物理空间,而且其运行所需要的合理的气流组织将要求更大的运行空间,限制了普通净化器的使用。另外,市场上出现不同用途的过滤芯体通过层层叠置形成组合型过滤器,结构虽然紧凑了,但每种过滤芯体相对于特定有效物的容尘量不同,在不同的环境中,一旦其中一个过滤芯体的性能衰减,需要整体丢弃,造成极大浪费。另一方面,分体式空调由于其安装灵活及使用方便而受到越来越多家庭的青睐,但其运行和安装时都需要与房间顶板及侧壁保留一定的安装和运行空间,这些空间在日常中是一种浪费,往往也成了藏污纳垢的地方,并且现有的分体式空调一般是将安装板固定在墙壁上,然后将空调机挂在安装板上,由于距离墙壁很近且操作空间有限,拆卸时很不容易,甚至造成一些部件的损坏。目前,大多数空调器的基本功能是对室内的温度进行调节,而对于室内空气质量的改善,一般只是利用预过滤网过滤室内空气的灰尘,此类过滤网只能过滤掉体积较大的粉尘,并且由于环境污染和恶化以及室内装修等问题,室内空气中往往含有多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一般的过滤网对室内空气中其他有害物质不起作用。即使现在已开始有空调采用内置滤网或电子集尘器等形式,但室内的污染源往往有许多种,比如微尘、花粉、油烟、烟碱、异味、细菌、病毒以及装饰装修造成的甲醛、苯系物、TVOC等化学污染,每一种空气净化技术都不是万能的,只针对特定污染源有效,由于受空调器内部空间的限制,增加某种单一的功能性组件,对空气净化的效果仍不是特别理想。市场上目前出现众多专业针对空气洁净度及化学污染进行处理的空气净化器,但一般家用空气净化器的洁净空气量都不是很大,使洁净空气与空间内的空气对流不充分;同时,空气净化器自身需要一定的放置和运行空间,与空调共同使用又会使房间内的气流组织紊乱,相互影响彼此的运行效率,不能达到对室内空气最优的净化效果;独立的空气净化器占据了有限的室内空间并影响空间的美观,使得房间内设备众多,每个设备分别有各自的操控方式,增加了操作、使用、保养和收藏的难度。越来越多的厂家开始关注空气净化技术在空调器上的应用,但受空调器自身结构及风机特性的影响,目前,一部分采用在空调出风口加装负离子发生器的方式,该方式的负离子使空间的颗粒物荷电,容易沉积到空间的墙壁上造成“黑墙”现象,或者沉积到空调器的换热器翅片表面,影响空调器的换热效率。另一部分采用静电集尘技术,大都是安装在空调器进风口处,如果静电静尘板满布空调器回风口,不仅会影响空调器的原有结构,而且空调器的大循环风量势必使空气以较高的风速穿过静电集尘器,且受空调器结构影响,静电集尘器的气流流道不能太长,致使静电集尘器的集尘效率下降,甚至容易成为二次污染;如果静电集尘器以小器件形式装置于空调器回风口,则该静电集尘器的容尘量将受到限制。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120027790.4的专利申请文件,提供了一种能够对室内空气进行多重净化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在空调进风口的过滤网上拼接安装不同功用的过滤介质。为了降低因增加过滤介质而影响空调器阻力,该申请的过滤介质,采用了在蜂窝状结构的过滤载体的表面上涂覆不同功能的物质,因此,该过滤介质仅对化学污染或细菌等产生部分抑制作用,对粉尘的过滤作用有限。并且,该过滤介质与过滤网拼接安装在空调器内部,对过滤网的拆装和清洗带来不便。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220136206.3的专利申请文件,提供了具有空气过滤系统的壁挂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在空调进风口处安装电介质集尘单元,该申请的过滤系统体积较大,要求对空调器内部结构重新进行设计,且其过滤单元只能滤除粉尘等颗粒性物质;由于空调室内机的结构限制,该申请的高压电离针设置在空调出风口处,首先使室内空气中的颗粒物荷电,容易造成室内“黑墙”现象。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220314100.8的专利申请文件,提供了空调及其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空调器的进风栅下安装一个过滤网及空气静电除尘模块,该申请的空气净化装置没有对整个空调过滤网进行覆盖,以小型元型件形式安装于空调进风口,通过空气静电除尘模块的空气占空调总循环风量很小比例,除尘效果慢,容尘量低,且其只能滤除粉尘等颗粒性物质。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310233978.8的专利申请文件,提供了一种壁挂式空调空气净化附加装置及其性能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分体式空调室内机的进风口处安装有空气净化附加装置,主要用静电集尘过滤器滤除空气中的粉尘,该申请提供的附加装置,虽然不占据空调器内部的空间,但其占据了空调进风口的进风空间,增加了空调的进风阻力,还是会对空调器的运行状态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且其气流流道不能太长,致使静电集尘板的集尘效率下降;并且,该申请提供的空气净化附加装置的安装结构复杂,各部件裸露设计,影响空调室内机的外观效果,给空调室内机本机及其过滤网的拆装及保养维护带来不方便;同时,该申请提供的空气净化附加装置借助空调室内机的循环风,其自身没有空气动力源,在空调器停止时,其净化功能也无法产生效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在于针对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超薄空气净化装置,它采用超薄的结构设计,结构更显简洁、灵巧,大大节省了室内空间,极大地拓展了空气净化器的使用方式及应用范围,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空气净化技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另外,本专利技术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与空调器组合安装的空气净化装置,以解决现有单独使用空气净化器不利于节能、以及现有空调器空气过滤效果不好、空气净化技术应用单一的问题,利用现有空调器及其安装、运行的空间,在对现有空调器本身不进行改造或进行极少改造的基础上,通过借助现有空调器的气流循环,在增强了空气净化装置自身气流循环能力的基础上,也使空调器具备了包括温湿度、洁净度、空气新鲜度等全方位的空气调节能力,极大地拓展了空调器的功能。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种超薄空气净化装置,包括进风模块、出风模块,所述进风模块设置有进风口,所述出风模块设置有出风口,所述进风模块与出风模块之间设置有空气处理模块,所述空气处理模块设置有外壳,且所述空气处理模块的外壳的长度大于宽度;所述空气处理模块的外壳的顶端端面为迎风面、底端端面为出风面;所述空气处理模块的内部气流流向为由上向下,且内部气流流向垂直于所述空气处理模块的迎风面。其中,所述空气处理模块可以为静电除尘模块、离子发生模块、光触媒滤网模块、活性炭滤网模块、加湿模块、新风模块中的一种、两种组合或多种组合。其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超薄空气净化装置,包括进风模块、出风模块,所述进风模块设置有进风口,所述出风模块设置有出风口,所述进风模块与出风模块之间设置有空气处理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处理模块设置有外壳,且所述空气处理模块的外壳的长度大于宽度;所述空气处理模块的外壳的顶端端面为迎风面、底端端面为出风面;所述空气处理模块的内部气流流向为由上向下,且内部气流流向垂直于所述空气处理模块的迎风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红宇
申请(专利权)人:贺红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