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跃专利>正文

一种热回收新风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283876 阅读:1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1-06 00: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热回收新风机,包括机壳、初效过滤器、高效过滤器、板式热交换器、送风机、排风机,所述新风机采用新风与排风垂直交错的逆流式热交换,所述新风依次通过平行排列的初效过滤器、高效过滤器、板式热交换器、送风机从新风出口送出,所述排风依次通过板式热交换器、排风机从排风出口排出。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紧凑、余热利用充分、风道设计巧妙、成本低、便于安装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空气处理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热回收新风机
技术介绍
新风机是一种有效的空气净化设备,能够使室内空气产生循环,一方面把室内污浊的空气排出室外,另一方面把室外新鲜的空气经过杀菌,消毒、过滤等措施后,再输入到室内,让房间里每时每刻都是新鲜干净的空气,新风机运用新风对流技术,通过自主送风和引风,使室内空气实现对流,从而最大程度化的进行室内空气置换。但是,现有的新风机存在以下缺点:(I)热交换器的热对流结构设计不合理,热交换不充分、热交换时间短、余热未充分利用、交换效率低,造成了能源的浪费。(2)新风机内部结构设计不合理,体积大、风阻大、排风不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体积紧凑、逆流式热交换、节能效果好、风阻小、排风顺畅的热回收新风机。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一种热回收新风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初效过滤器、高效过滤器、板式热交换器、送风机、排风机,所述新风机采用新风与排风垂直交错的逆流式热交换,所述新风依次通过平行排列的初效过滤器、高效过滤器、板式热交换器、送风机从新风出口送出,所述排风依次通过板式热交换器、排风机从排风出口排出。进一步的,所述板式交换器包括固定架、带导流槽的热交换板、导流挡板,所述热交换板平行并排排列安装在固定架内,热交换板与热交换板之间的间隙形成新风通道,热交换板的导流槽与相邻的热交换板的导流槽之间形成排风通道,所述固定架两侧设有导流挡板。进一步的,所述新风出口处还设有可旋转的调风板。进一步的,所述送风机、排风机均采用离心风机,所述离心风机的宽度与厚度之比大于4。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本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新风机的热对流结构设计不合理、余热利用不充分、热交换效率低、体积大、安装不便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对新风机的内部结构、新风和排风的流向、热交换器的结构进行了优化布置,并采用宽度与厚度之比大于4的超薄型离心式风机,使整台设备体积紧凑,新风与排风进行充分的逆流式热交换,消除了热交换死角,提高了余热利用率,节能效果好。新风机内部的初效过滤器、高效过滤器、板式热交换器、送风机依次平行排列,新风采用抽风的方式送出,其风阻小、送风更加顺畅、能耗小。【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右视图。图3为板式交换器的主视图。图4为板式交换器的左视图。附图中:I一初效过滤器,2—高效过滤器,3—板式热交换器,4一送风机,5-机壳,6一排风机,7一排风出口,8一排风入口,9一新风入口,10—新风出口,11 一调风架,12—调风板,301一固定架,302—导流挡板,303—热交换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对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但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下述实施例。如图1、图2所示,一种热回收新风机,包括机壳5、初效过滤器1、高效过滤器2、板式热交换器3、送风机4、排风机6。机壳5采用金属或塑料、人造板等非金属材料制作,所述初效过滤器1、高效过滤器2、板式热交换器3、送风机4依次平行安装在机壳5内。新风从机壳5的新风入口 9进入后,依次通过平行排列的初效过滤器1、高效过滤器2、板式热交换器3、送风机4,然后从新风出口 7送出。送风机4的出口处还设有调风架11,所述调风架11上设有可旋转的调风板12,方便调节新风的送风方向。送风机4采用抽风的方式,其风阻小、送风更加顺畅、能耗小。板式热交换器3的底部设有排风入口 8,板式热交换器3的上方设有排风机6。排风从排风入口 8进入板式热交换器3,与新风在板式热交换器3中进行逆流式热交换,然后通过排风机6从排风出口 7排出。如图3、图4所示,板式交换器包括固定架301、带导流槽的热交换板303、导流挡板302。所述热交换板303采用超薄铝板制作,并在,其表面冲压出菱形的导流槽。热交换板303平行并排排列安装在固定架301内,热交换板303与热交换板303之间的间隙形成新风通道,热交换板303的导流槽与相邻的热交换板303的导流槽之间形成排风通道。固定架301的两侧设有导流挡板302,所述导流挡板302可以采用螺钉固定的方式安装在固定架301上,也可以采用滑动式结构安装在固定架301上,以方便调节。左右两侧的调风板12呈错位排列,左侧的调风板12位于固定架301侧面的下部,右侧的调风板12位于固定架301侧面的上部。当新风依次通过初效过滤器1、高效过滤器2进入板式热交换器3内的新风通道时,形成竖直向下的气流。而排风从板式热交换器3的底部沿排风通道垂直向上运行,与竖直向下的新风气流形成逆流式热交换,余热利用效率高,节能效果远优于现有技术的新风机。本专利技术的板式交换器结构不同现有的热交换器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板式交换器的结构设计更加独特、更加合理、热交换路径更曲折、交换时间更长,采用逆流式换热,提高了余热利用率,节能效果好。本专利技术中,所述送风机4、排风机6均采用离心风机,所述离心风机的宽度与厚度之比大于4。这种超薄型离心式风机具有体积小、噪音小、阻力小、功率大的优点,可有效减少体积,节约空间,降低能耗。以上实施例是对本专利技术的解释,并非限定,以上只是部分举例。应该指出的是,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来说,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结构进行的简化、变换、改进和组合,这些均应包括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主权项】1.一种热回收新风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初效过滤器、高效过滤器、板式热交换器、送风机、排风机,所述新风机采用新风与排风垂直交错的逆流式热交换,所述新风依次通过平行排列的初效过滤器、高效过滤器、板式热交换器、送风机从新风出口送出,所述排风依次通过板式热交换器、排风机从排风出口排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回收新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板式交换器包括固定架、带导流槽的热交换板、导流挡板,所述热交换板平行并排排列安装在固定架内,热交换板与热交换板之间的间隙形成新风通道,热交换板的导流槽与相邻的热交换板的导流槽之间形成排风通道,所述固定架两侧设有导流挡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回收新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出口处还设有可旋转的调风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回收新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机、排风机均采用离心风机,所述离心风机的宽度与厚度之比大于4。【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热回收新风机,包括机壳、初效过滤器、高效过滤器、板式热交换器、送风机、排风机,所述新风机采用新风与排风垂直交错的逆流式热交换,所述新风依次通过平行排列的初效过滤器、高效过滤器、板式热交换器、送风机从新风出口送出,所述排风依次通过板式热交换器、排风机从排风出口排出。本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紧凑、余热利用充分、风道设计巧妙、成本低、便于安装的优点。【IPC分类】F24F13/32, F24F1/02, F24F13/28【公开号】CN105020798【申请号】CN201510441453【专利技术人】张跃 【申请人】张跃【公开日】2015年11月4日【申请日】2015年7月25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热回收新风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初效过滤器、高效过滤器、板式热交换器、送风机、排风机,所述新风机采用新风与排风垂直交错的逆流式热交换,所述新风依次通过平行排列的初效过滤器、高效过滤器、板式热交换器、送风机从新风出口送出,所述排风依次通过板式热交换器、排风机从排风出口排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跃
申请(专利权)人:张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